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丹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骨科,浙江台州,318000)
在护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在人力效益和满意服务之间达到较好协调和双赢,是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难题。作者采用书面调查法对护理人员的结构进行调查,采用观察员测量和操作护士自我观察记录法,对护理工时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本医院的护理人员。
研究方法:采用书面调查法对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进行调查。对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相关护理时间进行测定,测定采用观察员测量和操作护士自我观察记录法,将操作时间记录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直接护理时间:是指护士直接为患者提供护理所需要的时间。每项直接护理选择不同操作对象、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每项直接护理项目测满30次,计算出每项直接护理项目所需的平均时间。直接护理项目测量:分别由不同职称的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操作完成,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操作者测量30次,用秒表测量每一操作所需的时间,然后取其平均值。
间接护理时间:是指护士间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从事不涉及具体患者及病情的护理项目,或为直接护理做准备的护理项目所需要的时间。间接护理项目测量,从周一至周日连续测量1周,然后取其平均值。
医院编制床位数420张。现在编员工 45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0人,占在编员工的80%,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151人,护理 144人,加上合同制护士60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达204人,医护比为 1:1.35,床护比 1:0.49。护理、医护比低于部颁医生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的标准,床护比低于部颁1:0.6的标准[1]。
护理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分析:全院护理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硕士1人(0.49%),本科10人(4.9%),大专133人(65.20%),中专及以下学历者60人(29.41%)。这一方面与国家对护理的学历教育相对滞后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医院的发展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2]。
护理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分析:护理人员高级职称人数32人,中级 143人,初级 29人,高、中、初级之比为1:4.47:0.91,中初级人员相对过多。其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学历层次比较低,晋升比较困难,而《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试行条例》中关于此类人员的晋升则无明确规定,从而影响护理队伍中大多中专学历的人员晋升[3]。
全院直接护理项目所需平均工时见表1,全院间接护理项目所需平均工时见表2。由上述直接护理工时与间接护理工时测定结果,可以计算得出每患者每24h平均直接护理时间为105.6 min,每患者每24 h平均间接护理时间为35.4 min。据卫生部人力编制常用计算公式:护士人数=(每日护理总时数/每名护士每日工作时数)×休息系数×机动系数,休息系数为1.5[4]。机动系数:参照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规定的机动值,机动系数为1.2[4]。每名护士每天工作时间按8 h计算,可以得出实际需要护理人员324名,床护比达到1:0.77。
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编制标准,不同床位数综合医院床护比为:300~500张床位为1∶(0.52~0.54),医护比1∶2,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50%。现本医院目前护理人力的现状为:医护比为1∶1.35,床护比1∶0.49。护理、医护比低于部颁医生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的标准,床护比低于部颁1∶(0.52~0.54)的标准,更低于基于工时测定的1∶0.77的比例。护理人力缺编严重,总量不足。
表1 全院直接护理项目所需平均工时(min)
目前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的广泛开展与应用,病床周转率的不断上升,致使护理工作的内涵在延伸、功能在扩大、范围在拓展、工作量在增大,加上护士还承担着大量非护理工作,如请领物品、器械的检修、电子处方的微机录入,特别是实行医保、一日清单制度以后,收费项目中的一些政策解答、查帐、催款、报费等都占用了护士大量时间,这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同时导致护理工时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护理人力的不足[5]。
表2 全院间接护理项目所需平均工时(min)
以往的护理人力配置大多为一种经验式管理,往往导致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6]。而基于护理工时测定,对护理人员的工时进行测定,可以对护理人力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7-8],从而达到护理人力与科室床位、住院人次、病床使用率等指标科学配比,真正实现护理人力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医院的协调、持续发展。
[1]丁涵章.现代医院管理全书[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9:32.
[2]高红霞,方鹏骞,魏 晟.我国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合理配置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95.
[3]郭燕红.抓住机遇,求真务实,促进护理工作全面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7.
[4]林菊英.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03.
[5]陈 虹,吴 虞,梁 兵,等.医院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1):696.
[6]吴小桂,邹潇湘,方二四.基层医院病房护理工时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 综合版,2009,(6):35.
[7]刘华平,巩玉秀,么 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
[8]张雅丽,蔡 珏.中医医院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时间分配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7,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