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从习惯抓起

2010-06-19 09:51余桂梅郑在桂
湖北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凳子道德品质积木

◎/余桂梅 郑在桂

俗话说:“三岁看人生”,足见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呢?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智力的开发是首要的,如识字、背诗的效果立竿见影。但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身。

重视活动管理,养成良好行为。不同的活动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功能,将不同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形成。幼儿园通过开展“我们的食物朋友”“我们的粮食哪里来”“让食物去旅行”等一系列进餐主题活动,有效地纠正了幼儿挑食、厌食和漏食的习惯。通过开展“客人来我家”的活动,让幼儿做到客人来就要有礼貌,为客人沏茶、搬来小凳子让客人坐,陪小客人玩自己心爱的玩具,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像平等交往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规则意识等,将教育要求渗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的自主行为。

科学设计环境,引导幼儿行为。在设计教室墙面时,重视周围环境因素对幼儿行为的促进作用,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红花栏的设置,只要小朋友进步了,就奖一朵小红花,让孩子明白,只要行为符合规则的,就能够得到肯定。遇到节日的时候,将幼儿的画认真地裱起来,用大幅的绸缎和鲜红的对联装饰教室,使教室呈现一片红红火火的气氛,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呈现集体规则时,可以采用物化的方式。例如在休息室的墙面上,画上月亮、星星、小动物睡觉的图案,孩子来到休息室时,受到环境影响,自然就静悄悄地,这样不需要语言指令,孩子就会愉快地接受来自环境的温馨提示。

抓住随机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用于教育的随机事件,幼儿通过擦椅子、桌子等,可以培养自己爱劳动的习惯,关心集体的行为。幼儿午餐后要求自己轻摆小凳子,起床后轻放小凳子,可以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在集体活动中,有些孩子不能安静地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在别人还在回答问题时就举起手,这时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你也想说,他也想说,我们究竟听谁的”的话题,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学会控制自己言行举止。在游戏中,如看到有的小朋友没有把积木放回原处就到别处玩,可以说:“小朋友,这些积木真可怜,它回不了家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好吗?”这样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负责,善始善终。在玩积木时,两个孩子在互相争积木,这时就可以让小朋友们懂得在一起玩游戏时,一定要养成合作愉快,互相忍让,不应该争抢的良好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凳子道德品质积木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抢凳子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会走的“石凳子”
抢凳子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