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针对 go for it 七上教材的几个教学案例,提出如何面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起始阅读课教学。文章主要对如何进行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设计以及细节处理来着重“起始”阅读教学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说明。
【关键词】铺垫 提问 读后 有效
通过阅读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期望他们达到的各级阅读能力目标也是不同的。如何面对初一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教学,向他们开启一扇阅读的大门,学会用英语去阅读呢?
一、面对起始阶段的学生
当我们面对初一学生的时候,无论小学英语衔接地怎样,他们是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当他们对英语的思维还更多地停留在对一大片单词和词组的记忆时,我们就要让他们开始阅读了。Go for it教材从第二单元开始就出现了小便条的阅读,伴随着阅读课文的出现,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打好阅读入门关。
读前——读中——读后三环节的阅读课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很有效的。但面对的是英语起始阶段的学生,所以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依据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引发兴趣为主,还要有各环节的细节处理。下面本文就从案例和反思中来看在阅读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处理来进行起始的阅读课教学。
二、读前环节
纵观go for it教材的阅读课文编写体系,题材丰富多样,从简到难,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显得随意性很大的note开始,到简短的书信,再到配图的小短文;字数有note的十几个字到短文的一百字左右,篇幅逐渐加长了;内容都是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
有了难度适宜,兴趣浓厚的教材,因而教师在设计读前活动时的依据也是以激发兴趣为先,难度由简到难。活动设计的内容主要就是对阅读课文的“铺垫”,把握课文主题的内容,训练学生形成与阅读有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对阅读文章的联想与理解。
【案例一】Unit 4寻求别人帮助,要求把遗忘的东西带过来的note。
这篇小note 50字左右,是生活中的常用体裁,要求妈妈带东西到校,告知东西具体在哪里。整个阅读课文新词汇量不大,只有take,bring和things,句型也是再现XX is on/in/under…的基本句式。但如果教师在阅读前只是把教材的一幅画呈现出来,说Feifeis sister needs the things,东西在哪里呢?我们帮忙带一下。这样的处理对阅读课文的铺垫是不够的,学生兴趣也不浓厚——别人的东西关我什么事?
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一下:设计一个真实的场景,找到班里一个最会忘事的同学,他今天什么东西没带Where are the things?我们要帮忙一下,让他的爸爸拿过来Bring them here!然后再转入课文的阅读。
【案例二】Unit 6 runner eats well。
同样在读前,教师如果只是拎出短文的主人公,说Sandra Clark is a Runner,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她喜欢吃什么?很多学生面对着一张陌生的照片思维很难活跃起来,很难有兴趣去阅读课文。教师何不先把话题切换到刘翔这个big star呢?让大家猜猜刘翔真实的一日三餐的healthy food呢?话题是共通的,再来看Sandra Clark,感觉就不一样了!
【案例三】Unit 12 My school day
这是一篇让个别学生看起来头疼的阅读课文了,长,有点看不懂(学生语)。教师如果这样处理:每天你们都很忙,让我们看看文章中的Lin Mei, She has many classes too.。我们来读一读她写给她朋友的信,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读前的铺垫不足的话,会让很多学生吃不消,没有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以一张表格来进行阅读前的铺垫。
先谈谈我们真真实实喜欢和不喜欢的day ,再来阅读Lin Mei的day。
<反思>:从三则案例的读前活动设计来看,依据阅读课文的主题,设计活动进行读前的“铺垫”是很重要的。
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虽然教材本身的内容是很有趣的,但毕竟缺少真实性,缺少亲切感,是“为读而读”。而案例一中帮助真实的爱忘事的同学,案例二中大众英雄刘翔,案例三我们全班同学喜爱和不喜爱的课,就让学生有了兴趣,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将思维与将要阅读的课文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活动的设计难度适宜。案例一中是刚上初中一个月的学生,让他们在表演中说点简单的英语,是可以的;案例二是在猜测中说healthy food;案例三是在学生快学完一册的英语了,利用表格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也是可行的。
<注意>:在读前环节的“铺垫”活动中,为了让活动有效,更好地促进读中活动,我们还应注意
①时间上不宜过长,铺垫不能替代文章的阅读,即使主题是类似的。
②教师在语言上以简单为主,时刻记住:你面对的是起始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储存量还是不够。简单就是有效。
③读前活动注意对阅读课文中生词的适当解决和句型的再次熟悉,这是为学生顺利开展阅读而设计的。
三、读中环节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开始阅读课文时,首先要留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尤其是面对起始阶段学生的阅读课,他们的阅读量是很少的,一定要先读,“读”以获得文章大意和具体细节,是有效阅读的前提,不可以匆匆而读。
“读”了之后,在读中环节,教师应培养初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一定的信息。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会“提问”。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问题是帮助他们理解的,是对文本做具体的,深层次的处理。
【案例四】Unit 11阅读课文Scott的工作
课文讲的是Scott日夜颠倒的生活作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完后,教师可以从下面这些问题来培养学生读后获取有关Scott的信息的能力。
①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相结合
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Is it a funny time to get up?
