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元
(浙江省龙泉市红十字医院·龙泉市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龙泉 323700)
目前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外科手术感染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如何既预防感染又避免滥用,值得关注。笔者通过对骨科手术感染率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时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希望为探索抗菌药物合理的应用方法提供参考。
选择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骨科住院择期手术患者920例,年龄14~86岁,其中Ⅰ类手术840例,Ⅱ类手术71例,Ⅲ类手术9例。排除合并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类风湿等系统性疾病及长期应用激素、术前住院时间大于5 d、伤口未拆线即出院、体内存在感染灶等病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相近,具有可比性(P >0.05)。
观察组手术前30 min~1 h(麻醉诱导期)用头孢曲松2.0 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快速静脉滴注(15~30 min内用完),手术时间超过4 h者追加1个剂量,术后12 h内同等剂量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回病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连用7 d。头孢曲松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改用克林霉素。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切口感染部位包括浅表手术切口感染(浅表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深部软组织的感染)和器官感染(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切口愈合分为甲级愈合(愈合优良)、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和丙级愈合(切口化脓)。统计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采取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采用成组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由于骨科手术常需使用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内固定器材,一旦出现感染,会严重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和康复。因而骨科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对于减少或防治感染、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即便是Ⅰ类切口的手术,也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
关于用药时间的选择,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担心术后感染而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同时传统观念又误导患者手术后一定要应用抗菌药物,否则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会提出质疑[2]。谢扬等[3]的调查显示,骨科无菌手术普遍存在着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现象。实际上,手术感染危险期一般不超过24 h,关键时间是手术切口切开至缝合关闭的这段时间内,创口暴露于空气中和与体表相通的空腔脏器可能带入细菌。因此,应在手术野或切口受到污染前或污染后的短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要求在细菌侵入时,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已达有效浓度,故认为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完全能覆盖感染危险期[4]。同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能达到伤口抗菌药物的高浓度聚集,因为手术部位在创伤后即出现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游走、渗出,体液明显渗出,抗菌药物局部聚集,因此近年来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一般在麻醉诱导开始用1个剂量的抗菌药物,对于手术时间在4 h以上者,术中追加1个剂量,足够的抗菌药物浓度足以抑制和杀灭侵入血液和组织中的细菌,同时也抑制了细菌繁殖[4]。此外,要考虑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骨科感染76%~91%[5]的致病菌是革兰阳性球菌[6],选用的抗菌药物应符合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渗透力高、在组织内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等特点,且毒副作用要小。
本研究中,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除用来治疗已经确定的感染外,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无价值[6]。短程采用头孢曲松预防术后感染是安全有效的,符合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要求,且预防性应用也是较恰当的。应该注意的是,除抗菌药物运用时机外,其他因素也与骨科手术感染密切相关,包括手术类型,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长短及术式选择,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和有无感染疾病等。手术时应加强无菌观念,尽量减少手术创伤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分离,彻底止血,避免存留异物、残留死腔,在无菌手术中尽量不同时进行污染手术,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手术感染。
[1]李 静,李玉军.抗生素在骨科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6):23-25.
[2]苗娅莉,王建六,魏丽惠.妇产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3):235
[3]谢 扬,杨扬震,黄永豪,等.骨科无菌手术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的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99-800.
[4]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6.
[5]蔡勇平.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5.
[6]许玉珍.抗生素在骨科围手术期用药与手术后常规用药对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5):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