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正 李世辉
江夏,湖北省武汉市的南大门,也是一个以农村地区为主的新兴城区,现有各类中小学校118所,教师6221人,学生8万2千人。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里,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立足区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做到管理上求精、模式上求新、业绩上求真,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开创了“领导重视继续教育,教师欢迎继续教育,课改激活继续教育,继教服务基础教育”的崭新局面,五年间共培训教师2万8千余人次,提高了江夏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江夏区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形成了江夏教师培训工作的鲜明特色。
一、争取领导支持,建立责任机制
江夏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继教工作置于推进教育发展、乃至江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做到了“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培训经费到位、培训师资到位、培训时间到位。区政府将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区教育局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校长为“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四个机制”,即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分工机制,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运行机制,继续教育纳入年度教育目标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序推进。
二、实施“四个创新”,提升培训质量
1.创新培训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江夏区五年间先后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起占地15亩、建筑面积7100㎡、可同时容纳600名教师培训的江夏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拥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八个专业教室,建立100M江夏教师教育网,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培训环境,开展送培下乡,在农村偏远地区设点就近培训,免费提供茶水、食宿,为广大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创新培训内容,开展多维培训。江夏区教师培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多维培训,实现全员培训目标。五年来,江夏区教师新课程持证上岗率、全员培训合格率,校级干部持证上岗率均为100%。教师学历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达到20%以上。我们还结合江夏实际,采取“短、平、快”的模式,先后开办了多学科专项培训,以及跨学段新任教师、心理健康、财务人员、水电工、生活管理员等特色培训,深受学校欢迎,培训人数达4千余人次,不仅解决了各类师资需求,还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创新培训管理,落实“三考三评”。我们不断创新培训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三考三评”制度。“三考”就是对参训学员进行考勤、考试和考核;“三评”就是评教师的教,学员的学,班级的管。“三考三评”制度强化了培训过程的监管,提高了培训质量,已成为江夏区独具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
4.创新培训模式,区校相得益彰。我们创新培训模式,将区级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培训—实践—研修—反思,如此循环往复,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我们切实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他们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二是注重服务意识。组织市区级名师深入偏远农村学校“送教下乡”、指导课改。三是注重培训研究。做到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三、严格学分登记,规范学分管理
我们将学分管理作为促进教师培训、发展的有效手段,坚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管理。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学分登记领导小组,并将之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二是强化标准。我们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学分登记指南》,并宣传到校到人。三是强化功能。发挥学分管理杠杆作用,将学分管理作为教师评先、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促进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几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培训管理上不断创新,在培训模式上不断开拓,在基地建设上不断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江夏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办学单位、武汉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干部培训先进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区教育局评为立功单位。
江夏教师继续教育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指导。回首过去,成绩令人欣慰;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大的热情,再鼓干劲,谱写江夏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篇章,为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