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慧
(浙江工商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杭州 31003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竞争的挑战。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所有决策者的共识。城市作为资源的聚集地,以及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看作是竞争的主体。
近年来,城市和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作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应用领域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它可以发现与城市竞争力关联性最强、贡献度最大的因素,从而为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
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始于美国,尔后国内外学者在评价方法、模型和指标体系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以期为提升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经济高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其含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首先要对其含义展开深入的探讨。目前,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对城市竞争力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基于竞争法则的价值创造能力
不少学者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概念引申到城市竞争力。IMD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用公式“竞争力资产竞争过程”来表示。因此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英国Paul Cheshire认为[2],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边界内能够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就业的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Douglas Webster认为[3],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的能力。郝寿义、倪鹏飞等认为[4],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和潜在的能力。随后,倪鹏飞博士又在其著作[5、6]中进一步完善了该定义,他将城市竞争力表述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认为[7],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相比,在资源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和潜在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
(2)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部分学者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能力。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认为[8],“就城市经济来说,竞争力就体现为市场化占有、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权利的大小”。宁越敏、唐礼智认为[9],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徐康宁认为[10],城市竞争力是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张京祥等认为[11],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资源增值能力,对其所在区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3)获取资源和占有市场能力
还有学者认为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获取资源和占有市场的能力。莫大喜认为[12],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与其他城市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全部实力,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4)综合能力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反映城市综合能力的概念。卢海军等认为[13],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与其它城市相比在国内外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强弱,以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城市竞争力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等,是指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有效利用率,是一种比较优势,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倪鹏飞在其博士论文中这样定义城市竞争力[14]: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价值收益的最终产出角度看,它是指城市参与国内外贸易、投资、服务等竞争的能力,是城市提高增值能力,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从经济收益的要素投入角度看,它是城市的资源争夺能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转化能力。从竞争力作用和方向上看,它包括引进吸收能力、转化提升能力和输出扩张能力。李永强认为[15],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利用其既有资源,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形成的资源集聚力、产品供应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系统合力。城市竞争力间接表现为城市顾客(投资者、旅游者、居民)数量的增多和满意度的上升,直接表现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以上种种城市竞争力的定义,一方面反映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都尚未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竞争力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难以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
就笔者而言,首先城市竞争力应该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的概念,至少应该包括对要素的吸引力、转换力、市场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力。其次,应该认识到城市竞争力有别于城市综合实力。前者是从质量、效率上衡量城市发展的潜力,后者是从规模、总量上衡量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总体综合力量;前者强调与其它城市横向比较和城市之间相互的作用力,是相对的、动态的指标,后者主要着眼于城市自身纵向比较,是静态的指标;前者不仅着眼于城市现实,更强调城市的发展潜力及城市的增长后劲,后者着重于城市现实状态,反映的是当前的发展水平,是绝对量指标。再次,城市竞争力也有别于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不同,一个城市的崛起并不以另一个城市的衰落为代价,即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存在 此消彼涨的关系,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城市竞争力概念不应过分强调城市之间在争夺资源中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由此,笔者以为上述的第四种概念最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的多种定义,带来了其评价模型的“百花齐放”。大多数评价模型都是基于以下三种方式建立的,即:第一种借鉴波特的“钻石体系”和“价值链”理论;第二种是将城市竞争资本和其他要素结合,来进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第三种是借鉴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关注城市竞争环境(或过程)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16]。以下是国内外几个主要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1)Peter Karl Kresl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17]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Peter教授借鉴国家竞争力的定义,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并提出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相结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其显示性框架的函数表示式为:UC=f(MV,RS,SR),UC代表城市竞争力,MV,RS,SR分别代表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商业服务收入。解释性框架的函数表示式为:UC=f(EF,SF)=f[(PE+IN+PL+ES)+(GE+US+PC+IF)],EF、SF分别代表经济因素和战略因素,PE,IN,PL,ES分别代表经济因素下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GE,US,PC,IF分别代表战略因素下的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司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Peter教授在上述两个框架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解释性框架和显示性框架相结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得出了各城市竞争力得分和排序。Peter教授用多变量把抽象的竞争力显示成具体的可比较的竞争力,是对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数据限制,所选择的指标过少,不能反映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全貌。
(2)丹尼斯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丹尼斯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框架[16]:C=F(U,N,T,F),即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是由当地城市环境、国家因素、对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他设计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对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计算和排名。
(3)Douglas 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3]
