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会

2010-05-10 08:02王永伟
天津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教科书历史能力

■王永伟

王永伟 天津市新开中学

2004年,我有幸接受了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学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总结,发现新旧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成为教学的主体,重视个性的发展,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的,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从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式”。我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主动大胆探究问题的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进步。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阐明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科书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尝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件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学习“戊戌变法”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又如“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课中关于苏联的解体有两种观点:一是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二是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让学生们分析哪种说法更有道理。把学生们按座位分组,对两种观点进行讨论,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规律。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一般可通过设计相关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逐渐感悟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链是联系教科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体验或再现教科书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还可通过创设新情景的形式。学生体验或再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发展过程、主要历史人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只有亲身经历、身临其境,才能使人难以忘怀。这些内容本身非常丰富,是很好的历史题材,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如在“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罪恶的三角贸易”一节时,根据内容,我组织两名学生事先编排成戏剧,在课堂上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成奴隶贩子和非洲黑人,进行表演,我用旁白进行讲解。学生们看得饶有兴趣,记忆深刻,然后让他们讨论三角贸易的后果。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义主要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的交流与合作,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课堂上,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所搜集的资料以一定的角色就一定的问题进行争论,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另一种是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这两种观点哪种说得更有道理呢?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课外,让学生选择专题深入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以此既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培养构建知识能力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必经之路。

首先,指导学生独立编写提纲,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可指导学生按历史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项、影响)和历史事件发展的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阅读课文,列出知识提纲,教师简述归纳。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可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起因;二是事件内容;三是事件的影响。将这些要素分点列出,后面预留空格,作为学生自学笔记。学生以此指导自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教科书相关内容加工浓缩,整理记录在案,从而构建知识体系,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如教“美国经济的发展”一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串联本课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三是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阅读,揭示历史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如教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指导学生抓住中国人探索国富民强的出路这根主线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串联起来,从各项的目的、人物及派别、内容、作用或影响等方面去构建知识。

三、培养学生主动巩固知识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原题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培养巩固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如在教“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指导学生提取以下知识点记忆: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奏(慕尼黑阴谋)、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闪击波兰)、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德国入侵苏联和珍珠港事件)。另一方面,让学生开展情景创设活动,从活动中来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又如学习“侵略与反抗”单元后,指导学生理清这一时期的脉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从这几次战争的原因、基本经过、结果比较记忆,做到举一反三,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在学生了解阅读历史内容的要领后,对教科书中历史概念较少、教科书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已初步学过,或在影视及生活中接触过的历史内容,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以学生自习为主,教师充当课堂学习的指导者、顾问的角色,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课时,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忽略而过,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使学生清楚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时法西斯轴心国和“联合国宣言”参加国的形势,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轴心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否则,有些学生只会把教科书中的图画当成好看的画面来欣赏,并没有通过看图获得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查找、甄别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浏览历史资源网站,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和甄别资料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 课前让学生预习教科书,阅读教师印发的有关材料和课外读物,课上教师只需讲重点知识,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习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然后对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灵活多样,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是根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默契配合,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这是我在新课改过程中,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以后要在实践中不断挖掘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潜力,不断完善。

王永伟 天津市新开中学

猜你喜欢
教科书历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新历史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