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手术后使用镇痛泵最佳时机探讨

2010-05-29 07:23:16平,金梅,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副作用自控芬太尼

施 平,金 梅,葛 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江苏南通,226001)

患者术后使用的自控静脉镇痛(PCIA)具有使用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满意的优点,但随即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术后回病房即关闭镇痛泵4~5 h,然后再启动镇痛泵至48 h,发生的副作用较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10月臂丛麻醉术后使用PCIA的患者 80例,其中男40例,女 40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岁;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上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20例,肌腱修补20例 ,断指再植20例。

PCIA配方:药品为芬太尼、吗啡、布比卡因等,必要时PCIA中应用了氯胺酮。

程序设置:背景剂量为2 mL/h,单次追加量为0.5 mL/h,锁定时间为20 min,维持镇痛时间为48 h。

1.2 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年龄、文化等无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回病房即关闭镇痛泵4~5 h,然后再启动镇痛泵至48 h。对照组即手术即将结束前启动PCIA给药设置至术后48 h。比较2组使用镇痛泵副作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探讨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最佳时机。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2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例(%)

副作用及疼痛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中有副作用6例(15.0%),对照组中有副作用 32例(80%)。实验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疼痛2例(5%),对照组有疼痛4例(10%),2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控制术后疼痛,不但可以减轻患者主观感觉的痛苦,更能适宜的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术后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1]。本院手外科患者术后一般常规使用PCIA予以镇痛。但通过临床发现,患者使用PCIA镇痛的同时,副作用发生率也较高,给患者增加了很大的不适与痛苦[2]。自控镇痛(PCA)[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引用增加了外科手术序贯用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护士要加强用药安全性监护,做好PCA的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CA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用药合理性是外科术后应高度重视的临床用药新问题[3-4]。

因麻醉药内吗啡、芬太尼等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布比卡因可逆性阻断感觉神经痛觉、温觉和触觉[5],加上PCIA镇痛剂的释放采用程序控制,使镇痛药物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血浓度,PCIA在持续给药镇痛的同时,也增加患者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发生率。表1显示,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术后6 h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血压下降、排尿困难等,与文献报道相似[2,6-7]。实验组患者手术回病房后即关闭镇痛泵4~5h,然后再启动镇痛泵至48h,术后6 h内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另外,考虑到麻醉药物中吗啡作用持续时间为4~6 h,氟哌啶为2~7 h,布比卡因为4 h[5],关闭PCIA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到镇痛效果,而失去应用PCIA的意义。因此实验组夹闭时间为4~5 h,未超过5 h。临床观察发现,此期间由于术中的麻醉作用没完全消退、感觉神经没有恢复,可以暂不需要PCIA止痛。在此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无差异(P>0.05)。对照组在夹闭镇痛泵后上述副作用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不需其他处理;而实验组在镇痛泵夹闭后,上述副作用有明显减轻,只有2例患者主诉患肢疼痛明显,重启镇痛泵后疼痛有缓解,其余患者未有明显疼痛主诉。手术后即关闭PCIA 4~5 h能有效降低副作用发生率,而镇痛效果不受影响,与文献报道相似[5]。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血压下降、排尿困难等副作用比男性要多,作用机理还待进一步研究。

术后暂时关闭镇痛泵4~5 h还有利于病情观察,手外科术后除处理创伤本身引起的疼痛外,还与患肢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膜的刺激等密切相关[8],术后外固定和加压包扎可以增加疼痛。由于麻醉后,加上应用镇痛泵后,痛觉反应迟钝[9-12],特别是术后6 h内容易掩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疼痛、麻木等,故术后特别是石膏托固定、外支架固定、皮瓣移植、断肢再植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动脉搏动及指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以防止缺血坏死[13]。

[1]龚建芳.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西南军医,2006,8(4):108.

[2]戴红霞.PCA术后镇痛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43.

[3]黄 祥,刘 静,孙天胜,等.外科手术患者序贯用药安全性的讨论[J].中国药师,2006,9(4):335.

[4]黄 剑.外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09,7(6):1483.

[5]奚爱芬,姚克勤,卞晓平,等.下肢手术后早期停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尿潴留和镇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1):2869.

[6]方永珍,丘小青.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54.

[7]李 建,许 铿,林凤颜,等.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对比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99.

[8]张玲玲,卢有琼.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2):22.

[9]应春柳.皮瓣转移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8):9.

[10]文公堂,刘 刚,代文涛.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8):786.

[11]陈 潭,刘景和.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海峡药学,2008,20(6):103.

[12]夏登云.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2):24.

[13]顾 萍.骨科病人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J].中医正骨,2005,17(2):62.

猜你喜欢
副作用自控芬太尼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7:16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28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成功来自于自控
学生天地(2020年8期)2020-08-25 09:11:34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当心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彼格梨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