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沈阳 110044)
肩周炎也称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活动,有人称为“冻结肩”。其常见的病因有肩部的慢性劳损,受寒,骨折或外伤、肩关节固定时间较久及肱二头肌腱炎,冈上肌腱炎或纤维断裂,肩峰下滑囊炎及钙化性肌腱炎等[1]。本病为40~50岁人群的常见病,故又有“五十肩”之称。近年来病程长者日趋多见,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工作和生活自理。为了寻求安全、短程、疗效确切的治疗措施,笔者2005~2009年运用中药内服并配合按摩手法和针灸治疗肩周炎33例,疗效极为显著,现介绍如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观察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7岁,平均54.5岁;病程短于1个月18例,1~6个月者13例,7~12月者9例,平均约6个月;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68岁,平均51岁;病程短于1个月17例,1~6个月者15例,7~12个月者8例,平均约5.5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与病程基本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本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有过劳、外伤或受寒冷的病史;②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③发病多为隐袭性,无全身症状,无局部红肿;④肩部疼痛,以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时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⑤后期疼痛缓解,但关节功能仍受限,日久可伴三角肌萎缩;⑥压痛点常见于肩峰下滑膜囊、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⑦X线检查,早期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点。
1.3.1 治疗组
1.3.1.1 中药内服 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 g,桂枝 12 g,白芍 30 g,炙甘草 10 g,大枣 10 g,羌活 10 g,桑枝 15 g,伸筋草 15 g,薏苡仁 15 g,甘草 6 g,川芎 10 g,元胡 10 g,丹参 15 g,当归 10 g,乌梢蛇 30 g,鸡血藤 15 g。 加减:肝肾不足,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加淫羊藿15 g;气虚者加白术20 g;痛甚者加郁金10 g。1剂/d,10 d为1个疗程。
1.3.1.2 针刺治疗 取穴:①选择痛点,一般在肩关节周围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以痛点为中心,用围刺法,选用2寸毫针4枚,针尖方向与皮肤呈15°夹角斜刺1~1.5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留针30 min,其间行针2次。②肩髃、肩井、肩内陵、阳陵泉、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关元、肾俞,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1.5寸毫针数枚,针刺以上穴位,直刺或斜刺,深度1.0~1.5 cm。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其间行针2次,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1.3.1.3 按摩 按摩患侧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肩前、天宗等穴2次,一手握上臂,另一手用大鱼际部位从患侧外侧中部向上按摩,经肩到背,在用力揉腋窝,两手交换,按揉肩关节、锁骨下方,经胸大肌到腋前,重点按揉肩袖;然后握患者手腕,做牵拉、抖动、摇转活动,另一手用分筋手法推按患者肩部筋络,双手配合,边按边动,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充分活动后,再将患肢被动上举,外展外旋,屈肘搭肩,后伸摸枕,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肩关节周围痛点封闭,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严格要求无菌操作,选3~5个较为明显的压痛点,每点注入复合止痛液(1%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1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3~5 ml。疼痛解除后即行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每周1次,一般1~2次为1个疗程。
1.3.3 康复功能锻炼
嘱所有患者回家开始康复功能锻炼,采用双臂爬墙,弯腰晃肩,体后拉手,肩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双手拉滑车等活动,每天坚持锻炼3~6次,每次每个运动做20~50次。
痊愈:疼痛消失,患肢前屈上举达160°,拇指摸脊达到第10胸椎,外展80°,内收45°。显效:疼痛逐渐减轻,夜间疼痛基本消失,患肢前屈上举达160°,外展80°,内收45°。有效:疼痛减轻,肩部活动有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标准,需继续治疗。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病因为退行性变和慢性劳损。临床上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故又称“五十肩”。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黏连。由于患者病因不同,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各不同,轻者仅有局部疼痛不适,重症者肩关节完全僵硬,生活不能自理。本病的自然转归期,根据文献报道为2年左右[3]。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吸收,减轻患肩疼痛,尽快恢复患肩的功能活动。西药利多卡因可麻醉止痛,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导;类固醇药物曲安奈德有抗感染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具有促进无菌性炎症吸收等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主要由于肝肾亏损、气血虚衰、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劳损或外伤、瘀血阻络为外因。病位早期在关节囊,晚期则波及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病机关键在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正如《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本虚标实之虚实夹杂证”。辨证当分虚实,多见以风寒湿邪为主,兼有淤滞和气血虚衰,病程较长。治疗以补气温阳、调和营卫、祛湿散寒为治则。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兼顾祛风、散寒、化湿、补益气血等。故治疗中有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之品;亦有羌活、桑枝、伸筋草、苡仁、乌梢蛇、鸡血藤等祛风化湿通络之药;元胡、桂枝则取其温脉止痛之效;而黄芪、白芍、炙甘草、大枣等起到补益气血之功。
众所周知,针刺治疗肩周炎比较有效,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针刺以患部取穴为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辅以远部,取曲池、合谷、外关,疏导阳明、少阳经气、清化湿热[4],从而使肩部气血调和,经脉通利,通则不痛。并使挛缩组织充分得到伸展,进一步消除关节粘连,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效。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可缓筋急以利关节,实验证明:针刺阳陵泉、手三里,不仅能升高关节痛阈,而且能明显升高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而具有镇痛作用。肾俞为肾之背俞穴,是肾之精气聚集之处,能平衡阴阳,益精补肾,针灸肾俞穴,对更年期妇女具有明显的调节性激素作用,而这种作用比较持久和稳定[5-7]。在针刺的基础上,再根据肩周炎的发病特点,配合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推拿能有效解除组织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渗出物的吸收[8-9]。轻症肩周炎采用穴位、局部推拿,重症肩周炎除穴位、局部推拿外,还可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使粘连挛缩一次性松解到位,更有助于肩周炎的痊愈。
笔者通过中医疗法的综合运用,治疗肩周炎取得了稳固而持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杜崇,黄丽萍.针刺按摩治疗肩周炎50例[J].陕西中医,2005,26(1):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3]程振伦,周保定.肩周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11):690.
[4]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3-94.
[5]王鸿哲.肩周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24):253.
[6]李正富.贺伟重症肩周炎的无痛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34.
[7]朱自涛.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89-90.
[8]李艳红,李红辉.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4(1):452.
[9]崔松园.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疼痛[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