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蔚艳
海洋旅游是与陆地旅游相对应的一种旅游方式,其活动涉及海滨、近海海域、沿海城市、岛屿等区域。由于海洋旅游具有依海活动项目多、衍生活动丰富、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滨海环境脆弱、游客在景区逗留时间长等特点,这一方面成为旅游承载力脆弱区,易发生旅游危机事件,另一方面又是自然灾害和不可预见性危机事件高发区。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是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选择从海洋旅游者角度,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旅游安全系统是由旅游者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①赵怀琼、王明贤:《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第 1期。。二是现有旅游危机研究大都是从管理者角度研究,鲜有从旅游者角度研究,忽视了旅游者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旅游者自身往往一方面缺乏一定的旅游危机事件认知,却又对旅游危机事件十分敏感,一旦有危机事件发生,就会引起旅游市场的重大波动。三是因为尽管旅游危机事件涉及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企业、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等方面,但核心是旅游者,旅游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存在为基础的②郑向敏:《旅游安全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 16页。,其他方面的都是围绕着旅游者转。因此旅游危机从根本上看是旅游者危机,旅游危机事件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将旅游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努力防止任何危及旅游者安全的危机事件发生。
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危机事件是指破坏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给旅游者身心健康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负面影响的非预期性事件。
1.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的表现形态主要以下几种:
(1)溺水与海洋旅游交通事故。溺水与海洋旅游交通安全事故是海洋旅游中影响最大且发生频率最高的安全问题。旅游者在游泳过程中或游玩时不慎跌入海中,不谙水性的人极有可能发生溺水而死亡。海洋旅游交通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船只相撞、翻沉等水难事故,且海洋旅游交通事故往往与溺水相连在一起。(2)游船(摩托艇)碰撞。游船(摩托艇)碰撞包括游船 (摩托艇)之间、游船 (摩托艇)与礁石、游船 (摩托艇)与游客之间的碰撞。如:2009年 7月 29日下午,舟山朱家尖南沙,一位绍兴籍游客在浴场游泳时遭一辆水上摩托艇撞击后,不幸身亡①http://www.zhoushan.cn/newscenter/zsxw/200908/t20090803_394234.htm.。海上航行未知性强,危险性大,尤其是在突遇大雾、风暴等恶劣天气时,极易发生事故。(3)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海洋旅游活动中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如台风、海啸、海潮等引起的危机事件。如 2004年 12月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啸令人记忆深刻;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破坏性极大,目前对此还不能阻止其发生,只能通过预防来降低灾害程度。(4)海鲜过敏、日晒伤。海鲜中由于食用组胺含量高,过敏体质的游客容易引起海鲜过敏,普通游客食用不当或食用变质海鲜时也易引起食物中毒。日晒伤,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皮肤被照射的部位出现急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水肿,并伴有局部灼痛或刺痛,有的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更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5)海洋中凶猛或有毒动物的侵袭。海洋中凶猛动物最为常见的是鲨鱼,而有毒动物却多达 1000余种,有鱼类、腔肠动物、腹足类动物等等②李隆华、俞树彪:《海洋旅游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232页。。(6)海上恐怖分子的威胁。