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作为山东省教育示范区,近年来,市南区紧紧围绕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加大教育投入、统筹优质资源、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研究、推进素质教育,使区域教育呈现特色发展、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区先后成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等。本文主要介绍06-09年市南区在教育均衡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统筹、加大投入,确保资源配置的优质均衡
市南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 “三个优先”,即在工作布局上,把发展教育作为民生大事优先研究部署;在规划建设上,把教育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在财政投入上,把教育经费作为刚性预算优先保证。近年来市南区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实现了连年增长。以08年为例,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94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720元。另外在专项资金上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03年市南区启动“迎奥运,教育体育风景线五年工程”,区政府每年按800万的标准,连续五年投资新建、改建校舍,更新、配备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使全区办学条件大幅改善。08年风景线工程完成之后,市南区又启动了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据统计08年市南区教育建设投入资金就达4080万元。09年仅26中改造就将投资1.5亿,其它建设投入了1.04亿。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近年来市南区充分利用西部老城区改造和东西快速路建设有利契机,实施“抓东西、强中间、优全盘”策略,通过学校新建、改扩建等,实现整个区域学校布局的科学化、优质化、均衡化。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实现师资队伍的优质均衡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区内规定凡在一所学校连续6年任职的校长必须进行轮岗交流。08年8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更换了校长,其中轮岗12人,从省级规范化学校异校提拔9人,特别是2名名校校长的轮岗,打破了长期以来名校校长终身制的做法,使名校优质资源得以有效辐射。在08年校长轮岗的基础上,09年又开展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共提拔科级干部21人,交流轮岗10人,提拔学校中层干部44人,其中32名副教导主任由教师竞岗直接竞争提拔。在选拔调整的基础上,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目前派送中层以上干部到北师大、华师大参加为期两个月以上脱产学习的比例达到100%,为区域教育发展储备了管理人才,积蓄了智力优势。
(二)加大名师培养交流
近年来,市南区以名师的梯队建设和异校流动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实施《市南区名师培养计划》,建立起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组成的师资人才库,并进一步明确现阶段梯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策略和培养重点,通过评选“市南名师”、建立教师发展校、建设“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义教、名师公益课等途径,助推名师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教师中,各级优秀教师478人、各级教学能手758人、省市特级教师10人、市学科带头人36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342人。另外加大名师异校流动力度。08年以来共交流名师27名。通过建章立制管理跟进、成立专家督导团指导跟进、定期督导评估反馈跟进等举措,使优质人才资源得以不断扩大、再生。
(三)加快教师素养提升
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市南区实施了课题引领、基地辐射、名师带动、多元促学、评价推动等措施。其中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建立的第一个区域教师发展培训基地在教师培训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三年通识性知识培训的基础上,从07年开始将培训的重点转移到课堂教学的实战式培训上。基地每月聘请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引领、诊断和指导,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以提高。09年市南区又实施了《教师专业素养三年提升计划》,目标是通过三年的集中培训、全员练兵,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今年素养达成年中,市南区组织各类专业培训386次,20300余人次参训,2603名教师参与业务测评,100%任课教师通过常态课堂评估,为明年全员素养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管理的优质均衡
(一)探索办学模式
市南区57中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外国语实验学校、24中成为华师大学实验学校、26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师大教师教育教席联席网络学校、另外59中、市实验、嘉峪关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先后依托教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成立教师发展校。通过这种“上挂外联”,实现了区域教育“中间带动、两翼延伸、优质扩大、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实施捆绑联动
市南区通过实施校际捆绑、优质带动,实施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主要采取“一对一”、“一托四”和“划学片”方式。市南区六所学校以“一对一”方式进行结对。结对学校在管理、教研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以“一托四”方式与四所学校建立联系学校关系。通过深入课堂定点指导、学科跟踪帮扶、参与学科集备等举措,提高联系学校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家长欢迎。另外市南区实施“幼小初一体化”教育研究,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划分成8个学片。实施就近链接、深度教研、资源共享。目前区域层面已完成教材德育渗透点和学科知识衔接点两本使用手册的编写工作。
(三)探索增值评价
08年市南区启动学校增值评价研究,探索学校科学评价新体系。一是建立涵盖所有学生德、智、体共三大版块几十项指标的研究基础数据库。目前数据库采集的基本信息达100万条。二是探索以“一校多图、一校一策”的方式,对每所学校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在各校的学科教学、学业评价中引入增值评价理念,借助增值评价工具,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指导,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四)强化安全保障
一是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六级”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二是投入600万元建立“校园监控中心”,对局属单位安装、扩建、升级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区域学校安全动态的全面监控。三是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专项整治,创新“一校一图”、“两警一员”、“错时放学”等新举措。四是开展“中小学外出集体活动组织服务单位”公开招标,切实保障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安全。
四、立足高位、着眼发展,加速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一直是市南区教育工作的重点。而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就是教育的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围绕“三化”,市南区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
