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生,刘素贞,柴媛媛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 201620)
新时期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内涵新解及其机理探究
姚福生,刘素贞,柴媛媛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 201620)
舆情演化内涵丰富,但目前已有研究缺乏对舆情演化深入的多角度分析。本文将舆情演化解构为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和实践演化,并立足现实案例,对舆情演化的总体趋势、路径等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究。
舆情演化;内涵;机理
舆情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大学生舆情,即指在一定时期内,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1]。
在课题组前期若干研究①2007年上海团市委青年研究课题“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2008年上海团市委青年研究课题“新时期大学生舆情演化的核心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立足实证研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探究舆情演化的总体趋势或路径,以此为舆情工作特别是舆情预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独特性价值。从适用群体来看,目前关于舆情演化的研究不多见,已有研究缺乏群体角度的分析;从内容上看,虽然舆论、谣言、传言与舆情同属于态度意识范畴,但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舆情有其本质上的差异,演化的模型与趋势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有必要就舆情演化建构独有的分析框架和研判模型。
2.重要性价值。新时期具有价值多元化、信息海量化、交往便利化等特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具波动性,同时由于大学生价值品质的成长可塑性,有时候大学生们尚不能科学辨别一些事件的真相,难以形成中肯的评价和正确的认知,甚至走向偏激、误信、盲从。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稳定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研判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基础性价值。当前关于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等的研究比较常见,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无法绕开舆情演化另辟奚径。比如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当中必定包括舆情由弱转强的强度演化过程,同时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其实也即本研究所指的舆情实践演化。而网络舆情实际上就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舆情而已,本研究的成果同样适用于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具有明显的基础性。
目前已有的舆情演化研究中,尚缺乏对舆情演化的内涵作深入的分析,如笔者在《舆情核心要素与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关联性分析》中,因研究的旨趣所在,仅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舆情演化的内在规律。大多数研究往往刻意回避对概念的内涵分析,就演化谈演化。实际上从不同角度解析,舆情演化有不同的内涵。其中从指向物的视角来看,舆情演化也即舆情的主题演化;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舆情演化也即舆情的强度演化;从意识形态与行为形态二分的视角来看,舆情演化也即舆情的实践演化。
(一)主题演化
1.主题演化指的是基于关注点的变化,舆情由一主题演化成其他新的主题。这种演化就其新旧主题的关系来看,包括迁延性演化(新旧主题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和跳跃性演化(新旧主题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内在的逻辑相关性)。
2.主题演化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舆情自身内部变化包括舆情主体即学生群体关注点发生转移、中介性事项改变甚至其他来自外界的影响,都可能导致主题间的演化。舆情主题的发生、发展到消退有一定的轨迹和规律,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舆情主题间的演化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新的事件或问题的产生,一般来说某个舆情主题会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完成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不会发生向另一个舆情主题的演化。
(二)强度演化
1.强度演化属于舆情生命周期的范畴,包含舆情生命周期的开始、增长性舆情向稳定性舆情的转化、稳定性舆情向消减性舆情的转化和舆情生命周期的衰没[1]。
2.强度演化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任何舆情都有其相对应的生命周期,其强度必然伴随着舆情主客体、中介事项、舆情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虽然强度发生增强,还是消减、相持、衰没当中的哪种演化,有着各自特定的条件要求。但就强度演化这一总体性现象来说,它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现象。
(三)实践演化
1.实践演化指的是舆情由态度意识形态向具体行动诉求演化。舆情实践上的演化是舆情主体诉求的直接反应,在具体行动中,舆情主体所表达的诉求在现实中得到表达,相关诉求关涉对象接收到了诉求的现实表达,诉求表达主体和诉求表达对象之间存在着现实的对接。
