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琦
广东河源市中医院内科(517000)
肝源性溃疡是指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基础上发生的消化性溃疡,肝源性溃疡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肝源性溃疡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河源市中医院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胃溃疡的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20~59岁,平均(48.8±9.3)岁。肝功能Child A级50例,B级38例,C级12例;肝炎后肝硬化55例,乙醇性肝硬化3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肝源性溃疡(A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0~56岁,平均(48.5±8.7)岁;非肝源性溃疡(B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50.9±11.3)岁。两组Child分级、疾病程度、病程均具有可比性(P>0.05)。
A组:奥美拉唑(洛赛克无锡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口服,2次/d;克霉素(诺帮,江苏恒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0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1000mg,口服,2次/d。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仅口服奥美拉唑,剂量、方法同A组。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愈合:复查胃镜溃疡灶愈合;有效:复查胃镜溃疡灶缩小>1/2;无效:溃疡灶缩小<1/2或无变化。愈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0级,无痛感;1级,轻度疼痛但可忍受;2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3级,疼痛剧烈,需用镇痛药物或采取被迫体位。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一个级别以上为缓解。
两组疗效、Child分级与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
应用SPSS 12.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A组58.3% (χ2=4.51,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Child A级 4、8周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Child B级和Child C级(4周:χ2=4.12,P<0.05,χ2=6.78,P<0.01;8周:χ2=4.36,P<0.05,χ2=6.81,P<0.01),见表2。
表2 肝功能Child分级与溃疡愈合率关系[n,%]
疗程结束后A组症状缓解率86.0%,低于B组94.0%(χ2=4.01,P<0.05),见表3。
表3 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缓解率 [n,%]
A组组治疗后有恶心5例,口干2例,腹胀2例,均未停药自行缓解,治疗后复查肝功能16例有轻度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升高;B组治疗后有恶心2例,口干1例,腹胀1例,均未停药自行缓解,治疗后复查肝功能无异常。
肝源性溃疡疗效发病率占肝硬化患者18.6%[5]。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门脉瘀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加,使组织充血水肿,血流变慢,组织缺血缺氧[6],代谢产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影响黏液分泌及碳酸氢盐的生成,使黏膜发生变性、坏死;②肝脏对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加,释放大量一氧化氮导致胃黏膜损伤、糜烂和溃疡;③内毒素血症: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肠道细菌产生的毒素不能经肝脏灭活,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
因此,必须在综合处理肝硬化的基础上来治疗肝源性溃疡。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破坏,减少十二指肠黏膜血管受胃酸腐蚀的概率,改善和促进溃疡愈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能有效杀灭胃和十二指肠内的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肝源性溃疡,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7-10]。本文收集活动性胃溃疡的患者100例,分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Child分级与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结果表明,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A组58.3%;Child A级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Child B级和Child C级;疗程结束后A组症状缓解率86.0%,低于B组94.0%。提示,奥美拉唑治疗肝源性溃疡疗效满意,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仍应列为首选,但使用奥美拉唑应注意与胃黏膜保护剂、、降门脉压药、护肝药合用效果更好。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12):421-431.
[2] 刘建生,费正权,傅极,等.肝源性溃疡临床特点与治疗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28-30.
[3] 伍任毅,王文欢,张熙纯.肝源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1,7(1):13-14.
[4] 陈海燕.奥美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2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2004,14(2) 69-70.
[5] 杨万春.奥美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的观察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78-79.
[6] 张莉,赵逵.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J].临床荟萃,2008,23(16):1180-1181.
[7] 官纯寿,罗树星.56例肝源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5): 332-333.
[8] 郭长海,是明启.奥美拉唑合并小剂量普茶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07,2(5):264.
[9] 王桂周,陆启峰,李春阳,等.52例肝源性溃疡的临床治疗[J].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05-506.
[10] 时兢.奥美拉唑治疗肝源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