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字下工夫

2010-07-14 01:50张家欣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张家欣

摘要:运用导入技能,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新时期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必然取向。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导入技能 激发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提高课堂效果

一、导入艺术的原则

(一)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二)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须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切忌: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讲授新课打下伏笔。

(三)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有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新颖而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越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如能利用时下的流行素材或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一)兴趣式导入

1.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导入新课。

目前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授 Space 这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宇宙空间站的发射场景,无需太多的语言就能把充满神秘色彩的太空带到他们面前,同时还播放了神州七号发射的记录片,让他们对太空充满兴趣,这就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歌曲,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调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歌曲,能使学生减少对语言的陌生感,使之更加感性生动。如在学习Book 2 Unit 5 之前,播放Titanic中与课文内容对应的情节。可以说唱歌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利用游戏导入,点燃学习热情。

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式导入,适用于打电话、运动等场景性很强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在讲授The Olympic Games 时,我通过猜词游戏导入新课,让一两个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些运动项目,其他同学分组比赛猜出运动项目的名称,我把猜对的运动项目的英文名称写在黑板上,猜出最多的一组,获得一双兵乓球拍。以此引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虽然此引入的时间较长,但对课文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体性导入

1.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激发兴趣。

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如高二英语Unit 5 Traveling ,一开始上课,一位同学出示了一张在大海里游泳的照片,并让他介绍去海边旅游的经历和感想,由此引出暑假去何地旅游等话题,我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的引入主题,导入新课。中间我也介绍了我自己的一些旅游经历,学生马上对课文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自由式谈话一般适用于叙述题材的课文。

2.课本剧表演。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我可事先让成绩好的同学将课文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排练。如:高二英语Unit 2 The cleverest son, 在我的指导下,上课前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让学生表演出来。我从学生的表演中,逐渐地导入新课。扮演角色的同学所说的语言较简单易懂,且表演得很到位,其他同学对课文更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欢快。这种导入方式一般适用于故事性很强的课文。

(三)生活化导入

1.联系实际生活导入。

例如:足球比赛是学生的热门话题,笔者就用此话题来导入: Do you like sports? Which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学生争着回答:“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等。老师就此引出了课文“The football”,学习“进球”“配合”“四比二”等有关足球赛的英文单词,学生的情绪高涨。学生还进一步用英语谈论2008年奥运会,谈论中国运动员的拼搏和合作精神。

2.背景知识导入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故事题材的课文教学。教师可事先通过多种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做成幻灯片来展示。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如在讲高二英语Unit 7 The Famous People 时,先出示四位名人的图片,让学生将人名Bill Gates, Albert Einstein, Charlie Chaplin, Thomas Edison 和图片配对,然后依次介绍各个名人的一些背景知识,重点介绍Thomas Edison的一些故事及其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总结: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新颖而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越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如能利用时下的流行素材或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参考书目:

1.程晓堂 郑敏编,2002,《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李观仪,1995,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乌金华,《教学以学生为本观念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9期,第21-23页。

5.杨连瑞,肖建芳,2003,《英语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