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亮
把建筑视为人类环境科学创造过程,强调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当今建筑艺术理念的发展之路。在当今创作多元主义时代,环境艺术虽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存在,但它的发展变化与建筑设计及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变化是同步的,并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相协调。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起始于北美洲诸多国家,从仅仅注重实用功能(第一代),到注重造型 (第二代),到注重整体环境(第三代),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涉及到了多种学科的交叉,如行为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学,等等。
我们可以把环境艺术设计看作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把建筑学看作是整体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组成部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性的,多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其复杂性。可以说,环境艺术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艺术,它既具有物质文明特性,又具有精神文明特性,是科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其复杂性而有别于其它艺术创作,它可以运用现代丰富的技术、材料、工艺等技术手段,充分体现技术美的特点,达到“技艺协和”,从而升华为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环境艺术”。实实在在的“虚”空间环境是最有潜力的空间环境。装修、装饰及陈设等固然也很重要,但它们三方面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考虑环境空间的设计时,放在首位的不是环境功能问题,而是引人入胜的整体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古人有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样,装修不在繁简,陈设不在多少,有空间环境特色则具有生命力,这或许应该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所在。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大的建筑规划空间之中进行的,但这并不表明设计师只能被动地跟着建筑设计跑,而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特别是在进行大的公共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时,设计师更应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配合,这是环境艺术设计成败的关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即使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环境艺术设计师仍可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运用灵活多变的设计手法,完成室内环境室内设计任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空间艺术的表现力,深刻反映人与空间主题环境的和谐,并反映建筑风格的独特之美。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应与建筑师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环境艺术设计真正成为立意明确、空间合理,形象完美、环境宜人的艺术体。
人类从事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人们创造的空间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与人的社会性是息息相通的。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考虑人的这一基本要求,“以人为主,物为人用”,合理运用物质技术设备,使室内环境设计通向一个反映着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的美感世界。
环境艺术设计受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都属于认知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喜爱、厌恶或恐惧等情感,伴随着这种情感还会产生意愿、欲望、决心和行动,这就是心理过程中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环境艺术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这些过程及其规律性,对环境艺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在符合人的心理认知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情况下,才能被人们所感知。整体设计必须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重点理念要强调出来,以引发人们的兴趣,使人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环境艺术设计师应研究人们经验、需要、个性乃至喜好,并富于联想,由室内环境联想到外部环境,由人工环境联想到自然环境,返朴归真,这即是感情上的联想认知过程。
室内环境设计还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艺术是文化的设计,从小的方面看,一个家庭的居室风格显示主人的文化倾向和素质修养,从大的方面看,对一个公建空间的综合性室内环境设计,可以满足群体审美的要求,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底蕴和魅力。“美是生活”,环境设计艺术更是生活。当人作为主体在环境艺术中分析各项环境构成要素时,便会萌生出“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各种艺术设计思维。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必备。设计师把其独特的思维模式落实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方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作品。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发散型与收敛型思维能力的协调。“粗则不纵,细而不敛”。环境艺术设计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这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师首先具有艺术家的发散思维,艺术视野宏大,艺术思维活跃,善于发现环境艺术设计问题,善于运用多学科手段综合解决艺术设计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发散性思维也得以进一步发展。其次,在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师还应具备收敛型思维能力。用理智的收敛型思维对发散性思维进行调整,达到二者间的平衡。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设计师应对发现的环境艺术设计问题进行集中凝炼,找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而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在整个创作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发散性思维和收敛型思维的动态平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设计中空间环境构成的“实”与“虚”的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应,而不应被某些具体的功能性问题所束缚。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思维应是“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循环过程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多维的主动性思维方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环境美、艺术美、人性美的协调统一,必须依靠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设计师应该在遵循人们的心理认知规律、艺术规律、环境设计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从而设计出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的环境艺术作品。当然,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有实践积累作为基础,才能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环境艺术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