2.实践演化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与庞勒、斯梅尔塞等人关于集群行为的研究(他们都不认为集群行为是有目的地采取行动,参与集群行为的个体是非理性的)[2]不同的是,就行为代价与报酬的心理比较①对于具体个体而言,代价与报酬的定义或参照具有主观性。来说,推动舆情实践演化的关键人物是理性的。通常在实践演化后的事态发展期,参与的个体将突破原有舆情主体的范畴,将包括其他无利害相关人群,而这部分往往可能受到关键人物行动的情绪感染,出现无理性行为。对于关键人物而言,理性计量的后果与舆情实践演化并非一一对应,如即使演化能带来有利的报酬,但是不一定会触动个体采取行动的神经,每个理性个体必然还要考量自身行为能否与群体行为保持同一性或一致性。这种判断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舆情演化是一个交织的复合过程。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实践演化相互之间并非排斥、有我无它的对立关系,三者有时是一个“同时”的概念,相伴而生,某类具体的舆情演化与其他类型的演化交织在一起,如主题演化与强度演化、强度演化与实践演化等往往相互缠绕、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促进的,也可能是阻碍性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实践演化的内在机理,我们引入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研究范式②“理想类型”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它又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割裂每种演化类型之间内在交织的关系,在研究具体的演化类型时,先不考虑其他类型演化的作用。
(一)主题演化机理
1.主题演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主题的演化也是新旧主题之间此消彼长的过程。就舆情本身来说,任何主题的舆情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舆情有生命发展的自我复制性特征[1],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张力。因此,演化并非一帆风顺,是一个充满碰撞、交锋的博弈过程,其过程长短与舆情核心要素及其他外部因素有直接的关联性。
2.主题演化具有多路径的特征。由于主题内容本身的吸附性、稳定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特征,以及作为大学生舆情主体的学生群体,具有聚集性高、交互性强、思维活跃、兴趣点易转移等特点,使得旧主题舆情演化后的新主题舆情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新旧主题舆情之间不一定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性,旧主题舆情向新主题舆情的演化可能表现为链式、归并式、裂变式。链式路径中,旧主题舆情派生为新的主题舆情,见图1,A主题舆情演化成B主题舆情;裂变式路径中,一个旧主题舆情分化为几个新的主题舆情,见图2,A主题舆情演化成B、C、D主题舆情;归并式路径中,若干个旧主题舆情整合为一个新的主题舆情,见图3,A、B、C主题舆情演化成D主题舆情。
2008年5月底6月初,临近毕业,某高校宿舍内发生了毕业生夜归、留宿他人及聚众哄闹等现象,宿舍管理部门对某个宿舍的学生进行了相关处罚,并给于了留校察看处分,引发学生不满。毕业生宿舍舆情在毕业生中广泛铺开,并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产生了以“处罚正当性”为主题的舆情A。
图1 链式路径
图2 裂变式路径
图3 归并式路径
该大学宿舍在6月初因学生毕业在即,宿舍人员混杂,发生若干起宿舍被盗事件,学生的电脑、手机、钱包等财物被盗,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宿舍安全管理产生种种不满,形成了以“安全”为主题的舆情B,直至6月中旬,该案件并未侦破,宿舍安全舆情持续发展。
6月上旬,相邻高校一学生宿舍内发生某男生在女生宿舍楼下燃放烟花求爱的事件,在该校学生中引发热议,众多学生对事件开展讨论,或抨击或赞美,形成了以“爱情”为主题的舆情C。
A、B、C三个主题舆情本身并无太大关联,但均发生在学生宿舍,A和B起源于该高校宿舍,C源于相邻高校宿舍。这些舆情6月份均持续发展,至6月中旬,开始有学生在BBS上发表对该高校宿舍管理部门的不满,且列举了10条罪状。学生广泛跟帖,A、B、C三个主题舆情之间也开始整合,有的学生炮轰该高校宿舍管理有漏洞,宿舍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学生批评宿舍管理制度冷漠、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了解和支持,有的学生羡慕相邻高校学生宿舍的自由和人性化,形成以“宿舍管理”为主题的舆情D。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舆情主题归并式演化的轮廓。从逻辑上看,舆情D与舆情主题A、B、C有着一定的关联,是舆情主题A、B、C迁延性演化归并的产物。
(二)强度演化机理
1.强度演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强度的转折不是骤然完成,它是一个舆情正负力量[1]不断积聚并相互较量的过程。舆情生成点(舆情生命周期开始),是舆情正负力量相持博弈的开始点,在此后的增长性舆情阶段,舆情正力量始终强于舆情负力量。但随着负力量的不断增强,舆情正力量和舆情负力量相持不下,增长性舆情逐步演化为稳定性舆情。此后,伴随着负力量的不断增强和正力量的逐渐消减,舆情负力量持续强于舆情正力量,促使稳定性舆情向消减性舆情过渡的演化以及并最终实现舆情的衰没。
2.强度演化的路径是一条不规则、粗糙的抛物线。在强度演化中,舆情将经历生成、上升、稳定、消减直至消亡的过程,从抽象模拟图来看,这个过程表现为一条不规则、粗糙的抛物线,该抛物线具有伸缩性(抛物线的跨度)和光滑度的描述性特征。抛物线的伸缩性与舆情寿命相对应。有的舆情持续时间比较长,抛物线的跨度就长,有的舆情持续时间短,抛物线的跨度就短。抛物线的光滑度反映正负力量交锋的激烈程度。在一个舆情的生命周期中,正负力量不断处于交锋状态,因此抛物线并不平滑,往往会出现很多凸起或凹陷,交锋越激烈,就越不光滑,但就其整个走向而言,是一个抛物线。见图4。
图4 粗糙的抛物线
2009年12月初,某高校研究生杨某的死亡因一篇帖子引发网络的热议。各大论坛(天涯、上海热线等)像泉涌一般,流传一则几乎相同的帖子,帖子以“上海某大学”“女研究生”“自杀”等为关键词,很快引起网民的注意和议论,矛头直指该校,舆情逐步上升走强。9日,学校在网上正式公布该事件,并表示杨某的死与学校无关,这一试图撇清干系的做法,引起了网民更强烈的反应。一时间,大学生在新华网、钱江晚报、新闻早报、上海热线等各大媒体(网络)传播、讨论该事件,认为是学校的冷漠无情逼死了一名学生,舆情进一步增强。12月中旬,各大媒体(网易、搜狐、新华网等)争相报道该事件,将杨母目前处境和之前受到学校的待遇曝光出来,学校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①详情参阅《钱江晚报》(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1218239A072/。与此同时,有媒体曝光了杨某自身存在抑郁情绪的情况,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作为推动舆情降温的正力量使网民冷静地从另一面认识该事件。学校也作出相应的善意表示,12月下旬,杨某的家人与学校达成16万的赔偿协议,最终实现13.5万的赔偿,舆情逐步消减并至衰没。在该案例中,我们看到在舆情负力量(杨某存在抑郁情绪的真相曝光、学校的赔偿决定)和舆情正力量(学校关于免责的声明、杨母处境和之前受到学校的待遇曝光等)的交锋和推动下,舆情经历了强度由上升、相持并最终走向消亡的过程。
