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先华:精神产品的质量一定要精良

2010-05-24 06:04时香丽编辑
中国三峡 2010年8期
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集团公司

本刊记者/时香丽 编辑/陈 陆

沙先华:安徽人,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摄影/于翔汉

记者:在三峡工程建设初期,为了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为工程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杂志和年鉴,如今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结束,网络媒体业已普及,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请问:作为集团公司分管新闻宣传工作的副总经理,您认为这些媒体还有必要保留吗?

沙先华:三峡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三峡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一个经过全国人大表决上马的工程,由此可见她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因为她的重要性,从她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那天起直到今天,一直被持续、广泛地关注。从国家领导人到老百姓,从国内到国外,从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到现在的运行,一直是社会、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争议之声不绝于耳,屡见报端,这是国内外少有的、罕见的新闻现象。

尽管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转入运行阶段了,但媒体关注的热情不减,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三峡移民离开了故乡,奔向新的家园。摄影/李风

基于三峡工程这样一种特殊性,同时由于对水电开发的认识不一,舆论上还有不同的声音,我认为保留自己的一支新闻队伍,一个舆论阵地,保持和外部媒体的密切联系,对舆论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包括对公众进行一些解疑释惑,使三峡集团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说大一点使水电开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都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记者:那么您对这些媒体的现状满意吗?

沙先华: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三峡集团公司在建设三峡工程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作为至高诉求,就是这个道理。精神产品也一样,也必须确保质量精良。无论是《中国三峡工程报》、《中国三峡》杂志、《中国三峡建设年鉴》,还是集团公司网站,都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新闻中心的员工一定要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生产出质量精良的精神产品。

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伫立在西陵峡口 摄影/张志华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刊物、网站对宣传三峡工程、宣传企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在整体质量上还存在着不足。虽然我们是企业媒体,首先是为企业服务,不能简单地与市场化的社会媒体类比,但在信息量、覆盖面、可读性等方面还是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版面设计、表现形式上完全可以再活一点。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领导重视的问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有员工数量素质的问题等等,下一步要以改制为契机逐步解决。

记者:那么下一步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素质、提升媒体的质量?

沙先华:下一步,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过去三峡集团公司承担的只是三峡工程这个单一项目,现在是流域梯级滚动开发,金沙江下游几个水电项目在同时施工或开展前期,国际水电市场上也有了我们的一席之地,除水电外还有风电开发等其他新能源项目,战线越拉越长,地域也越来越广,事情也越来越多,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重要布置等,都要通过我们的报纸、杂志、网站来传播。另外,弘扬三峡精神,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三峡品牌,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等等,也都离不开媒体的声音,所以,我认为一报两刊办好了,还是大有可为的。

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整合内部力量,进一步完善机制,真正按照媒体的规律来办报办刊。

记者:新闻传播是有自身规律的,但企业创办的媒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沙先华:应该遵循,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媒体的质量。所以下一步,一方面是要加强我们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要搞活运作机制,真正按照媒体的规律来办报办刊。在改制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的模式是可以借鉴的。新闻中心改制后,成为二级公司,承担的仍是三峡集团公司的宣传任务,它和三峡集团公司其他二级公司一样也出产品,只不过出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但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质量都必须是精良的。

关于办好报刊我还有一些具体的想法,一是把《中国三峡工程报》和《金沙江报道》合在一起,《金沙江报道》就不要再单独办了,公司就出一张报。二是顺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适当扩大报纸的容量及读者面,相应地拓宽报纸的视角。总之,报纸的报道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我们三峡集团公司,一定要渗透到工程参建单位,渗透到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开发的方方面面。报道面拓宽了以后,可以由现在的四个版改为八个版。

刊物现在有两个刊号,一个是杂志,一个是年鉴。年鉴一年就一本,可以采用书号的方式出版,把刊号拿来做杂志,一本科技三峡,一本人文三峡,搞成两本杂志。开始时搞双月刊,有把握了再改为单月刊。

杂志应以深度报道为主,用大众语言为关心能源、关注水文化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提供认识清洁能源和享受流域文明成果的路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不流于俗套,有自己的观点、立场,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对于社会中的热点现象,能够提供专业的分析和专业的科学背景知识。

“科技版”记录对人类生活和思想正在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活动和重大技术突破,“人文版”融专家观点与大众态度为一体,继续保持多视角多层次地对水文化及古老流域文明的关注。两本杂志都要以平易而严谨的思维,科学而新颖的理念,为读者提供话题广泛、视野开阔、风格时尚的知识来源,进而为集团公司发展清洁能源、打造一流清洁能源集团,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出贡献。我知道你们现在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并已付出了努力,但还不够。希望你们为自己树立一个标杆,比如《中国国家地理》,这样你们工作起来就更有方向了。

我认为,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省几个钱,不是让大家都到市场上去拉广告。目的是要把我们的报刊、内宣、外宣工作都搞好,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服务。

外国游客前来参观壮丽的三峡大坝泄洪 摄影/孙荣刚

总之,希望能够通过新闻中心的改制,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积极进取、执行力强、作风过硬、反应快捷、业绩突出的团队,生产出品质精良、广受读者欢迎的精神产品。

猜你喜欢
三峡工程三峡集团公司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郑守仁:大洪水可以检验三峡工程的“成色”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