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章
摘 要:本文主要就数学教学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看法,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数学教师既需要在自身方面发展、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还需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方可在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
关键词:数学教学 风格 兴趣 思维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单纯这一点是不足够的。如何把一门课教好,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这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技术。
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尤其是近几年的教学),笔者总结出自己的教学观点,认为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自身和学生两方面下工夫。就教师自身而言,需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课堂上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教师既需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学生的潜力。唯有两方面相结合,方可顺利而成功地引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二、教师对于自身的提高
1.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教师风格的形成既有助于在课堂上将所授知识淋漓尽致地呈现,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
以个人为例,根据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个性特点,以及教学风格的外在表现,我把个人教学风格归属于“理智型”。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这种风格已趋于稳定。就教学形态而言,“理智型”风格体现“理”中带“智”。这里的“理”是指数学逻辑严密,想象丰富,联想开阔,教学系统内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间协调统一、系统性强,这里的“智”是指随机应变,弃旧求新,化静为动,变直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就课堂教学结构而言,“理智型”风格常表现为课的开头有一个发人深思的切入点,课的中间部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方式变化有致,教学环节与阶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课的结尾合乎逻辑。就教学方法而言,“理智型”风格对各种教学法都具有“兼容性”。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就是“读、议、讲、练、问、答”教学法。经验证明这种教法特别适合于中师数学教学,适合于教师当“明智的辅导员”。教学风格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即使是已经成型的风格,也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精益求精。
2.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试题之教学方法
要想学好数学,多多做练习是必须的。让学生多做练习,并且不断进行正误对照,并且要学生说出每一步的运算依据,就一定能在数学学习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应抽出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
(2)概念之教学方法
在概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抓不住关键、重点。正因为如此,在上课前,需要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新知识。课上组织前后四位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四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3)公理、定理之教学方法
在对于公理、定理的教学中,要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识的机会。步骤可以设计为:①复习提问;②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创设启发的情景。
(4)应用题之教学方法
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与老师一起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交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1.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说过:“数学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能保持和发展。”这说明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大脑的各个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老师的能力大小不只体现在“讲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代数学》这一课中为了得出“在一定时刻同一地方物体的实际高度与它的影长成一定的比例”这一结论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到太阳下动手测量与计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对比结果,思考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在观察中使学生既了解了周围生活,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在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等得到了发展,也使教材“活”起来,更使课堂也“动”了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解答开放型习题,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且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越俎代庖。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勤于发问。(2)引导学生辩证思维,增强思维的批判性。质疑权威、批判权威,鼓励学生大胆敢言,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3)提倡别出心裁,鼓励思维的独特性。提倡学习方面的创新,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鼓励探索研究,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加以适当应用。例如在讲正负数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收入盈亏、温度升降等问题来体现数学的生活性。
四、结语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更需要认真地思考,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活跃跳动的音符。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发展方面做出一番功夫。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井沟镇田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