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英
文章摘要: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着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英语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分析职教英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职教英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 现状 实践体会 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职校学生一般从初中开始对英语学习就普遍存在着“怕”与“厌”的心理,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久而久之,英语学习成了他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和难以逾越的畏途。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已转向“从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教学质量,从而使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发展。”这一状况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恰当的方法。
要教好职教英语,教师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同时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然后,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实施因材施教。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的课。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性别、出生、家庭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
教师“给学生留有余地”的做法体现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原则。教师平时能遵循这些原则,就能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课堂效率的提高带来良性循环。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体验到成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取得进步。
2.消除心里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职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一方面他们的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无情的就业趋势冲击着他们,使得学生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时疏导,发展他们的积极的心理因素。常言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只有当求知欲望与热情出现了冲动,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这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一步。作为初始阶段,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冲破他们的心理障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并不刻意苛求学生当时说的对,说的正确,课堂秩序井然。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心理障碍清除了,学习的热情与潜能也被启动了。
3.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素质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分组教学,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达到培养目标。魏书生老师讲:“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百花齐放”。分层教学正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成功、收获、发展,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而且在当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实行分层教育更加具有超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4.注重读写结合,听说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注重阅读和写作两大环节,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英语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领悟英语学习的奥秘,进而让学生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等专项训练提高其综合能力。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经过长年有系统,有目的引导,归纳,既使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
5.投入社会生活,激发感情火花
生活即是学习。英语教学则是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这样才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当代中学生的校内生活相对贫乏,单调,枯燥。这无疑造成了学生思维,情感的迟滞。而职业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之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对比较多,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说。这是绝好的条件,但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让学生投入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每次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后,教师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甚至辩论,激发感情,引入理性思考,启发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学生因为有了生活,有了感情,有了思考,因而言之有物,常能出现一些优秀之作。只有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才能使他们逐步增加生活和感情的积累;只有经常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加油”“充电”,才能积蓄起迸发感情火花的巨大潜能。
总之,职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符合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人才的重任。运用以上种种方法的目的是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具有真挚,深厚的爱生之情,正确对待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因材施教。英语毕竟不同于我们母语的教学,要想学好它,我们仍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吃透教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2)魏书生《论教学的艺术》
(3)《我的教育观》(职教)孟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