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2010-07-17 08:26:32颜一峰
台湾农业探索 2010年2期
关键词:科技园高新技术福建

颜一峰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1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果

1.1 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建高新技术农业取得了显著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推动了福建农业发展,促进了福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该项目是福建60年来获得的最高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超级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项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害虫控制”项目、“坛紫菜种质资源库”项目、“优质早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项目、“茧蜂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项目、“水稻草矮病毒基因组”项目、“超级稻再生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等获得了福建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些项目研究和开发成功,一方面增强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提高了福建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项目、“超级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项目、“优质早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超级稻再生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和 “水稻草矮病毒基因组”项目,这5个与水稻有关的科技成果推广,提高了水稻单产,增加了粮食产量,保证粮食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福建有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在国内同领域科学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茧蜂资源调查和水稻草矮病毒这两个领域研究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水平。茧蜂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弥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而水稻草矮病毒研究推动了我国水稻病毒学发展。

此外,高新技术还在农业相关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了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为福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水稻的转基因技术、优良苗木选育与造林技术、真菌毒素含量检测技术、嫁接繁育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鱼类的基因工程、生物柴油加工技术、果汁浓缩技术、茶叶保鲜中酶技术、水果保鲜加工技术、优良花卉品种选育技术、灾害预警系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提高了作物产量,减少资源消耗,为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1.2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生产力,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就在于技术推广程度。近年来,福建大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流通各个领域,提高了农产品技术含量和增强食品安全性。大批优良品种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水平,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福建实施了 “星火计划”,推动了农业专业化生产,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整合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加大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业得到发展。永春芦柑、东山白芦笋、建瓯竹业和连城红心地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无公害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运用,提高了食品安全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福建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绿色茶叶生产基地等,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良种选育技术和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超级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优良食用菌品种技术的推广等,都有效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1.3 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福建加大了农业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了农业高技术企业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益。从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颁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以来,福建省科技厅根据规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州超大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福州农博士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企业通过了福建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到目前为止,福建科技厅组织了3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共有18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福州6家,三明5家,漳州3家,南平2家,泉州和莆田各1家。

福建省相关部门给予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上的优惠,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税务机关办理减税手续。新税法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15%的所得税税率。政府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增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流动性,从而增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此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增加农业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企业无形资产,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1.4 组建了一批农业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里可以获得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农业科技园的经营模式促进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农业科技园的创建,建立适宜科技转化的环境和机制,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入园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福建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园,包括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厦门花卉高科技园、福州 (荆溪)农业科技园、尤溪生态农牧科技园等农业科技园,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研发以及高新技术成果展览创造条件。其中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成果最为显著,2007年园区产值达9.2亿元,利润额7 500万元,净利润5 400万元,出口创汇1 530万美元;吸纳城镇就业人口850人,农业人口2 800人,带动5 300多名农民增收致富,年人均纯收入达9 670元[1]。

2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学研究投入不足

农业科学研究投入不足是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占总科研经费比例下降、农业科学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下降。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农业创新能力。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影响了福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003~2007年,福建农业科学项目经费占科技经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03年农业科学经费比重为5.77%,下降为2007年的1.52%,下降了4.25个百分点 (图1)。从图1可以清楚看出,福建农业科学项目经费占总科技经费的比例是大幅度下降,而且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

图1 2003~2007福建农业科学项目经费占总科技经费比例

农业科学项目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波动,表现在农业科研人员绝对数量增长缓慢和农业科技人员占总科技人员比例逐年下降。2005年和2006年,福建农业科研人员的绝对数量下降,农业科研究人员绝对数量下降说明了科技人员从农业领域转向了其他研究领域。2003~2007年,福建从事农业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逐年下降。2003年从事农业科学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约为11%,而2007年,从事农业科学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约6.2%,下降趋势显著 (表1)。

表1 2003~2007年福建农业科学人员数量及占总科技人员比例

2.2 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领域过于集中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水稻育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生物柴油加工技术、果汁浓缩技术、水果保鲜加工技术等领域。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领域拓宽需要产前、产中和产后不同阶段相互配合,形成联结紧密产业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农业、农业生产过程监控、精准农业和遥感技术等领域研究相对较少。精准农业代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实时监控,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和环境保护[2]。精准农业主要是运用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不必要投入,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分布不合理。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农药、饲料、原料和林业,而从事食品加工企业较少。在18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仅有5家农业企业从事食品行业。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业。食品行业产业链一般较长,需要大量劳动力,是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3 促进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

3.1 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投入

农业科学研究实力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要增加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以保证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经费和成果产出[3]。

农业科学研究经费不足是导致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领域过于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应在政策上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科技研究经费在整体科研经费中的比例,从而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农业科学研究经费增加,能够吸引优势人才从事农业科学领域研究,有利于农业科学人才积累。农业科学研究经费增加可以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领域拓宽创造必要条件。

3.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等活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它与其他农业企业本质区别在于其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高。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特征是高风险和高收益,因此扩大企业经营,实行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除了重点培育一些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以外,也要鼓励涉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保障各类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4]。

3.3 调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福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配合。政府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科研机构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提供科技支撑,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

致谢:感谢我的导师赵建仓老师对本文的帮助与指导。

[1]庄荣文.2008年福建科技发展报告 [R].福州: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08:84.

[2]郭鸿鹏,杨印生.精确农业的管理机制与决策支持体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2(5):20.

[3]胡军国,李 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1):58-60.

[4]张景顺,王树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2(4):29.

猜你喜欢
科技园高新技术福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那个梦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04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0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5:12:04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4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