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葫芦岛125000)
流通的实现是最终的实现,企业的最终行为都要表现为交换行为,产品只有通过流通,卖给最终的消费者,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飞跃,才能实现其全部价值,但目前对流通的认识还大多停留在定性的阶段,随着流通地位的不断提升,就必然要求流通理论不断拓展,对流通力及其评价的研究尤为必要。
17世纪牛顿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后,许多学者将其法则应用于社会范畴,产生了所谓“社会物理学”。随着流通产业地位的提高,流通对社会经济的促进、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克服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发挥着促进生产和引导消费的双重作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不仅取决于消费需求,同时也取决于流通规模、流通手段和流通速度等,本文基于“社会物理学”引入了流通力概念,以描述新战略格局下流通的问题。流通力的概念说明了非常巨大的流通领域生产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所共同构筑的经济能力和流通的运作能力,表现了社会大分工深化之后流通的独立性和独立运作的能力,是人们对流通作用认识的表现。
对流通力内涵的理解以流通为基点,流通力可视为流通领域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商品流通能力和水平的表现。从量化角度看,流通力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花费在流通领域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同已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产品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也可理解为商流力、物流力、信息流力、资金流力的合力。[1]
现建立流通力模型如下:
F(CA)=F{logmS〔i,p,M(c),G(a,r)〕,f〔U(CT×CR)〕}
其中 S>0,1>M>0,G>0,f≥0,U≥0,m∈(1,∞),i∈(0,1),p ∈(0,1),c ∈(0,1),a ∈(0,1),r∈(0,1),CT∈(0,∞),CR∈(0,∞)。具体说明如下:
(1)函数 F(CA)为流通力函数。
(2)logm是技术环境函数,m为大于1的实数。生产力水平越落后,人类的技术能力越低,m值就越大;反之m值就越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m值就无限趋近于1。m值距离1越近,代表着技术的发展程度越高。F(CA)为技术环境logm的增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技术环境函数logm的增大,函数F(CA)也相应增加。当logm为正数时,F(CA)也为正数;当logm为负数时,F(CA)也为负数;当 logm 为 0时,函数 F(CA)也为 0。
(3)函数S为流通规模函数,说明的是流通所发生的规模程度,并且为了克服交易费用而进行的投入也在该函数中体现出来。在规模函数中包含4个变量:信息变量i,流通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p,组织化程度M和制度函数G。其中信息变量i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1,在0和1端点处均为开区间,函数S为信息变量i的增函数,即其他变量为定值时,函数S随变量i的增加而增加。变量i的值越趋向于1,意味着交换过程中的信息就越充分,此时,S的值趋向于某一定值,这是由人类社会的人口规模是有限的,因而信息可传递的广度是一个定值所决定的。当信息变量i无限趋近于0时,函数S也无限趋向于0,进而可推导出技术函数logk趋向于负无穷。此时在现实中,意味着行为主体完全与世隔绝,流通不存在了,流通能力也随之消失。
集中度M(c)也是反映规模函数S的一个指标,规模函数S是M(c)的增函数,c选取批发业、零售业的前50和前100的集中度均值,取值在(0,1)之间。M(c)是 c的增函数,c趋向于0表明流通企业规模极小,流通极度不发达,M(c)也趋向于0,此时,S也趋向于0;c趋向于1表明流通企业规模极大,流通高度发达,M(c)也趋向于正无穷,此时S则趋向于一个定值。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强调企业规模对流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也并不排除因规模而引起的不经济现象,但是这种不经济在i和G中已能体现出来,因为如果出现规模不经济,那么i就会较小,G的非效率性也会出现,使其产生萎缩趋势,所以这种设计方法是合理的。
制度函数G体现的是交换对象在文化、法律、习惯和道德等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观念和看法及其产生的流通效益的满意度。这里首先从定性角度说明一下制度,以便于后面的定量研究。根据诺斯(Douglass C.North)的观点,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在制度经济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将微观层次的“制度”称为制度安排,将宏观层次的“制度”称为制度环境。所谓制度安排是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可能最接近于通常使用制度的含义。从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制度安排分为显性制度安排与隐性制度安排两种类型,即落实于文字的法律、法规等的制度安排和没有落实在文字的道德、文化等的制度安排。[2]在分工引起的技术越来越细、专用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需要流通中的制度安排协调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矛盾。流通与分工是不可分割的,流通的发展必然要细化分工。分工细化最初使商人逐渐产生,进而又使商人分离成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等,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商业活动也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此外,随着信息作用的不断提升,流通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种关于协调如何分工的知识,同时必须有使所有参与分工的人共同掌握的知识,即制度,如产权制度、市场制度、货币制度、商业制度、企业制度、城市制度、国家制度等。制度为流通的发展提供保障,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降低成本,这一作用是由制度本身的变迁引起的。[3]好的制度或被保留下来的制度是因为它能够使成本降低,否则会被淘汰掉,流通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恰恰为制度的经济效果提供了一个评价基础。另外,在制度变迁中显性制度向隐性制度的转换尤为重要,如果一种书面制度安排能够真正当作一种文化存在,那么将是制度发展的真正意义,将促进流通成本的降低,进而带动市场经济的扩大和发展,提升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如果隐性的制度安排先于显性制度,那么现有的制度将被赋予新内容,前面列举的产权制度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保证了流通的顺畅。
