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蓝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5)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调查分析
刘云蓝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5)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9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发生率为11.9%,其与精神病症状、疗效、自知力等因素有关。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常见,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藏药行为的发生。
精神病/治疗;藏药行为/护理
在精神病医院,有些精神病患者由于病情久治不愈或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难以出院,需长期住院治疗。这些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以保证疗效,防止复发或恶化,但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藏药、吐药行为以逃避治疗,这在精神科护理中是一个难题。研究长期住院患者藏药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护理人员应采取那些应对措施以防止患者藏药、吐药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长期住院患者中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住院时间6个月以上,由于疾病、家庭或社会等原因尚不能出院的精神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查阅护理记录、护士交班报告和向值班护士了解近3个月以来发生的藏药、吐药行为,并对患者藏药、吐药原因进行记录。对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诊断、使用药物及剂量、目前的精神症状进行统计,同时由临床医师对患者目前的疗效按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恶化5级标准进行评定。对自知力按有自治力、部分自知力和无自知力3个等级进行评定。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分3种情况进行调查:1)为治病而服药(包括认为有躯体疾病、为了睡眠等)。2)护士让服就服,被动服从。3)由于护士的要求不得不服。
1.3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χ2检验。
2.1 一般资料 符合入组标准者共109例患者,均为男性。近3个月来有藏药、吐药行为者13例,占11.9%,为研究组,余9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病程、本次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比较((±s)
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对照组139636.85±8.7738.99±11.6615.00±8.4315.87±10.9361.00±38.450.77±43.89
2.2 精神症状 研究组13例有被害妄想或关系妄想者6例,言语性幻听者2例,对照组96例有被害妄想或关系妄想者9例,言语性幻听者16例,两组被害妄想或关系妄想比较,P<0.005,差异非常显著,语性幻听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2.3 诊断、治疗与疗效 研究组13例均为精神分裂症,对照组96例中有86例精神分裂症,其余10例为情感障碍、嗜酒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将其4种疾病经 χ2检验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服用氯氮平者6例,服用其他药物者7例,对照组分别为47例和49例,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经临床疗效评定,研究组痊愈1例,显著好转2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38例、42例及0例。为便于比较,将痊愈和显著好转合并,将好转和无效合并,P<0.05,差异有显著性。
2.4 自知力 研究组有自知力者1例,部分自知力者1例,无自知力者11例,对照组分别为22例、22例及52例。将有自知力及部分自知力者合并后进行χ2检验,则P<0.05,差异有显著性。
2.5 服药依从性 研究组认为服药是为了治病者2例,8例被动服从,让服就服,3例属于护士的要求,不得不服,对照组分别为50例、36例、10例。两组比较χ2=6.175,P<0.05,差异显著。13例藏药、吐药者,在藏药、吐药时将对其服药构成妄想者5例次,认为服药有损健康者6例次,认为没有病无需服药者11例。
住院患者的服药质量问题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而藏药、吐药行为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由此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有学者报道在4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原因分析中发现,自知力缺乏、严重药物无副反应及自杀企图是藏药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长期住院患者的自身特点,如这些患者大多已经过急性期的治疗,病情多已稳定,药物剂量不大,且由于长期服药对某些药物副作用已能耐受。从临床护理发现,这些患者很少有严重副作用发生,但从所统计的药物剂量看,研究组药物剂量偏大,而剂量大副作用便会相应增加,故不能排除副作用的影响,但本次未作此项调查,在精神症状调查时也未发现有自杀企图者。
通过调查发现,在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中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者、疗效不佳者、自知力缺乏者、服药剂量较大者容易出现藏药、吐药行为。所以,这些患者服药依从性低,而服药依从性又会影响治疗效果,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我们应重视精神患者的藏药、吐药现象、严把服药质量关,同时细心了解病情,寻找藏药、吐药者的心态动机,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
Hiding medcine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in long-term psychiatric inpatients
LIUYun-lan
(Linyi Municipal Mental Health Center,Linyi276005)
ObjectiveTo explore hiding medcine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in long-term mental patients staying hospital.Methods109case of metal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due to hiding medicine behavior.ResultsThe rate of hiding medcine behavior in long-term mental patients was 11.9%,its incidence were related to such factors as mental symptoms,efficacy and insight.ConclusionThe rate of hiding medcine behavior in long-term mental patients was common,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rate of hiding medcine.
psychiatric inpatient;hiding medcine behavior;nursing
R365;R63
A
1008-4118(2010)01-0066-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0.01.46
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