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发 段任明 胡有洲
(1.湖南邵阳县水利局,邵阳 422000;2.湖南省邵县农业局,邵阳 422000;3.湖南省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邵阳 422000)
湖南邵阳县是个农业大县。2006年以来,该县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不仅每年改造667hm2中低产田,而且每年开展667hm2标准良田建设。在农业开发项目区标准良田建设助农增收的效应下,全县各乡镇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开展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至2009年底,全县已建成标准农田7 333hm2,占耕地面积的22%;改造中低产田1.4万hm2。2009年,该县被列入 “国家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项目县”,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达6万hm2,首次实现产粮超过500亿kg;2010年该县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6.3万hm2,粮食总产量将超过503亿kg。结合该县的实践经验,标准粮田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措施有3条。
项目区要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力求达到排灌自如,旱涝保收;田间要有机耕道便于农机自如作业。
项目区耕地经土地流转可集成连片经营管理后,各项建设要统筹安排,综合规划。即山、水、田、林、路及农业新技术应用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治理。
冲垅田。截流撇洪沟布置于两侧农田与山脚交接带或主要洪水源山体一侧,有条件的加横向沟,以引导另一侧洪水入沟。冲垅中有溪沟时,则应拉直、疏通、清淤、硬化,确保排洪泄洪效果。
梯田或坡田。截流撇洪沟布置于农田以上山体,呈水平带状,将洪水导入沟巷、河流。
河流低洼地农田。除布置拦截山洪的截流撇洪沟外,还应辟建垂直于沟与河流并通过阶地农田的导洪 (渍)沟。对于河流上涨的洪水危害,应通过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植树种草等措施排除。
平田。除疏通和加深沟巷外,撇洪沟可与排水沟合二为一,即可消除渗漏隐患,并配套电排设施,排除农田渍水。截流撇洪沟应按十年一遇暴雨设计其宽深和配置机电排水设施,确保洪水不淹田。
冷浸地下水。排水沟布局以切断冷浸水源为主,地形为冲谷,排水沟以环山沟布置于主要冷浸水源一侧;若开中心排水沟,应在沟上端和相关地段开横向截冷浸水支排沟,或在主要冷浸部位垂直于中心排水沟开导冷浸水支排沟;地形属地洼的,排水沟则布置于伴山体一侧的冷浸水源带上,并于该沟与河流之间垂直开横向排水沟,将地下水排入溪卷河。
低洼地带集聚的地下水。农田地形地平,地下水积聚,形成滂泥田、烂泥田、青泥田等潜育性低产田。有地下水来源的,排水沟布局仍应把切断地下水源放在首位;无明显地下水来源地,排水沟应通过主要滂泥地带。
由农田间沟、港淤塞或蓄水而抬高的地下水,应结合疏通沟、港、河道,改善灌溉系统,一般情况下排水沟可与沟、港、河合为一沟,对局部农田积水加设垂直支沟排除。
由水库、山塘、渠道渗漏形成的地下水,沟的布局在不影响水利设施的前提下,约平行于库、塘、堤坝,安排切断冷浸水源的排水沟,并将水导入主排水沟。有坡降的农田,可将水导入灌溉沟,以灌溉下游农田。
排水沟的间隔一般黏性土间距为80m,沙性土间距为100m。单纯用于排地下水的排水沟其宽度间控制在45~60cm,横断面为矩形,防止沟渠太宽或采用梯形沟占用较多的农田。根据其土壤潜育程度和部位确定排水沟的深度:低位 (潜育层出现在60cm以下)潜育,排水沟沟底距田面以下1.5m;中位 (潜育层出现在30~60cm)潜育,排水沟沟底距田面以下1.2~1.5m;上位 (潜育层出现在30cm内)潜育和青隔类型稻田或田面与沟港河流常水位之差小于1m的,排水沟沟底田面1~1.2m。
除山边和库、塘边冷浸水截流外,一般不做支排沟布置,导浸或截冷沟均可采用埋设暗管的形式完成,其埋设深度比主排水沟高10cm,并与其联通。明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材料或块石砌建。其中混凝土材料沟墙厚度不小于10cm,块石材料沟墙厚度不小于30cm。不管何种排水沟,均应在其靠近沟底部均实行干砌或留孔,以确保地下水外流。
灌溉水源要高于农田。建好导水渠,将水导入灌溉沟。如果灌溉水源低于农田,其解决办法是抽水灌溉。湖南邵阳县农业开发办组织七里山、郦家坪、长乐、金称市、白仓等农业开发项目区在标准良田建设中,分别在灌溉沟之上架设一条高1~2m的导水沟,将抽上来的水输送到农田上部,进入灌溉沟,再从上至下进行灌溉。如果灌溉水与农田基本持平,可通过沿途拦坝、设坎,将水位提高到略高于田面进行灌溉。应做到排灌分家。办法是在水源及沟的源头建蓄水池,提高水位,配套灌溉沟专设的灌溉。如果灌溉水缺乏,应千方百计解决水源,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对项目区既有地势低洼的积水稻田,又有位置较高的缺水稻田,都应开沟排水。
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效益整村推进、高质量施工、高要求验收。其田块形状一律设置为长方形。为发展大中型机耕,一般不对田埂进行硬化,但应确保田埂紧实、坚固。并在挖高填低和田园化建设之前,将农田15~20cm的耕作土层推向一边堆积,待土地平整后,再将耕层土壤恢复到田面。
项目区如果存在土壤质地过黏或者过沙障碍因素,应纳入整体规划建设,进行改良。主要措施是掺沙和客土,其中一般河沙淤泥可作为改黏材料,红色黏土可作为改沙材料。实现土壤3份沙7份泥或4份沙6份泥的标准,掺入的沙、土厚度一般在3~4cm,合计重量为3万kg/667 m2。掺入的沙、土均匀覆盖于田面,通过两次以上翻田与耘田,使土壤基本均匀,第一次浅耕10cm,第二次深耕14~18cm。
对存在自然矿毒和 “三废”污染的项目区,应采取排污措施。一是切断污染源。找准污染源,并通过开沟、设堵等工程,将污染物撇开、消除其毒性。二是引清洁水灌溉。即引用无污染的清洁水灌溉农田。三是掺入客土。即每667 m2掺客土5万kg左右,以降低共有毒物质含量。
配建田间道路和机耕道是标准粮田建设的必须的工程。一般每隔200m建1条小型机耕道,宽3~4m,伴排水沟而建。为便于机械出入农田,每丘农田选择边角建立硬化的倾斜面等设施,并按每隔1 000m距离建立中型机耕道,宽度4~5m即可。
所谓三沟配套就是截流撇洪沟、排水沟与灌溉沟配套。排灌分家一是整个农田区的排灌分家,通过设置独立存在的排水沟与灌溉沟来实现;二是每一丘农田的排灌分家,即每一丘农田的田面排水与灌水分别为两个口子。在田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与操作中,可以合为一沟的有两种形式:一是引灌沟 (农渠)可以与截流撇洪沟合为一沟,洪水期用于排水,需水期用于灌溉;二是排水沟可以与截流撇洪沟合为一沟,但排水沟与灌溉沟必须分开,以提高其排水率或灌溉率,确保农田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