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竹
【摘要】从中国的原始彩陶绘画,原始岩画、壁画等,中国的古代画家在历代实践中不断丰富了线条的表现手法,并在线条的运用中倾注了许多画家自身的主观情感和自身修养。中国画中的线条不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可观的线条了,它具有了深层次的内涵,蕴涵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表达了画家们各自的思想情怀,是承担着用借物抒情的媒介工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线条;审美特征;抽象性;程式化;装饰性
中国画的“线条”是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它的产生是由中国古人特定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所决定的,又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画家们各自的主观情感,并作为艺术语言承载着客观物象的媒介。
线条是中国画的经脉,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主观意识、情感的表现手段,是中国传统绘画最简练、概括的基本艺术语言。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它自身在写形的基础上还存在着其形式的独立性,具有独立美感。
一、线条的发展概况
我们从原始的岩画艺术、壁画艺术,陶绘艺术上都可以看到,“线”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被原始先民们装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线条”这种造型手段因其本身的简洁明了便成了原始人模拟物象的最基本的手段,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早期的岩画艺术属于描写自然的阶段,各种线条穿插组合都是为了再现对象本身。在我们看来,这些用单纯的点、线组合成的绘画艺术,已具有很高的装饰意味,但是原始人在创造这类艺术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具有装饰感,他们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状态下,在象形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情况下,本能记录下生命中所交遇的事物,是一种对于生命感叹的诉求。青铜时代的线不注重凹凸立体的形似,一组组富有韵律感的装饰性的线条交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物象而又相互融合于整副花纹中可谓是“物我交融”。到了商周时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作为中国绘画最为重要的工具——毛笔,在此时已经开始被创造并应用于书法艺术上了。其“线型”艺术也被提炼的更加单纯,也可以看到“书画同源”的本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的绘画对于线的运用逐渐成熟独立,形成中国画特有的造型艺术语言。
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如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等。创造出时代新风画的吴道子首创了“白描”画法,以纯线条和墨色的渲染而写出物象的曼妙之姿。画家运用有节奏的笔法,结合人物内在的运动规律,合理地组织线条,给予人“吴带当风”的感觉。五代顾宏中用粗细、轻重、缓急变化的线条描绘出各种人物及各式服饰,其用线流畅而不飘浮,线条含蓄沉着,通过准确地表现形体的造型结构表达了任务的神情和生活情形。两宋时,将用线发挥到了及至,在“白描”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大师李公麟,他的“白描用线”劲挺而蕴涵骨力,形成了具有单纯形式美的、极富感染力的“线描艺术”。而北宋的石恪进一步发展了线描技法,充分的利用“线”这一造型方法表达出了人物的体态面貌及精神特质。到了明清的时候更注重笔法自身的规范和组合原则,更关注笔法的趣味性。注重笔、法、形、色,强调墨自身的审美价值,减笔画也大量出现等等。由此,线条既是一种艺术语言,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1、抽象性特征
古人将日常观察所得到的事物的形状和特征的印象,加入人类的主观情绪,用抽象的线条表示出在我们所看到的“象形文字”。 中国画的线从产生之初,就是一种相对描象了艺术符号,它们并不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当中,而是人们从生活当中提炼加工出来的一种象征。它在“应物象形”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是表达自身修养的途径。它是具有独立美感的、从繁杂的自然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的线。中国古代先哲们认识自然事物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与天地万物的交和,而认清事物的普遍,达到与天地的融合,而顺应天命所归。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不追求形的绝对相似。通过仔细观察自然以后的基础上明净国主观的提炼加工,用线条这种造型语言表达出来。中国画正是通过倾注了作者情感的,抽象了的线这种造型使得能够相对自由地追求“似与不似时间”的物象特征。
2、程式化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它内部的自律性,传统的文化艺术都是在这样的文化内涵中衍生出来。中国画的线条与书法同源,书法的正楷、草书、隶书在相当程度上融入了绘画。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程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创造,程式化正是为了使艺术语言更加概括,又更加丰富。在画面中,讲究线条和谐地应用与排列,利用系列符号的程式手法将纷繁杂乱,模糊抽象的物象规律化、条理化、具体化。画家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对生活长期的提炼和积淀,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艺术程式。如著名画家黄宾虹在他的作品中,用干湿浓淡、轻重流畅、沉重痛快的书写形式,表达出线条的阴柔与泼辣、飞舞与凝重的美,表现了他的独特绘画风格。著名画家齐白石,他追求画面线条的凝练深沉与博大古朴,并将隶书的稚—趣味,石鼓之圆转浑厚的运笔特点,狂草的映带、豪放、自如,甲骨文和金文的—劲、细辣的线条灵活运用画面,表现出大师风范。
3、装饰性特征
中国画线条的表现有着它独特的装饰美,古代彩陶、岩画、壁画中的线描艺术, 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奇迹,用单纯的点、线组合成的绘画艺术,具有很高的装饰意味。以简练、严谨、流畅、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线条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效果。运用传统的中锋,圆润流畅的铁线,表现了一种“力”的刚柔并济之美。在应用中国画的线条中,表现了力透纸背、力能扛鼎、高山坠石、绵里藏针之工夫。
中国古人选择了用线条这样单纯的艺术语汇来“应物象形”,而达至“气韵生动”。利用线条的干、湿、浓、淡、长、短、粗、细、方、圆、曲、直、虚、实等谱就了一首首绘画里的动人乐章。随着时代的进步,国画家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佳作不断涌现,中国画的线条艺术也因此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凌沧:《历代人物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11月第一版
[2]王伯敏:《黄宾虹话语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第一版
[3]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