制度函数G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正无穷。规模函数S是制度函数G的增函数。假定其他变量的值一定时,G的值越大,函数S的值也越大;反之,G的值越小,函数S的值也越小;当G无限趋向于0时,规模函数的值也趋向于0。不过,规模函数S在对制度G求一阶导数时为减函数,即随着函数G值的增大,函数S的一阶导数值不断减小。制度函数中的观念变量a是一个综合变量,体现的是文化、哲学、习惯和道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取值范围是(0,1)。制度函数G是观念变量的增函数,当a趋向于0时,函数G也趋向于0;当变量a的值越大时,函数G的值也就越大;当变量a的值趋向于1时,函数G的值则趋向于正无穷。在现实中,变量a的值越小,意味着交换对象对交换主体的认同度也越低;当a的值无限趋近于0时,说明交换对象对交换主体绝对不认同,意味着交换对象对交换主体的反感以及对其交换行为的抵制;a值越大,说明交换对象的认同度也越高;当a值无限趋向于1时,则意味着交换对象对交换主体趋向于绝对认同。此时若其他变量因素保持不变,流通能力在理论上可趋向于无穷大。
r是流通效益的满意度,因为衡量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应是能否降低成本,增加流通效益。G是r的增函数。r的取值范围是(0,1),当r趋向于0时,表明对流通效益极度不满意,制度的积极作用几乎为0,G趋向于0;当r趋向于1时,表明对流通效益非常满意,制度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G趋向于无穷大。
(4)价值函数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正无穷,其中f值可取到0。流通能力函数F(CA)是价值函数f的增函数。当f值为0时,函数F(CA)的值也为0;假定技术环境函数的值不变时,随着f值增大,函数F(CA)的值也相应增大。使用价值变量U体现的是流通主体能够提供的使用价值的量。这里的使用价值的量抛开了人们的满足程度,因为这已经在流通效益中有所体现,如果人们对使用价值不满意,那么就会使流通效益有收缩的趋势,这是仅从供给的使用价值上看的。CA是资本总额,CR是资本周转速度,二者的乘积共同决定变量值U的大小。CA×CR如果趋向于0,那么U也趋向于0;CA×CR如果趋向于无穷大,那么U也趋向于无穷大。
流通力模型中指标标准的确定如下(参见表1):
(1)logm中m的现实指标主要是现代化指标,具体选取连锁经营比重和第三方物流比重,以连锁企业经营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来衡量连锁发展水平。从整体上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超过50%,我国的上海、北京这一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为29.67%,因此可把30%作为商品流通现代化的标准。选用连锁经营非自有配送产生的销售额占连锁经营销售额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评价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我国的上海、北京这一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为22%,可把20%以上作为商品流通现代化标准。
表1 流通力衡量指标标准的确定
(2)信息i选取信息系统投资率来表示,中国流通企业在信息系统中的投资只占其销售额的0.1%~0.3%左右,国外一般占到1.2%~2%。
(3)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40%~60%,这是英克尔斯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标准,[4]与此相适应,将流通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标准。从统计数据可知,在现代化国家中,流通业就业人口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1/4左右,因此流通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的指标p的标准为10%~15%。
(4)M(c)用流通业集中度指标代替,选用前10名零售企业占社会商品总额的比重来反映商品流通业的集中化程度,通过对西方现代化国家的考察,认为这个标准数值应为10%以上。在2000年前后,前10位零售企业在发达国家的集中化程度分别为:日本7.6%,意大利15.7%,美国25.0%,英国33.3%,德国34.8%,加拿大38.3%,法国41.6%,荷兰77.5%,而中国仅为0.8%。
(5)G(a,r)中,a综合了不正当竞争案件比重、消费者投诉率、经济合同违约率、假冒伪劣产品案件发生率、商品流通壁垒的程度等指标。不正当竞争案件比重是指不正当竞争案件数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该数值的最低标准是50亿分之一,即在5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中不超过一件不正当竞争案件。消费者投诉率可用其方向指标来评价,即用顾客满意度来考量,该指标应该达到80%以上。经济合同违约率指违约合同占全部合同的百分比,可用一审受理经济案件数/GDP来评价,该指标的标准是50亿元GDP不超过一件。假冒伪劣产品案件发生率指假冒伪劣产品案件数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最低标准是10亿分之一,即1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超过一件假冒伪劣产品案件。r为流通业总资产报酬率,我国财政部2003年公布的流通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总资产报酬率的优秀值为3.7%。
(6)f〔U(CT×CR)中CR为流通业总资产的周转率,我国财政部2003年公布的批发零售贸易业总资产周转率优秀值为2.2。
[1]郭冬乐,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文荟,2002(6):2-5.
[2]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5-16.
[3]晏维龙.交换、流通及其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0-89.
[4]C.J.Langley.The Evolution of the Logistics Concept[M].Financial Times/Pitman Publishing,199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