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对旅游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20世纪 90年代以来,海盗袭击事件逐年上升,据国际海事局2009年 7月 15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球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比去年同期急剧上升一倍,特别是亚丁湾和索马里东部海域的海盗袭击事件日益严重③《今年上半年全球海盗袭击案件倍增》,《广州日报》2009年 7月 15日。。(7)意外事件。海洋旅游活动范围广,内容丰富,设备设施由于受海风、海水侵蚀产生的缓变式的自然风化、自然腐蚀,其老化速度远快于内陆地区。滨海环境受海水、海风侵袭相对脆弱,各种意外事件可能随时发生。如:据英国媒体 2009年 8月 22日报道,当地时间 8月 21日,葡萄牙南部一处海滨浴场发生岩石坍塌事故,巨石致 5死 3伤游客受到惊吓④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09-08/23/content_8604710.htm.。
2.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特点:
(1)海洋水运动随气候而变化,旅游者因缺乏海洋知识而难以识别。海洋水运动本身变幻莫测,除了周期性的潮汐变化,还受各种气候条件影响,而这种变化并不受人为控制,加之海底地形复杂,尽管海洋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汹涌,旅游者往往不易识别危机所在。如海南三亚的大东海地貌较为平缓,如果不是风大浪急是比较适合游泳的。但在夏秋季节由于受西南风气候的影响,这时候表面上看似海浪朝岸上涌,而实际上海水暗流却往海里抽,在这种情况下下水非常危险。(2)海洋旅游交通事故的后续事件性,旅游者需要良好的水性和心理。海洋旅游交通发生后,往往还会伴随着溺水等危机事件的继续发生。2009年 9月 5日一艘马其顿游船在其境内旅游胜地奥赫里德湖倾覆,造成 15人因溺水而丧生⑤http://news.qq.com/a/20090906/000997.htm.。(3)海洋旅游活动空间的立体化,旅游者的强参与性使危机事件防控更加困难。海洋旅游活动空间涉及海底、海面、海空,是一种水生性、开放性的、综合性强的活动,与陆地旅游活动相比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海洋旅游者普遍喜好水生性、参与性、体验性活动,这促使游客行为往往更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当一名海洋旅游者畅游大海、戏海扬帆之时,不仅体验大海的神秘,还又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如此之美妙,更进一步激发他的内心斗志,却不知离危机越来越近了。(4)症状显现时间的间隔性,旅游者易放松警觉。海鲜中毒、日晒伤往往是旅游者在食用海鲜或日光浴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出现症状,这种症状显现时间的间隔性,不仅会使海洋旅游者放松警觉,有时还会因旅游者的继续旅游而给治疗带来不便,甚至延误治疗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 2007年 7月 30日,来自湖南省岳阳市的旅行团一行 25人因在大连某饭店吃海鲜引起食物中毒,在乘坐“宝华”轮到烟台途中病情发作。31日凌晨“宝华”轮靠抵烟台后,团员以最快速度被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抢救及时均已脱险①http://www.forex.com.cn/html/2007-08/617345.htm.。长期以来大海、沙滩、阳光一直是海洋旅游所推崇的“3S”产品,人们喜欢把日光浴作为一种健身和健美的旅游活动,可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医学研究人员指出,不适当的日光浴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可能导致皮肤癌和提前衰老 (如色斑、皱纹、皮肤松弛和毛细血管破裂等)。尽管没有人能够证明日光浴本身与皮肤癌有多大程度的直接因果关系,但研究表明那些有曾经被日光灼伤经历的人罹患黑素瘤(皮肤癌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的几率要高于其他人。而从被日光灼伤到病发皮肤癌,其间可经过一个 10-30年的潜伏期。(5)海上旅游危机事件救援难度大,自救对旅游者自身能力要求高。海上旅游通常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而海上旅游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往往来势凶险,救援时间紧迫,专业性强,地理条件复杂,限制因素多,技术与后勤保障复杂,指挥管理难度大,与陆上旅游危机事件相比救援难度大为增加。并且,海上旅游危机事件发生时旅游者通常处于一个相对孤独的境地,尤如“汪洋中的一片叶子”,旅游者自救对其危机事件应对的心理能力、海洋知识、水性、体能要求较高。
