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福建省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2010-07-17 08:26:32胡虎肇
台湾农业探索 2010年2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纯收入农民收入

胡虎肇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1981年福建省农村开始实行 “包产到户”政策,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31.65元增长到2007年的5 467.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但是从1998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都处于5%的低水平,同时,城乡居民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也开始出现。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德文、蔡昉 (2003)认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民收入长期增长有显著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推动作用[1];朱农 (2005)认为,非农产业和非农业收入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钱陈、史晋川 (2006)认为,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产业联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对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有着重要意义[3]。陈义三 (2006)认为,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农村市场化程度、农民自身素质是影响福建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4]。蔡勇志、黄丽惠 (2006)认为,制约福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偏低,难以接受先进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5]。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出以下特点:第一,对农民收入增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几个因素上,缺乏综合性考虑,建立的回归方程只考虑个别因素,或者只讨论统计意义显著的因素,而统计意义不显著的因素则未予考虑;第二,进行实证分析时,建立多个回归方程,分组计算并讨论各个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但没有综合所有因素于同一环境下进行分析比较。

2 数据说明及指标选取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历年 《福建省统计年鉴》。人均耕地面积的数据统计到2005年,2006年、2007年的数据采用三阶移动平均数据补充;城镇人口比的数据统计到2002年,此后数据采用三阶移动平均补齐。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经济理论及实证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及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模型所选用的因变量是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自变量分别是:(1)按农村劳动力计算的人均耕地面积X1;(2)城镇化水平X2:以福建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体现出区域经济结构变化;(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3:以福建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示;(4)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X4;(5)农民人均家庭纯经营收入X5;(6)人均第一产业GDP为X6;(7)人均第二产业GDP为X 7;(8)人均第三产业GDP为X8;(9)第一产业就业比X9:反映农业的劳动力资源的变化。

3 模型的建立

主成分分析通过构造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到一组互不相关的能反映原始变量绝大部分信息的新变量。从中挑出几个新的变量,使它们含有尽可能多原始变量的信息,然后将其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这样,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就可以在解决原始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同时保持了原始变量大部分信息。

考虑到所选变量单位的不一致性 (人均收入、人均GDP的指标都是万元/人,人均耕地面积的单位是亩/人,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农就业比为比值,无量纲),本文在做主成分分析时将从相关矩阵出发求得主成分。

从表1中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为8.16,能够解释总变异的90.67%;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为0.46,解释了总变异的5.18%;第三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0.32,解释了总变异的3.55%;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5.85%,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9.4%,说明前三个主成分已经反映了9个指标信息的99.4%,因而确定主成分的个数为3,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表2中,X*i(i=1,2,…9)为 Xi的标准指标变量。,其中,μ表示各个指标的均值,表示标准差。从表2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在X*4、X*5、X*6、X*7、X*8上有几乎相等的正载荷,它衡量了整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增长,可称之为人均收入增长因子;第二主成分在城镇化水平上有较大的负载荷,称之为城镇化水平高低因子;第三主成分在城乡收入差距上有较大负载荷,故可称之为城乡收入差距大小因子。将Xi=σX*i+μ代入到主成分表达式中,得到主成分关于原始变量的系数,如表3所示。

表1 相关矩阵的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表2 因子载荷矩阵

表3 主成分系数矩阵

计算出各个主成分,将其当做自变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进行OLS估计:

R2=0.997 F=2151.838 DW=0.96

将F1、F2、F3分别用 X1、X2、…X9代换,得到农民人均收入关于各个指标的回归表达式为:Y=-0.018463X1+0.022204X2-0.049079X3+0.43668X4+0.34857X5+0.213X6+0.021689X7+0.0617141X 8+0.25932X9+0.0651

4 结果分析

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耕地面积负相关,即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亩,农民的收入就相应减少0.018 5万元,这与黑龙江等省的实证情况完全相反[6]。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提高0.022万元;根据同期相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江苏省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265万元[7],其提高幅度是福建省的十倍。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的收入有负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每下降1个单位,农民收入增加0.049万元。根据王德文、蔡昉等人的实证,从全国来看,城乡收入差距降低1%,农民收入增加0.003%[8],也充分说明福建省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阻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1个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437万元,该系数是所有系数中最大的,说明人均工资性收入是福建农民收入的最大来源。农民人均家庭纯经营收入增加1个单位,收入增加 0.349万元。人均第一、二、三产业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3、0.022、0.062,这三者跟农民纯收入都是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的确能促进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第一、三产业GDP的增加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较为明显,人均第一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均收入增加0.213万元,其增幅小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人均收入的贡献,这也说明农林渔牧并没有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非农人口比与人均纯收入负相关,这也说明福建省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在第一产业,并不会给农民增加收入。只有将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才能促进人均收入的增长。

5 政策建议

5.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福建省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这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将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并不只有外出打工一种方式,发展农村私营企业、个体经济,提高农村内部的经济活力,同样能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

5.2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在所有实证类的文献中都证实了这点。福建地貌多是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不适合发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可以发展具有福建特色,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小城镇。将小城镇建设和大城市辐射相结合,使小城镇能够参与大城市的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集聚、就业增加、市场扩大的局面,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个别地区,比如厦漳泉地区,可以试行建立 “成都模式”的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区。

5.3 收入再分配

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的再分配,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这将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影响。减少税费收缴,建立农村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可以促进农村的物质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农村的自主投资,为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创造条件。

5.4 消除 “城乡两制”现象

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做好农民子女教育工作,大力推动流动农民工实现产业工人化和市民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5.5 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台湾和福建具有相似的农业生产环境,相互之间可以考虑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合理选取重点合作产业与合作方式,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地生产要素的融合,共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王德文,蔡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J].中国农村观察,2003(4):2-12.

[2]朱农.贫困、不平等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2005,5(1):167-188.

[3]钱陈,史晋川.城市化、结构变动与农业发展-基于城乡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J].经济学,2006,6(1):57-74.

[4]陈义三.福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6(25):2-3.

[5]蔡勇志,黄丽惠.影响福建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5):5-6.

[6]高善金,张广文.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J].商场现代化,2009(4):210-211.

[7]辜子寅.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在江苏省农民增收研究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9(4):21-24.

[8]王德文,蔡昉.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及建议 [J].中国经贸导刊,2003(3):11.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纯收入农民收入
2022年新疆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 951元 同比增长12.1%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9:00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4:38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2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