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新学校发展特色

2010-05-10 08:02张秀芝
天津教育 2010年10期
关键词:师生育人环境

■张秀芝

张秀芝 天津市河北区昆纬路第一小学

一、和谐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于育人环境,马克思曾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的育人环境。从字面上理解,和谐的育人环境,主要是指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里,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和谐的育人环境,首先是指完善的办学条件,其次是指丰富的校园文化,最后是指自由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的打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团队间的协调运转,需要干部教师融洽的人际交往。我校定期召开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会、学科团队主管的信息交流会,使处室之间、团队之间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干部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公平”的机制,树立学校的正气,创设一种相互信任、尊重的默契氛围。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师生的发展提供服务,为师生个性的展示和弘扬搭建舞台。我校把一篇篇精心挑选的师生佳作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着每个师生的智慧,从而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无声的影响和感染,所以教师自身就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我们的校园里,无论哪个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们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使平凡的日子充溢真切的感动……教师还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用心与学生共同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

二是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需要实行人本化的文化管理。我们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物质和精神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我们提倡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之作为、用包容的心对待他人之短处,建设“宽松、宽容、宽厚”的环境。学校努力创设一种“有建议就听、有才能就用、有成绩就夸、有贡献就奖、有困难就助、有错误就纠”的民主、平等、愉快、温馨的工作环境。此外,我们还倡导“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工作态度,以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是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合理的搭配、恰当的组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是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之中,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各种教学要素总是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使其处于一种动态生成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我校要求各科教师注重把握教学的基本要素和教学环境变化的规律,让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我们在营造和谐教学的过程中追求五种效果:一是“为学生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道德高尚”;二是“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致知睿智”;三是“确保学生生命的活力和充沛的精力——体魄健康”;四是“让学生看到精神高尚、心地善良、情感诚挚的美德——审美立美”;五是“使劳动进入每个学生的生活——热爱劳动”。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根本

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光荣、伟大。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光荣、伟大,才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教师有了职业自豪感,实现学校良性运行也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二是多方面地关心教师。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是简单地使用权威制度这种冷冰冰的模式,而是更多地运用人性化、情感化、以理服人的管理风格去处理校内各项事务,去凝聚全体教职工,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紧张、有效”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地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建构自己的事业。美国有位校长说得好:“每天都应让教师知道校长在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他们。”

三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展示专业水平的平台。针对新手教师,实行以老带新(传、帮、带),开展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帮助他们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引领他们承担和开发各级研究课题。

四是注重对教师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用发展的策略支持教师,用发展的观念评价教师。

三、创造教育是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重要方式

我们在实践中以创造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我校构建的“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尝试,有益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以学定教”就是当学生已经能够自主阅读并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或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进行教学。凡是差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思维状况、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知识缺欠和学习障碍等,真正做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调整教学策略。“以教导学”就是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就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当堂训练”就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知识特别是学习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这个“练”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题,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练口、练眼、练耳、练手、练脑、练心等“六练”),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四、学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内核

育人环境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培育与积淀。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就要夯实学校独特文化的支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就是积极的文化、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无声的号召力、无形的精神感染力和不需要依靠制度的自我约束力;这种文化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向心力,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学校办得好不好,取决于这所学校有没有引领、吸引、感染全校师生的积极、先进的学校文化。

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关键是对所有师生进行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因此,作为校长,首先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宁静,静下心来做文章,为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不懈努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变革的根本要求;其次,校长要用自己的教育理想、人格魅力、学识、能力、品质、涵养来影响、引领全校师生,让他们认同、追求同一个文化价值——以学生发展为本;再次,校长要激发师生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挖掘提炼,不断充实和创新;最后,学校文化的构建需要细化,要落实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乃至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上。

一是要在延续学校文脉的基础上,丰富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内涵,确立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整体规划设计并形成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二是要建构重组学校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要与时俱进,要针对校情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通过制度有效约束师生的言行,使其符合学校文化的规范,并使之逐渐成为师生共勉自律的行为。

三是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导行功能。学校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教育叙事,以学校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最为感人的故事作媒介,使全体师生明确学校崇尚的教育理念与育人要求,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成员认同并遵循的价值取向。

几经探索,我校确立了学校核心理念和特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包含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打好知识、技能、习惯、做人的基础;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和个性;三是实现全体学生在自身和谐发展基础上的最好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我们逐渐完善了学校文化体系中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态度作风、行为方式、礼仪习俗、人际关系等精神形态的东西。如学校办学要旨,学校现代管理工作要旨,教师工作要旨,“昆一”人十种精神,“昆一”教师职业素养自为导向,“昆一”学生遵循的八项义务、八项权利、八个文明习惯等。实践证明,学校精神文化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品质、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同时,它对外又彰显着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

我们努力追寻学校发展的轨迹,挖掘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寓文化于教育活动之中,创新开展了“教育故事人人讲”、“教育叙事大家谈”、“教育案例个个说”等活动。让了解学校历史的老教师讲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例,让历经学校发展的中年教师讲述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让青年教师讲述成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几年来,我们将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故事汇编成册,先后集结成《爱洒童心》、《爱铸师魂》、《成长悟语》等教育故事、教学反思丛书。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工作的亲身体验,是教师心灵的真情流露,是教师专业的自我升华。这些教育故事的价值在于浸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折射着学校精神的润泽与生成之光。

总之,只有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新学校发展特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既引导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强调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培育未来人才。

猜你喜欢
师生育人环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