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芬 博士
(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内各地、各行业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其现代化水平也有所提高。流通业作为依附于生产和牵动消费的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其对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因此经济的现代化必然要以流通业的现代化作为支撑。同时,城市现代化建设是重要趋势,而流通业作为消费的前端,其在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逐渐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可以认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在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上代表了全国竞争力的走向。基于此,本文在建立现代流通业水平评价维度的基础上,以三大经济区为例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对当前我国经济相对最密集区域的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系统评价。
现代流通业与传统流通业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流通业是主要围绕规模的扩大,而现代流通业不拘泥于规模增长,其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经济社会的关联度以及国际化。因此,现代流通业水平是多维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体系包含多维的视角。参考已有的研究,本文将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体系分为4个维度,其分别为:流通业规模化、流通业效益化、流通业信息化和流通业国际化。
1.流通业规模化。流通业规模化反映了一个地区流通业的规模实力。一般而言,要实现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流通业的规模是重要的基础支撑。因为只有流通业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支撑更多技术创新,进而才能更好地发挥流通业的先导性作用。基于流通业规模化的视角,本文从经济规模、就业规模、市场规模、资本规模、消费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
2.流通业效益化。除了规模增长以外,质量效益的提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流通业效益化一方面体现在流通业自身的发展效益,另一方面体现在流通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因此,在衡量流通业效益化水平时,不能仅局限在它作为产业自身的宏观或微观效益,更要纳入流通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效益。
表1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四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3.流通业信息化。传统流通业单纯依靠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交易平台进行商品活动,其仅通过物流主体进行简单的产品配送,其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明显不足。而在现代流通业中,信息化渗透到各个环节,特别是电子商务业态的兴起,其逐渐成为现代流通业的一支新军。基于流通信息化的视角,本文从流通信息技术设施的健全程度以及电商的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衡量。
4.流通国际化。现代流通业应遵循国际视野,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审视自身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化格局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其更要在国际化分工中抢占优势。因而,将流通业国际化作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一个评价维度是具有必要性和科学性的。在衡量流通国际化时,本文从对外合作贸易的角度进行综合衡量。
在确定了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后,需对各个维度选取一系列比较可观、合理的评价指标,以确保这些维度最终是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分析。
1.流通业规模化。本文选取了人均流通业增加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地均流通业年末从业人员、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5个指标进行综合衡量,分别用x11、x12、x13、x14、x15表示。
2.流通业效益化。为了衡量流通业效益化,从宏微观层面综合选取,本文选取流通业经济密度、流通企业利润增长率、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流通业对就业的贡献率、最终消费率5个指标进行衡量,并分别用x21、x22、x23、x24和x25表示。其中,流通业经济密度即表示一个地区单位土地上的流通业销售收入。
3.流通业信息化。本文选取了网络零售总额、网络零售份额、地区人均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地区人均智能手机拥有数量4个指标对流通业信息化进行综合衡量,分别用x31、x32、x33和 x34表示。
4.流通业国际化。本文选取经济外向型程度、跨境电商交易额、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3个指标对流通业国际化进行综合衡量,分别用x41、x42和x43表示。
综上,构建四维度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熵值法评价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为了消除量纲,首先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1)中,x*ij即为标准化后第i个横截面在第j个指标上的无量纲值。对各指标做归一化处理:,于是熵值可表示如下:
于是,根据熵值原理,可得到第j个指标的权重wj表示如下:
基于此,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可表示为:
原则上,可在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基础上再次通过加权平均,以求取现代流通业发展各维度的评价值。对于第q(q=1,2,3,4)个评价维度,第i个城市其包含的指标分别为x*qk(k=1,2,…,d),每个指标对应上面求的综合权重值为wqk,那么以wqk(k=1,2,…,d)为基准,再次对这d个权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新的权重(k=1,2,…,d),于是,第q个评价维度的综合评价值为:
为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本文以城市为基本单元,即选取三大经济区所在区域的城市作为样本。其中,环渤海经济区所含的样本界定为北京、天津两直辖市以及河北、山东和辽宁三省所有城市;长三角经济区所含样本界定为上海市,以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所有城市;珠三角经济区狭义上包含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但由于香港、澳门两地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广东省的所有城市作为样本。在样本时间上,统一界定研究期限为2011-2018年。
表2 三大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维度的评价结果
表3 三大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维度的评价结果
