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镜涛
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选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康宝得维,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1例,通过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来获得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报道如下。
选择在鸡西市市医集团恒山区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1例(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男53例,女4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1岁。两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排除糖尿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所有患者无非洛地平过敏、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非稳定性型心绞痛患者及妊娠妇女等禁忌证。全部符合高血压标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义),在未服任何种类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g和(或)舒张压≥90mg。
表1 10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s)
表1 10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检测时间 治疗前治疗后SBP DBP SBP DBP 24h 145.8±12.01 92.06±8.31 127.26±9.57 83.07±6.78白昼 149.76±11.33 94.97±9.19 130.93 4-9.87 85.62±7.31夜间 131.16±12.55 84.66 4-8.27 120.21±1.62 79.32±7.12
101例高血压患者入选后先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物2周,给康宝得维,开始剂量5mg 1次/d每早7:00,服药4周,如果未达到治疗目标血压(130/80mmHg),则增至10mg 1次/d 4周。检测血压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动态变化。检测血压动态变化包括24h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白天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并计算治疗前后血压下降的谷/峰比值(T/P)。数据以±s表示,各变量间差异用t检验。治疗前后进行一次血尿常规、血脂、血糖、ALT、AST等检查。
101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见表1。治疗后和夜间平均血压均显着降低(P<0.01),且降低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显着低于白天(P<0.01)。谷峰比值计算方法:P值以服药后2~6h内每小时平均降压效应的最大值,t值以下一次服药2h血压下降值。计算谷/峰比值。治疗后SBP、DBP的P/T值分别为70%和72%(符合美国FDA对每天服药一次的抗高血压药T/P值>50%的要求)。
患者无外周水肿、乏力、热感、心悸、恶心、消化不良、便秘、眩晕、感觉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喷嚏、皮疹、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也很多,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控制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昼夜模式(其表现为血压值白天达高峰,午夜后降至最低点,晨起血压上升速率大,呈双峰一谷),靶器官损害首先血压水平有关[1],其次若夜间血压降低过快或消失也加重靶器官损害,血压上下波动性过大也加重靶器官损害。目前为了控制全天的异常血压变化多主张选用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康宝得维,通用名非洛地平缓释片,化学名称为4-(2,3-二氯苯基)-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基乙基甲基酯,是一种血管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特点是小剂量就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具有轻微的排钠利尿作用,不引起体液潴留,是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2]。非洛地平只需1次/d就能达到24h平稳降压的作用。是高效而不良反应少的新型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相对于其他降压药还具以下优势:在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具有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黏度及脑血流量等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干扰降压作用;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等作用[3,4],所以可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时还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具有半衰期长,能够保持较长和较高的血药浓度等优点,有利于减少血压变异对靶器官的损伤。且小剂量在治疗过程中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是一种不良反应少并且安全性高的药物,是临床应用一线药物的首选。
[1] Hansson L.Succes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qstatus report[J] .J Hypertens,1997,l5(Suppl 2):11.
[2] Menard J.Critical assessment of Combina tiontherapy development[J] .Blood Press,1993, 2(Suppl 1):5.
[3] 方春娥,李陕正,张钊,等.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56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111.
[4] 黄海宾,李保伟.圣通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J]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