(一)推动区域教育个性化
市南区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办学,以特色促进学校的教育创新,以特色形成学校的教育传统,以特色构建区域教育的鲜明个性。通过提炼区域发展理念和培育学校文化两个层面推进区域教育文化建设。目前各校从优势项目的挖掘,到特色项目的构建,再到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无不体现着“特色育人、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也使全区教育呈现出“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特色化发展格局。海洋教育、民族教育、情趣教育、影视文化、爱的教育……目前70%以上的学校已经在特色化建设、内涵式发展上凸显成效。
(二)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
市南区坚持以教育局域网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校园信息环境建设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升级等基础建设,全面改造优化市南区教育城域网。加大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与推广,完善区域四大网站,充实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等网络资源,面向全区开通期刊网,举行并参加区、市、省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等,使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三)探索区域教育国际化
市南区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加强与国内先进城市的教育交流,加大与国际项目的教育合作,通过推动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活化办学思维、创新教育举措。今年市南区组织校长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高端培训,并在学习期间,积极与当地学校进行教育友好交流。其中嘉峪关学校与洛杉矶山景学区双湖小学,二十六中学与东区初级中学确立手拉手学校关系。57中回访了位于美国康州考文垂区的两所姊妹学校,与其进一步洽谈深化合作关系的具体事宜。这是市南区在探索教育国际化,实现自我突破、跨越发展上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这次学习考察将为市南区未来三到五年,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五、育人为本、注重质量,推进施教水平的优质均衡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最终的成果应该是落在学生的身上。区内坚持素质教育大方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强调德育为首
市南区以“德润一生”为主线,积极构筑德润学校、德润家庭、德润社区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在实施德育中注重以生活为起点,以细节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阵地为依托,在树立“德润校园”品牌,打造“两惯”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又实施了现代公民教育工程。通过公民教育内涵研究、丰富实践活动载体、拓展体验渠道等措施,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现代公民教育工程使市南区德育的关注点由习惯培养延伸到学生成长的更多方面。
(二)突出教学为重
市南区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机结合。一是立足校情、聚焦课堂,将教研重心下移,突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实效性。通过优化教师的“教”来落实提质减负;二是围绕课堂教学五环节,突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向常态课堂教学要质量。逐步构建教研组、学校、教育研究中心三级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来落实提质减负;三是突出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指导帮扶。通过抓重难点、抓突破口、抓推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加大研究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社会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三)关注健康第一
多年来市南区重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一是持续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冬季学生长跑等活动。从课程课时、师资配备、空间场地、器材设施、制度跟进、督导评估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长效性;二是立足区情,培育和发展帆船运动特色。市南区连续两年举办区级中小学生帆船赛。现在市级帆船特色学校12所,市级帆船俱乐部28所;三是实施校园体育“1+X”工程。“1”是每所学校有一个体育特色项目,同时这一特色在学生中得到广泛推广。“X”是每所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不同学龄段设置若干项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使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能掌握九项以上体育技能。目前全区共形成篮球、足球、帆船、橄榄球、软式棒球、垒球等15项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每个学生也自选了校园体育个人项目,共涉及短跑、跳绳、毽子等30余项。全区基本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体育工作格局;四是将饮水工程、爱牙护齿工程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出资180万元解决学生饮水问题。出资百万元为全区近8000名一二年级小学生免费进行氟化泡沫和六龄齿窝沟封闭,提高了全区学生健康水平;五是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投资10万元配备红外线额温体温计116台,购买免洗消毒液18000瓶,投资36000元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紫外线消毒车,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六、立足民生、满足需求,加快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区政府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06年投入968万元,07、08年各投入1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园舍建设和改造维修,添置设备和教师培训。在制定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和有效的政策措施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幼儿园,引导幼儿园按章自主管理,走特色扬园内涵发展之路。06—09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到100%。
(二)积极推进民办教育
市南区一方面加大对民办学校、幼儿园的督导检查力度,每年按时对各民办校进行专项督导和综合性督导,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宽松环境。目前,市南区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世纪学校、银海学校、海利丰学校、青大附中、智荣中学等成为拥有社会良好口碑的优质校、品牌校。
(三)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市南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积极推行“1+X”社区教育培训模式,全力打造“市南公益课堂”品牌。在推进名家公益课堂、名师公益课堂和家长公益课堂同时,重点深入社区开设各类培训讲座。2006年来举办了四届社区教育节,成立了二百余支社区群团队伍,开办了十余万场公益培训。市南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节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作者: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局长)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