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降低老龄鼠心房颤动诱发率的研究

2010-07-16 02:53刘英明费宇行卢才义
天津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右房窦房结依那普利

刘英明 杨 晔 费宇行 曹 毅 卢才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治疗大约可降低房颤危险20%~30%[1],但尚不清楚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衰老相关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依那普利对老龄鼠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雄性老龄Wistar大鼠(12月龄),30只,体质量500~560 g,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503);速眠新Ⅱ,氯胺酮;江鸿Ⅰ型微型人工呼吸器;GY2000B生物实验工作站(华南医电),CJ99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开封华南仪器有限公司);AngⅡ放免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2 方法

1.2.1 动物准备 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常规饲养,实验组除常规饲养外加喂依那普利(20mg/L,放于饮水中),2组均喂养3个月。动物喂养满3个月后以速眠新Ⅱ(0.1mL/kg)联合氯胺酮(20mg/kg)肌内注射麻醉,麻醉满意后经口腔气管插管,微型呼吸机辅助呼吸,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缝制心包吊床,左右心房暴露满意。

1.2.2 电生理研究 将2个单极片状电极分别固定在左右心耳上(在心耳的相对位置固定),负极接在胸部皮肤上,电极导线与GY2000B生物实验工作站相连,同步记录左右心房的电活动。(1)右房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采用S1S2刺激法测量右房有效不应期。(2)窦房结功能测定:采用Narula法测量窦房结传导时间(sinus conduction time,SCT)。以比自身心率快20次/min的频率起搏右房,每次持续30 s,休息2 min,停止起搏后观察窦性A波出现的时间;以后起搏频率每次增加20次/min,直到最后一个起搏的A波与停止起搏后第一个窦性A波之间的距离不再延长为止,以此作为窦房结恢复时间(sinus recovery time,SRT)。(3) 房间传导时间(interatrial conduction time,IACT):在右房用200 ms周长起搏,测量激动从右心耳电极到左心耳电极的时间作为IACT。(4)房颤的诱发:用2倍舒张期阈值电流行右房短阵起搏,刺激周长从60 ms到30 ms,每次递减5 ms,每次持续5 s,每次刺激间隔1 min,观察房颤诱发情况。

1.2.3 AngⅡ浓度测定 (1)血浆AngⅡ浓度测定:电生理研究结束后,从右室采血2.5 mL放入预先处理的冰浴抗凝管中,摇匀,4℃8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放入-60℃冰箱保存待测。(2)心房组织匀浆AngⅡ测定: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分别剪取左、右心房,留取少量游离壁用作组织学检查,其余部分用来制作匀浆,组织匀浆制作参照文献[2]方法。AngⅡ测定采用放免法,测定方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3 心房纤维化程度测定 将预留的心房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用4%缓冲福尔马林固定,之后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Masson染色。每个标本做5张切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纤维组织占总区域的百分比,取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因麻醉和插管意外,最终对照组有12只,实验组有13只动物进入统计。

2.1 电生理测量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IACT和SRT缩短(P<0.01或P<0.05);2组SCT和右房E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对照组有9例诱发出房颤,实验组有4例诱发出房颤,2组房颤诱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

2.2 AngⅡ浓度2组血浆Ang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右房组织匀浆AngⅡ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见表2。

表2 组电生理测量结果比较 (mss)

表2 组电生理测量结果比较 (mss)

*P<0.05,**P<0.01,表2同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 n 12 13 ERP 22.9±4.50 24.2±4.49 0.73 SCT 30.5±9.73 35.5±13.09 1.084 SRT 540±74 481±64 2.161*IACT 18.83±2.89 12.92±2.25 5.732**

表2 组AngⅡ浓度和心房纤维化程度比较

2.3 心房纤维化程度 实验组左房和右房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1),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房纤维化程度对房颤的诱发起重要作用(Wald值为5.992,P=0.014)。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AngⅡ水平呈正相关(r=0.47,P=0.001)。

3 讨论

年龄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老化引起的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特征的改变便利了房颤的发生。Hayash等[3]研究发现,老龄鼠心房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而且纤维化程度不均一。Kistler等[4]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P波持续时间延长,心房间传导延迟,传导速度减慢,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Ito等[5]研究发现替莫普利拉和奥美沙坦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衰老相关的心室纤维化,降低心脏转换生长因子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但阻断RAS对与衰老相关的心房纤维化和房颤的诱发情况少见报道。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心房纤维化和房颤存在有关[6]。

近来,AngⅡ被认为是房颤心房重构的关键成分[7],AngⅡ可以引起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累积和凋亡[8]。可能依那普利通过抑制心房局部RAS,减少AngⅡ产生发挥作用,从而减轻了心房纤维化程度。本研究2组血浆AngⅡ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循环RAS长期受到抑制后,通过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途径(如糜蛋白酶途径,组织蛋白G和组织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等)产生了一部分AngⅡ。纤维化程度减轻后,能够缩短细胞间距离,降低耦联阻抗,有助于改善心肌细胞耦联,从而加快传导速度,不利于传导阻滞和折返形成,最终消除房颤形成的基质,实验组IACT的缩短支持这一点。异位激动的触发活动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实验组SRT明显缩短,窦房结功能改善,对异位激动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不利于房颤的触发,但本研究还不能解释SRT缩短的确切机制。心房ERP缩短是房颤电重构的特征之一[9],但本研究2组动物心房ER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支持房颤诱发率的不同与ERP变化有关。

老龄鼠长期应用依那普利后房颤诱发率降低,可能是由于依那普利降低了心房纤维化程度,改善了心房传导;另外窦房结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这一结果对老年房颤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Savelieva I,Camm J.Update on atrial fibrillation:partⅡ[J].Clin Cardiol,2008,31(3):102-108.

[2]李建平,张薇,刘光华,等.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与整合素β1基因表达的意义[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6,10(2):142-145.

[3]Hayashi H,Wang C,Miyauchi Y,et al.Aging-related increase to inducibl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rat model[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02,13(8):801-808.

[4]Kistler PM,Sanders P,Fynn SP,et al.Electrophysiologic and electroanatomic changes in the human atrium associated with age[J].J Am Coll Cardiol,2004,44(1):109-116.

[5]Ito N,Ohishi M,Yamamoto K,et al.Renin-angiotensin inhibition reverses advanced cardiac remodeling in aging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Am J Hypertens,2007,20(7):792-799.

[6]Burstein B,Nattel S.Atrial fibrosis:mechanism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in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8,51(8):802-809.

[7]Aronow WS.Etiology,pathophysiology,and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part 1[J].Cardiol Rev,2008,16(4):181-188.

[8]Goette A,Lendeckel U,Klein HU.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vasc Res,2002,54(2):247-258.

[9]Savelieva I,Camm J.Update on atrial fibrillation:part I[J].Clin Cardiol,2008,31(2):55-62.

猜你喜欢
右房窦房结依那普利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房结构及功能的应用进展
右房机化血栓影像学检查误诊1例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超声造影诊断右房界嵴1例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Tbx3在窦房结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犬窦房结功能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s 与老年窦房结功能减退研究现状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