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曹岳蓉,吴普和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江阴,214400)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和护士职能范围的拓展,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威胁患者安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1]。2009年,本院运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流程为核心,质量为前提,减少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制订并实施了护理工作流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部组建由5人参加的护理工作流程设计小组,负责制订流程。病房护理工作流程是以流程为导向进行护理管理,以活动为导向进行流程管理,以减少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规范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根据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及日常护理活动顺序和职责,绘制出病房护理工作流程,分为一般新入院患者转诊接诊流程、危重患者入院接诊流程、病区交接班流程、围手术期护理流程、急救药品器械管理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电子医嘱执行流程、住院患者出院流程、住院患者陪检流程等21个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科内质控护士、护士分次分批进行集中学习,讲解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全体护士从思想上接受并尽快适应这种工作方法及管理模式。护理部将各种流程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人手1份,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护士长每天晨会后都要提问,以便了解护士的掌握情况。护理部检查1次/月,科护士长检查1次/周,护士长随时检查,以便了解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每月给医生和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召开流程质量分析会,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不断地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的对象是人,任何不规范护理的行为都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2]。病房护理工作流程的实施使护理工作从起点到终点让大家一目了然,步骤规范,护士严格遵循流程内容,克服了传统模式带来的工作的随意性[3]。
引入再造护理流程正是以人为本,以患者需要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结果标准为终点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流程。护士按护理流程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患者得到了快速、便捷的服务,护理工作也从简单的完成任务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方面、全方位、全程的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护理工作流程使护士有预见性、有计划,护理工作更主动、更超前、更有条理,医护配合密切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避免工作中的遗漏和疏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缺陷。使转科护士、新护士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各项工作细节,缩短磨合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质控流程对各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的监督,可及时发现流程存在的问题,为流程再造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实施护理流程服务克服了随意性,强化了法规意识,从尊重患者、关怀患者出发,对护理服务的每一环节都注入人文关怀,将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流程再造结合起来,使各项护理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将质量管理从环节上理顺,用流程管理替代结果管理。明确职责,规范了行为,使管理条理化、规范化。有助于建立新的护理文化,改变了长期以来护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主动寻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升了护士的自我品质,激励了护士的创新思维[4]。
本院病房自2009年创建护理工作流程后,使得病房纷繁的护理工作真正做到护士在岗工作有章可循,护士长管理有据可查,彻底改变了病房杂乱的工作现状。该研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流程”,向患者提供符合基层医院护理服务特点、标准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使医院、患者都受益。通过创建工作流程,规范基层医院医疗护理行为,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了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新型的管理模式,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5]。护理工作流程管理是一个有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目标的管理模式,它将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护理服务,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设计和实施流程,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6]。
[1]孙芳梅.流程管理在ICU的实施[J].护理研究,2008,22(8):2241.
[2]袁风套,徐芳萍,郑映红.试述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3):338.
[3]刘 芳,张欣红,李 峥.制定工作流程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4,4(3):20.
[4]杜心平.病区护理流程再造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天津护理,2008,16(2):118.
[5]高玉龙,夏思泉,周建伟.浅论医院流程管理[J].医药世界,2007,2:8.
[6]张 泓,李善玲,赵冬梅.护理流程管理尝试[J].护理学杂志,2006,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