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安 杨 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 830054)
笔者对本院近 2年来 120例喉源性咳嗽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分析探讨喉源性咳嗽的局部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均系 2008年 1月~ 2009年 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和病房患者。 120例病例中,男 62例,女 58例;年龄 8~ 70岁,平均 321.2岁;病程 3d至 42个月。
诊断标准 参照《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干千主编◦ 1999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标准。
病例选择标准 ①咳嗽伴喉头奇痒、咽干、有痰或少痰为主症。②咳嗽多呈间歇性、突发性,发作时咳嗽连续不断,每日发作数次,甚至每小时数次。③无消化道疾病及肺部疾病病史。无心脑血管、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病例排除标准 ①确诊为严重或特殊感染、传染病患者。②胸部 X线片示有肺部及气管病变者。③使用影响鼻、咽、喉黏膜的药物者。④对表面麻醉药或麻黄素过敏者。⑤肺功能检查为变异性哮喘患者。
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以 1%麻黄素行鼻腔收缩,1%地卡因行鼻腔及咽部表面麻醉(每侧鼻腔及咽喉部喷药 3次,每次间隔 5min)后,用电子鼻咽喉镜(日本潘太克斯株式会社生产,EPM-1000型PENTAX电子鼻咽喉镜)。对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喉等部位依次进行检查。观察患者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喉的局部病理改变。
观察结果 将 120例喉源性咳嗽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收集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有 69例 57.5%患者伴有鼻部疾病;14例 11.67%患者伴有鼻咽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具有咽喉部疾病,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及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是其主要特征;其中84例 70%病例患有喉部疾病(详见表 1)。对 120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符合性统计(只记录第一、二诊断),共得出 227个诊断结果,见表 2。
表1 病变部位频数表
表2 诊断符合性频数表
讨 论 20世纪 80年代干祖望教授对上呼吸道病变导致的咳嗽首次提出并定义为“喉源性咳嗽”,强调咽喉疾患为其主要致病原因[1]。本病以咽痒如蚁行或如有异物阻塞,咽痒必咳,不痒不咳为其主要症状。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咳嗽”、“喉痹”范畴。随着气候变迁,大气污染加重,交流范围的扩大,用声工作的增加,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运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以确定本病的病位病性,通过微观病理信息的收集,使四诊资料大为丰富,提高潜证的清晰度和可见度,在宏观基础上发展微观辨证,这样才能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阐明证的本质,从而使治疗更为确切[2]。
本观察结果表 1显示,咽喉部病变是喉源性咳嗽的主要病变部位;其中 57.5%病例伴有鼻部病变,体现了“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咽喉部及下呼吸道与鼻、鼻咽部不仅在解剖上联系紧密,同样在生理病理上也是不可分割的;喉部病变亦占有较大比例;咽喉部病变是喉源性咳嗽的主要诱发因素,鼻部病理改变也是喉源性咳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与罗辉等[3]对喉源性咳嗽的鼻咽镜观察分析基本一致。喉源性咳嗽在西北多发考虑可能与西北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西北气候干燥、多尘,咽部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咽喉部感觉非常灵敏,上呼吸道感染及外部理化因素刺激咽喉部某种感受器,兴奋了迷走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入延髓,触发一系列的协调反应效应,从而引起咳嗽[4]。其刺激主要是由咽喉部病变引起,与下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所致的咳嗽有所不同[5、6]。
表2显示有 36例 15.86%的患者诊断符合鼻中隔偏曲,笔者推断可能是鼻中隔偏曲患者易患鼻部炎症,炎症向下蔓延从而引起咽部炎症,激发喉部神经反射诱发咳嗽。在电子鼻咽喉镜观察下,笔者发现虽然伴发鼻部病变者占较大部分,但咽喉部病变是每例患者均具备的特征,推测咽部病变导致咽部不适可能是产生咽痒咳嗽的主要因素。表 2结果显示喉源性咳嗽主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舌扁桃体炎、咽喉部肿物及鼻部病变。提示咽喉部炎症可能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诱因,但鼻部病变引发咽喉部炎症或物理刺激引起咽喉部症状也是喉源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这与王春堂[7]对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探讨结果基本一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鼻咽喉镜等现代检查设备得以普及,从而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补充完善传统中医诊断的方法。电子鼻咽喉镜的应用是对局部视诊的延伸,通过对局部病位、病理改变的直接观察,方能更准确的进行中医整体结合局部的辨证。耳鼻咽喉科专科疾病的全身症侯往往表现不明显,而局部病变表现较突出,因此鼻、咽、喉部的局部病理性质改变可以作为局部辨证的依据。如咽喉肿痛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以外,根据局部咽喉肿痛是剧痛还是隐痛,咽喉颜色是鲜红还是淡红,辨别是实证还是虚证,是耳鼻喉科医师常用的辨证方法[8]。采用科学研究方法,把辨证深入到微观领域,整体辨证结合局部辨证,用系统的研究分析方法,力求达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以弥补传统的整体观念过于笼统、模糊的不足[9]。整体辨证结合局部辨证判断喉源性咳嗽的病因、病机、性质,从而对喉源性咳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对于喉源性咳嗽电子鼻咽喉镜局部辨证的观察尚需进一步研究。
[1] 干祖望.中医喉科学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7.
[2] 李爱民.亦论无证可辨[J].陕西中医,2005,26(12):1347-1348.
[3] 罗 辉,刘树春,侯 娜.420例喉源性咳嗽的鼻咽喉镜观察分析 [J].北京中医药 ,2008,27(10):787-788.
[4] Stuqen JP.Riqid spine syndrome[J].Dysphaqia,2008,Jun;23(2):110-115.
[5] 方 杰,王文文.喉咳净治疗喉源性咳嗽 56例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8):485.
[6] Yoshida Y,Tanaka Y,Hirano M,et al.Sensory innervation of the pharynx and larynx[J].Am J Med 2000,108(suppl):51:61.
[7] 王春堂.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3):204-205.
[8] 陈志强,吕立国.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对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2):1126-1127.
[9] 姜志宏,张军.试论中医眼科的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