Douglas Webster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经济结构、区域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方面。经济结构一直作为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焦点,属于这方面的关键性要素有经济成分、生产率、产出和附加值以及国内和国外的投资。区域性禀赋是专属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区性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人力资源是指技能水平、适用性和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的价值有越来越依赖其所在环境趋势。制度环境是指企业文化、管理框架、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
(4)Rejia-Linnamaa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18]
Rejia-Linnamaa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由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质量、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六个因素组成决定。Linnamaa城市竞争力模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政治管理变化的推动下,网络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要素。世界各城市开始注意提升自己城市的竞争力,并且把城市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建立在合作和网络的基础之上。
(1)郝寿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4]
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拓荒者当属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郝寿义教授的研究团队。他们选取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共21个指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天津、北京、上海、大连、广州、厦门、深圳七个城市为样本,对它们从1984年到1995年十二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整理,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数量分析,建立总体的城市竞争力的计量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计算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的得分。后来他们又对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将指标体系分为显示性指标与解释性指标两大类73个指标。
(2)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5、6、14]
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提出的城市竞争力弓弦剑模型是国内影响最大的城市竞争力模型。他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倪鹏飞博士提出了两个城市竞争力解释框架。第一个解释框架是将城市竞争力分解成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两个部分,即:城市竞争力(UC)=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而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又可以分别表示为:硬竞争力 (HC)=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结构竞争力,软竞争力(SC)=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同时将硬竞争力要素比做弓,软竞争力要素比做弦,城市产业比做箭,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竞争力。他把这一框架称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鉴于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多角度特征,他还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第二个解释框架,即城市竞争力飞轮模型。该模型把城市竞争力从里到外分成三个层次:本体竞争力(人才本体和企业本体竞争力)、城市内部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和商务环境机构竞争力)和城市外部环境竞争力(包括城市所在区域、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环境)。
利用城市竞争力的弓弦剑模型和飞轮模型,倪鹏飞博士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形成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3)城市竞争力价值链评价模型[19]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在借鉴波特的产业价值链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价值链模型。该模型将城市竞争力分成城市魅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实力系统五个层面,并构建了由140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4)宁越敏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9]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的宁越敏教授等在批判继承Porter和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自身特征的城市竞争力模型(见图1)。他们认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因素,同时城市竞争力受金融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等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3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该城市竞争力评价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
(5)三维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20]
王桂新,沈建法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由城市的经济发展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和环境发展竞争力组成,简称为城市发展的三维竞争力,并将城市竞争力表示为:
其中,Z为城市综合竞争力,EC,SC,EV及g(xk)(k=1,2,3)分别表示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和环境发展竞争力等三维竞争力,ωk为城市发展三维竞争力的权重系数,采用均方差法赋权,xk为构成或评价城市发展三维竞争力的三组指标。他们利用该模型建立了一个由3个层次、12个子项目、5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6)城市竞争力的结构方程评价模型[15]
西南财经大学李永强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力、资源集聚力、价值创造力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的竞争能力,以及三种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程度和机理,通过209个地级市2002年度数据的拟合,提出分析评价我国地市级城市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的效度、信度进行了分析。
(7)其它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钟卫东等[21]设计了一个由对流动资源的吸引力、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开放程度、人均GDP等4个基础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寇亚辉[22]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受资源聚集力,价值创造与实现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力影响,并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分力和诸多子力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三角模型。徐光平、景建军[23],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以及促进城市所在地区和国家发展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构建了由城市人均GDP等28个指标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目前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数理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当前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郝寿义、倪鹏飞的评价过程中都用到了该法。另外文献[24、25、26]也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对比同一区域不同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城市竞争力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用几个主成分来替代若干杂乱的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原指标,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另外,对原指标变量进行变换后形成了彼此独立的主成分,因而可以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但是主成分分析法也有其无法弥补的缺陷: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前提是各个指标之间要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事实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诸指标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如库兹涅茨环境与发展曲线理论所指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治理指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甚至目前人们普遍重视的如环境污染与绿化率等一些环境建设指标之间也同样未必一定有相关性。其次,主成分的命名是由评价者主观确定,缺乏实际含义,这必定给评价结果的解释带来麻烦。再次,主成分的获得仅仅是根据评价者给定的指标,而无法考察指标的合理性,即没有对所选的指标进行建构效度分析。最后,主成分权重的确立依赖于其方差贡献率,而方差贡献率又受到指标数量的影响。
(2)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广,它也是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一个常用方法。翟仁祥[27]赵静等[28]等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淮海经济区、安徽沿江地区和江苏地区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相比,因子分析法的因子载荷不是唯一的,这有利于明确各公因子的实际含义。另外,因子分析法还可以考察每一个因子数据的内部结构,并通过适用性检验来检测变量组的设定是否合理。但是因子分析法无法进行因子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而且当构成因子的指标之间不相关或相关度很低的情况下,该法将失效。
