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焦虑情绪在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成因与策略

2010-05-29 07:17陈仪辉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调节

陈仪辉

【摘要】英语是决定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学科,加上人际交往和社会体验的不断扩展、家庭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学生的认知情绪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度焦虑心理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为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把学生的焦虑情绪调整到适宜水平,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习 调节 过度焦虑情绪

英语作为“主科”,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惊人的。但由于学生对其具有复杂且微妙的这一特征不够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学习效率,无效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使得许多高中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而产生厌学等负面情绪。焦虑情绪就是负面情绪其一,又称心理异常,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使之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本文将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过度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语学习中过度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偏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外在因素,忽视了学生情绪在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即我们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因——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不够。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满足英语学习的需要是阻碍英语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课堂气氛。如果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师生之间无形中形成了缺乏信任的情况。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学生就会有逃避学习的心理,有些学生产生过度焦虑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学生本身的性格因素。内向的学生由于害羞、胆小,害怕表述观点、缺乏参与能力,通常无法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更容易产生过度焦虑情绪。

再次是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包括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和来自父母及亲人之间的情感压力。长期处在紧张压力状态下,学生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最后是来自于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学习英语的学生常常面临不熟悉的语言环境,对于一些英语词汇和语法的使用难以把握,把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现象视为一种威胁,从而引起心理不适产生过度焦虑情绪。

二、分析完产生过度焦虑情绪的原因,接下来就该是“因病施方”

首先,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中学习。课上教师可通过辩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学会信任和欣赏学生,包括对学生个性的鼓励,少批评,多赞扬。在这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得到完全放松,消除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敢于同他人大胆的交流,促进语言学习。

其次,因材施教,关注内向学生的情感走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调控学习者的焦虑情绪,达到“教”“学”双赢。对于羞涩、自卑、内向型的学生,教师要少否定性评价,甚至纠正错误也要用温和、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和爱护,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将过度焦虑情绪化为无穷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提倡适度竞争,为学生营造一种相对温和的学习环境。学生之间的竞争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好胜心强的学生,他们潜意识中会不断地将自己和他人作比较,如果出现劣势,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倡导适度竞争,发挥竞争的鼓励性和促进性,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冲淡其过强的竞争意识;或传播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转移他们的情绪,通过赏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习。

第四,帮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确定符合本人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当学生长期在学习中屡战屡败时,教师不要盲目的鼓励他们屡败屡战,而是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客观分析现实,审视目标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调整目标,即放弃原来的不合理的目标,调整甚至谋求新的理性的目标,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这种目标的重审和调整,不是畏惧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最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多渗透与此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理解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从而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并能通过文化上的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所应具备的文化意识目标(七级)的要求。

过度焦虑情绪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破坏性。所以,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和看待过度焦虑情绪的成因及解决策略,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丰富并端正学生的情绪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达到学习目标的勇气和毅力,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范琳,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外语教学,2002,(2):83-88

【3】李美英,如何消除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http://www.xzedu.net.cn 录入日期:2007-12-19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调节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调节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