1.流通业规模化维度。在求得各个城市的相应评价值后,按照三大经济区的样本范围,对各个经济区所包含城市的对应评价值取平均值,近似得到各个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相应维度的综合评价值。按照此原则,得到三大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维度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观察三大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维度水平的时序性变化趋势。环渤海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指数从2011年的0.8387提高至2018年的0.9732,长三角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从2011年的0.9484提高至2018年的1.3876,珠三角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从2011年的0.8863提高至2018年的1.2077,这说明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流通业规模化维度水平都是存在提升趋势的。相比之下,长三角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指数的提升态势最为显著,同时其波动性也最为显著。其次,再观察三大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比较清晰地显示,长三角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指数基本上都是处于第一位的,珠三角经济区流通业规模化水平指数则基本上处于第二位,环渤海经济区处于第三位。也就是说,从流通业规模化发展水平而言,三大经济区之间基本上遵循了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特征。这是符合区域流通业发展现状的,譬如从流通业规模来看,2018年长三角经济区人均流通业增加值1.48亿元,珠三角经济区为1.35亿元,环渤海经济区则为1.28亿元,梯度差距是存在的。
2.流通业效益化维度。三大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维度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观察流通业效益化维度水平的时序性变化趋势。尽管三大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水平指数总体上都呈现出提升趋势,但是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该指标的提升趋势并不明显,特别是在2017-2018年都呈现出明显的回落。相比之下,珠三角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水平指数的提升趋势是最为明显的。其次观察三大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水平之间的横向差异。很显然,珠三角经济区的流通业效益化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历年高于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总体上环渤海经济区的流通业效益化水平最低。从发展实际来看,2018年珠三角经济区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长三角经济区为12.9%,环渤海经济区仅为10.8%,就业贡献率也基本上反映了这样的横向差异化特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三大经济区流通业效益化水平的横向差异。
3.流通业信息化维度。测算三大经济区流通业信息化维度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流通业信息化维度水平的时序性变化趋势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流通业信息化发展指数总体上都是呈现出提升趋势的。但是从提升程度来看,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上升趋势实际上比较缓,环渤海经济区流通业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提升却是比较明显的。横向比较来看,长三角经济区流通业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该指数又是高于环渤海经济区的。虽然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在信息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两个区域的流通信息化即使还处于提升状态,其持续性提升也面临瓶颈期。另一方面,环渤海经济区流通信息化发展较另两个经济区是相对滞后的,但随着当前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其信息化建设也是以较快增长势头呈现。
4.流通业国际化维度。测算三大经济区流通业国际化维度的结果如表5所示。首先,三大经济区流通业国际化维度的水平总体上也都是呈现出提升趋势的,并且三大经济区的波动提升趋势都是较为相似的。其次,三大经济区流通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仍然是存在横向差异的。总体上,珠三角经济区的流通业国际化指数是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而长三角经济区流通业国际化水平虽然在2011年明显优于环渤海经济区,但近几年两者差距不断缩小,截至2018年环渤海经济区该指数超过了长三角经济区。
5.现代流通业综合水平。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值如表6所示。首先,从纵向变化趋势来看,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都是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虽然从前面的4个维度分析可以看到,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在不同维度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是从现代流通业综合水平来看,三大经济区综合水平指数的提升趋势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通过模拟变化趋势,我们发现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趋势性增长斜率分别为0.0274、0.0256和0.0239,三者非常趋近。作为区别于传统流通业的现代流通业,三大经济区在对待其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是经多维综合以后,区域间发展稳态便产生了;其次,从横向差异化比较来看,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综合水平高低顺序依次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事实上,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是非常贴近的。但是,环渤海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其他两大地区的差距仍然是比较明显的。总体来看,长三角作为全国人口和商业最密集的地带,珠三角又作为开放和创新的又一亮点区域,它们在现代流通业发展上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表4 三大经济区流通业信息化维度的评价结果
表5 三大经济区流通业国际化维度的评价结果
表6 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研究了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并据此比较了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主要可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是多维的。现代流通业区别于传统流通业,其发展水平不仅包含流通业规模化这一维度,同时还应包括流通业效益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三方面;第二,从现代流通业综合水平来看,三大经济区在时序上都是不断提升的,而且提升趋势非常相似。但横向比较可知,长三角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珠三角经济区次之,环渤海经济区相对滞后;第三,从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维度来看,流通业规模化和信息化两个维度都以长三角经济区居优,流通业效益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又是以珠三角经济区居优,环渤海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均处于劣势。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以战略化思维审视现代流通业发展。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泛珠三角经济区都已是国家战略,对此各地区要抢抓战略机遇,把握战略优势,立足流通业发展基础,通过战略牵引,不断壮大自身现代流通业实力;第二,以多元化思维看待现代流通业发展。现代流通业是一个更加多元的产业,其发展不仅是规模上,还包括质量效益和国际化等多个层面。对此各地区应坚持信息化、高效化和国际化视野,通过外引内优,不断推动区域流通业转型升级;第三,以协同化思维推动流通业发展。虽然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区现代流通业发展处于稳态,但是在不同发展维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各地区要坚持协同发展理念,强化区域间流通业合作,补齐各地自身发展短板,从而推动流通业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