②填写表格
③图像:配上有趣的卡通和简单的英语说说Scott的生活
④补全信息: Scott ( ) many hours a day. He has breakfast at 7:25. ( ) breakfast, he plays the guitar. He ( )his work at 9:30.He goes ( ) at 17:00. Its a () time to get home!
⑤寻找句子的定义
What a () time to have breakfast!你会照此表达你对生活的态度吗?
⑥开放性问题:Do you want to be a guitar player? If so,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Do you know someone who works at night? If so, please tell us?
⑦文章中哪个句子是最关键的,也是你最喜欢的?
<反思>:多样的问题是对阅读文的多层次剖析,学生就要按着问题去查找,去阅读,去发现,去思索,用英语来表达,这就是有效获取信息的阅读。
四、读后环节
对阅读文本进行梳理后,就是读后环节了。很多老师会设置难度高一点的语言输出任务,也会倾向于对词组,文本意思的解释,这些都是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所需要的。而在起始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下面的读后活动:
①注重对阅读篇章中句子结构的理解。
我们注重了阅读课文中生词,文本意思的疏通之后,对于初一学生,我们还得对他们加深句子结构的理解——主谓宾+状语的句式结构。这种涉及到语法教学的句子结构应该让他们在读文中熟悉和内化。
【案例五】Unit 5 我的运动收藏品
对文中的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这句话,就要对学生讲明主+谓+宾+状的句式结构。他在阅读中熟悉了这样的句式结构,就不会出现He is on TV watches them.
<反思>:注重句子结构的阅读会让你的句子地道起来,这都需要教师在阅读后的注重讲解。
②看篇章内容如何生发
在阅读环节中,教师如何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去关注阅读文是如何对一个话题进行生发的,这也是很重要的。
【案例六】Unit 9我最喜爱的电影
阅读课文读完后老师“追”问一下:如果今天你写一篇关于你喜爱的电影的小文章,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生发这个话题:
我喜欢的电影类型,我认为怎么样?
典型的电影是什么,我的喜爱的演员是谁,他的电影有什么?有没有new movie,我认为他怎么样?
我的朋友或家人喜不喜欢,他们认为怎么样,他们喜欢什么?
我经常和谁,什么时间,去哪里看电影?
然后再让他们回看阅读文,是不是也是从这些方面来写电影这个主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反思>:在读后,老师多追问几个关于话题的问题,鼓励学生再回读阅读文,这次的阅读就丰富多了,不只是停留在意思的理解上,而是看到了阅读文对话题讲解的丰富性了。
③对篇章进行真实再现和仿写。
起始阶段的读后活动设计,应先考虑学生起始的英语运用能力,不可设计难度大的讨论等,主要可以以篇章再现和仿写为主。
【案例七】Unit 12 读完Lin Mei的school day后,可以写写Lin Mei的开心小note,为什么开心?因为阅读课文中告诉我们她喜爱音乐课,真实再现文中句子。也可以仿写my school day中的一天,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
<反思>:真实的再现和仿写是适合起始阅读课教学的,因为可以以一定的英语表达就可达到,还有例可循!
④对篇章的经典诵读
阅读篇章都是可以作为典范的,有些味是无法传授的,是需要背诵出来的,所以有些时候在读后环节中设计的任务活动就是诵读这篇阅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面对起始阶段的学生,大量的诵读才会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感——传统的活动也是有效的。
总之,在起始的阅读课教学,读前进行有兴趣的“话题”背景铺垫,读中用提问梳理教材,读后注意句式,引导话题生发,让学生再现仿写,更有诵读增加感悟,——这些都会达成有效教学。
参考书目:
胡庆芳等.听诊英语课堂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王媛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中小学外语教学09.8
冒晓飞 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中小学外语教学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