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冬梅 张 杰
母乳性黄疸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为避免高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临床上对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标准有所放宽。我们收集了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观察干预与非干预对患儿的影响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全部患儿均系单纯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2)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肝功能正常;(3)除黄疸外,生长发育良好,不伴贫血,无任何临床症状;(4)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5)停喂母乳3~4d后黄疸减轻。
2007年5 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足月儿41例,早产儿9例;顺产33例,剖宫产17例;就诊日龄8~35d,平均 (17.3±5.2) d;出生体重1650~4200g,平均 (2985.6±637.3) g;孕周32~41周,平均 (38.1±2.8) 周;入院时查血清胆红素 215.2~382.5μmol/L,平均(301.8±48.1)μmol/L。血清胆红素与入院日龄分布见表1。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非干预组30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入院日龄及血清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血清胆红素与入院日龄分布(μmol/L,n=50)
干预组20例,一经诊断即给予蓝光照射和(或) 药物治疗(包括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茵栀黄,蒙脱石散等)。非干预组30例,未经任何干预措施,继续母乳喂养。近期观察主要看皮肤黄疸的消退时间、有无核黄疸的发生及对精神及饮食有无影响。远期观察追踪至1岁,测量体格发育包括头围、胸围、身高、体重等,30日龄时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NABA)测试法:>35分为正常,1岁时采用Gesell(中国标准化)测试法测发育商(DG):86分以上为正常。
干预组:治疗3~5d皮肤黄疸均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119.7μmol/L,皮肤黄疸消退时间最短13d,最长25d,平均(18±5)d。非干预组皮肤黄疸消退时间最短22d,最长51d,平均(32±8)d。两组均无核黄疸发生,精神饮食均正常。
两组患儿于30d、1岁时体格发育均值与中国正常小儿体格发育量表对照均属正常,新生儿20项NBNA均>35分,1岁时DG值均在86分以上,1岁时查血胆红素及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母乳性黄疸有报道占新生儿黄疸的82.7%[2]。其病因多认为部分母乳中含有较多葡萄糖醛酸苷酶,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苷酯,使结合胆红素重新变成未结合胆红素,被小肠重新吸收,增加肠—肝循环,从而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上将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与生理性黄疸出现及高峰时间均相似,但早发型在生后第3~4天胆红素峰值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而晚发型黄疸高峰多在生后2~3周。由于黄疸高峰期胆红素过高,有潜在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核黄疸发生的可能。既往的光疗的指征为[3]: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L,LBW(低出生体重儿)>170μmol/L,VLBW(极低出生体重儿) >102μmol/L,ELBW(超低出生体重儿)>85μmol/L即给予光疗。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2001年制定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推荐标准就提到不能用一个固定的临界值作为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为随日龄和出生体重而变化的多条动态曲线,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方案应建立在病史、病程、体检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本文对我科收治的3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非干预结果看,近期观察无一例核黄疸发生,远期影响体格发育、新生儿NBNA评分、DG等测试评分均正常,未发现远期潜在的神经智能发育异常。其原因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4]:(1)胆红素脑病不单与血胆红素浓度有关,而是众多高危因素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高热、低血容量等密切相关,也与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功能状态有关。(2)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一般状况均良好,机体代谢正常,血脑屏障功能状态良好。本文非干预组数例患儿血清胆红素高达350μmol/L以上,均未发现神经系统损害。通过本文观察,在不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对母乳性黄疸是否需要干预,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临床资料论证。
[1] 余建明.整肠生、茵栀黄合用治疗母乳性黄疸[J] .儿科药学,2001,7(2):38.
[2] 金汉珍,黄德民,官希青,等.实用新生儿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7-247.
[3] 薛辛东.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
[4] 闫炜炜,李润芳,雷云凤,等,未经早期干预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远期观察[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