(三)实践演化机理
1.实践演化是一个点的范畴,演化前后界限比较明晰。如果说实践演化后事件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范畴,那么实践演化本身是具体的,有时间、地点计量的意义。在实践演化过程中,舆情演化前还是态度意识形态,时空、人物、方式等现实要件尚不明晰,但实践演化完成后,“舆情”就不再是态度形态的舆情,而是表现为具体事件,现实要件包括静坐或示威或游行或暴力行为等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识别性。
2.实践演化的路径包括外生型、内生型。从总体上看,实践演化是一定舆情强度的、外界干扰不力的可能性后续结果。实践演化既可以是由舆情自身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如内生型演化,见图5。在这种演化中,大学生舆情按自身规律发展,当其强度增长到一定阈值也即D值(处于稳定性舆情阶段即CE段),舆情存在向实践演化的可能,否则舆情将以“态度意识”形态按抛物线的路径走完剩下的生命周期,即DE段的稳定期和EF段的消减期;实践演化也可能因外部的终极刺激表现为外生型演化,见图6。在这种演化中,尚处于上升期的舆情在B点(位于增长性舆情AC段中)受到某种外部的终极刺激而突变为具体的实践形态,否则舆情将以“态度意识”形态按抛物线的路径走完剩下的生命周期即BC段的增长期、CE段的稳定期、EF段的消减期。
图5 内生型
图6 外生型
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分子多次登上钓鱼岛。此前发生在齐齐哈尔的“八·四”日军遗留化武伤人事件及日本人珠海集体嫖妓事件,令中国民众的仇日情绪不断上升,涉日舆情在逐步上升当中。在此背景下,2003年10月29日晚,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迎新晚会,当晚会进行至第13个由日本留学生及教师表演的节目时,在场的中国学生惊讶地发现,3个日本留学生及1名日籍教师上身戴一胸罩,腰间系一假生殖器,身上挂一牌子,上书“看,这就是中国人”,在台上表演了近5分钟。在场的中国学生顿时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侮辱,群情激愤,要求日籍学生及教师对此予以说明。辱华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此次大学生涉日舆情的终极刺激。在等待了一天时间后,中国学生没有得到日方任何的答复,在一部分同学的酝酿、带动下,10月30日,数千名西北大学学生走上街头,高呼“中国人不可欺”、“发奋图强,振我中华”等口号,严重抗议,同时要求日本留学生及教师公开道歉。
从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舆情外生型实践演化的轮廓。此前,涉日舆情已然存在,但作为终极刺激的西北大学日籍师生的辱华行为,引爆已处于一定强度下的舆情向上街游行的实践演化。
目前研究的主旨不在舆情预警,对演化的内涵及其机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准确、快速地开展舆情工作,尤其是舆情预警。但真正构建起舆情预警所需的复杂分析体系,还有若干问题需要更深入地探究。其中包括:主题演化有三种路径,具体在现实案例中如何能及时、准确地预知演化的具体路径,现有主题将演化成哪些主题等。在强度演化中,演化的过程有多长也即跨度问题;内生型实践演化与强度阈值有关,强度的具体阈值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其他关联性研究予以破解。
[1] 姚福生.舆情核心要素与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关联性分析[J].学术论坛,2009(6).
[2] 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8-169.。
[3] 王芳.心理学名著导读[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4]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 王磊,姚福生,等.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 姚天昉,程希文,徐飞玉,等.文本意见挖掘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2008(22).
[7] 王来华,陈月生.舆情的主客体关系与突发性群体事件[J].社科纵横,2004(4).
[8] 张克生.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4(4).
[9]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
A New Implic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of Evol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ublic Sentiment in New Period
YAO Fu-sheng,LIU Su-zhen,CHAI Yuan-yuan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Shanghai 201620,China)
There are rich cont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but the existing studies lack indepth and multi-angle analysis.The paper deconstructs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into the theme evolution,the intensity evolution and the practice evolution and studies the overall trend,the ways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n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on the basis of actual cases.
evol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implication;mechanism
C912.63
:A
:1009-105X(2010)02-0098-05
2010-03-19
2009年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类课题“大学生舆情演化的研判与评估模型的构建”
姚福生(1976年-),男,硕士,供职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刘素贞(1983年-),女,硕士,供职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柴媛媛(1986年-),女,硕士,供职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