(3)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析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排序法,它也经常用于评价城市竞争力。如高雅、徐丽杰[29]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层次分析法的一个最大的缺点是权重判断的主观性。虽然学者们提出了诸如将AHP判断矩阵中以精确数表示的元素用区间数来替代等改进方法,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主观判断权重的问题。
(4)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城市竞争力是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能力。因此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也必然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析分析法一样,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也存在着主观判断权重的缺陷。
(5)结构方程分析法
结构方程分析法[15]是李永强提出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新一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结构方程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即:①可同时考虑和处理多个因变量;②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③与因子分析方法相似,结构方程分析法容许潜变量由多个观测指标构成,并可以同时估计各指标的信度和效度。④结构方程分析法可采用比传统方法更有弹性的测量模式,如某个指标在结构方程内可以属于两个潜变量;⑤研究者可设计出潜变量间的关系,并估计整个模式与数据的拟合程度。
射流区的特点是风速比较大,射流区粉尘得到较好的稀释,粉尘浓度低于其他区域;回流区风速较小,粉尘不能被充分稀释,并且端头粉尘又在射流作用下向回流区运动,导致该区粉尘浓度较高;涡流区风速小,粉尘常积聚于此区域,导致粉尘浓度偏高。考虑综掘工作面风速分布不均匀,且不能有针对性地改变出风口参数速度及方向角度,进而改善3个区粉尘分布。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下面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
(1)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缺乏全面和一致的认识。
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定义城市竞争力,并从自身对城市竞争力理解的基础出发,重点关注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有明显个人偏好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2)缺乏一个成熟并广为接受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如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了诸多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其中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竞争机制,影响因素等理论基础入手,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相应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国内研究主要在借鉴国外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之上,这样的研究模式必然导致后续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国外学者注重城市竞争力的软指标、软环境以及制度和人的因素,国内指标体系则是基于城市竞争力的硬件和硬指标。国外看重城市潜在能力的转化,而国内研究则注重对城市现实和客观经济实力的考察。
另外,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目前国内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指标大都太多太广,这样会削弱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其次国内的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指标几乎都是从统计年鉴中直接引用,很少有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专门性、专业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和技术资料,这样的引用必定造成评价的误差。
(3)城市竞争力评价数理方法过于单一。
虽然评价的数理方法多样,但是大多数学者仅仅运用某种方法进行评价,这样会使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实际评价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各种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求准确测量城市竞争力。
由于资料等的限制,目前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还非常初步和粗略,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①城市竞争力决定和影响因素研究:科学界定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分别从综合经济实力,开放程度,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探寻影响和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诸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机制。
②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和测量研究:建立统一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从城市竞争力是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基本概念出发,构建能够综合反映城市竞争力的方方面面的统一评价模型。围绕统一的评价模型建立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须重点突出竞争的体念,便于城市间的纵横比较,还应反映城市的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力。
③城市竞争力评价数理方法的研究: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应该综合运用现有的评价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探索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新方法。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Paul Cheshire,Gianni Carbonaro,Dennis Hayl.Problems of Urban Decline and Growth in EEC Countries:or Measuring Degrees of Elephantness[J].Urban Studies,1998,23,(2).
[3]Douglas Webster,Larissa Muller.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The Road for-ward[J].Paper Prepared for Urban Group,INFUD,TheWorld Bank,2000.
[4]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J].经济科学,1998(3).
[5]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盈[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8]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国内若干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9]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
[10]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1]张京祥,朱喜贵,刘增荣.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2,(8).
[12]莫大喜.城市综合竞争力—— 深圳与京津沪穗之比较[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5).
[13]卢海军,乔雪.城市竞争力及其提高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5,(11).
[1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5]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6]陈梦筱.城市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回顾与展望[J].华东经济管理,2006,(4).
[17]Peter Karl Kresl,Balwant Singh.Competitiveness and the Urban Economy:Twenty-four Large US Metropolitan Areas[J].Urban Studies,1999,(36).
[18]Markku Sotarauta,Reija Linnamaa.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olicy Networks:Some Reflections from Tampere and Oulu[C].Paper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on Cities at the Millennium,1998.
[19]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0]王桂新,沈建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1]钟卫东,张伟.城市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2]寇亚辉.论城市竞争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3]徐光平,景建军.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
[24]孔雪松,常旭.湖北省城市竞争力综合性评价[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25]牛佳,冯砚青.珠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2).
[26]吴健辉,黄志.江西省设区市城市竞争力综合性评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7]翟仁祥,沈正平,马晓冬.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定量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
[28]赵静,焦华富,宣国富.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兼论与江苏沿江城市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2).
[29]高雅,徐丽杰.基于目标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竞争力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