从根本上讲,危机事件的爆发都有一定的诱发因素,海洋旅游危机事件也不例外。从上述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的主要表现形态看,除了自然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外,海洋旅游者自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此,2009年笔者在舟山对海洋旅游者危机事件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现结合本次调查讨论如下:
1.海洋旅游者缺乏必要的海洋旅游知识与经验。调查发现,认为能很好处理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的游客占 35%,不能的占 30%,不知道的占 35%,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旅游者对于处理海洋旅游危机事件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不足。
海洋旅游过程中发生台风、海啸、海潮等自然灾害表面上看起来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危机事件,但实际中若海洋旅游者具备一定的海洋知识与经验时,这种危机事件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 2004年 12月 26东南亚海啸灾难造成 273435人死亡或失踪,但据说有一片海滩上的近百名游客无人伤亡。这是由于海滩上的一名英国小女孩玩耍时见到海水突然退去,想起老师说过,海啸发生前会突然大规模退潮,便及时提醒了大家,救下百余条生命②宋洪波:《基于旅游者危机认知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事实上,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如: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水墙。因此有海啸前兆知识的旅游者在海边游玩的时候如果发现这些现象,就会立即撤退,即使还没有发布海啸警报,从而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减灾作用,产生巨大无比的减灾效果。
2.海洋旅游者缺乏海洋旅游危机事件认知意识。调查显示,70%海洋旅游者认为海洋旅游期间不大可能发生危机事件,20%海洋旅游者认为有可能发生,只有 10%的海洋旅游者认为海滨和内陆水体易发生,即大多数旅游者认为海洋旅游危险性较小,也从侧面推论出旅游者对海洋旅游危机事件认知较欠缺。
海洋旅游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内陆地区,对大海、沙滩、阳光、海浪、船只、海鲜、水上运动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但缺少对海洋的认识和体验,没有意识到明媚阳光的杀伤力、海浪惊涛拍岸的威力、海洋水、气运动的多变性、海洋“变脸”的迅速性……经常能看到明明立着警示牌,但许多游客仍然不顾风高浪急,纷纷跳进大海里冲浪,更有一些人在海浪较大的安全区外玩刺激。甚至有些游客明明知道海上交通因天气原因已关闭,他们却不惜花钱寻找无证营运的船只,来满足他们海上运动或海上交通的需求。
3.海洋旅游者缺乏对自身适海状况的正确了解。调查中 55%的游客认为预防、应对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是有关旅游企业的责任,32%游客认为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只有 13%的游客认为是公众和社会组织的责任,说明旅游者很少从自身角度考虑,更多的是依赖于外部因素。
旅游者自身适海状况包括先天适应海洋环境的生理条件、体质、体力储备、海洋技能与状态。海洋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往往与旅游者个体有关,发生在A旅游者的危机事件并不一定会在B旅游者发生,如是否是过敏体质就对食用海鲜的反应会不同。对同一旅游者来说,适海状况也因不同阶段而会发生变化,如对游泳来说,不同体能时的泳技发挥是不同的,在游泳池、水库、河流与在大海中游泳是完全不同的。来自于海滨浴场救生队的调查证实了这点:他们最怕一些自恃水性好的游客,从外地来不熟本地的险情,独自游到安全区以外,就是遇险也难以发现。
4.海洋旅游者缺乏对海洋旅游地环境的熟悉。尽管有 60%的旅游者出游前有时会了解该地环境、可能发生的海洋旅游危机事件,而特地做一些有关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方面准备的旅游者只占 30%,70%的旅游者不会做这方面的准备。
海洋旅游地由于一般远离中心城市往往保留有浓郁的当地特有人文民俗宗教习惯,不同海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海水运动特点,海洋旅游者由于缺乏对海洋旅游地环境的熟悉,可能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无意识的不恰当行为引发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或者产生盲目的危险旅游行为。另外由于海洋旅游空间的聚集性和局限性,尤其海洋交通易受天气突变影响疏散,极易造成海洋旅游人群在某一区域的高度集中和拥挤,不仅增加了偷盗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他人对旅游者产生无意识的伤害。
5.海洋旅游者缺乏对冒险旅游行为的把控。调查数据显示,会无视警示牌前往未开发海边景区游玩游客的占 35%,不会的占 35%,不一定的占 30%,反应了海洋旅游者大都缺乏对自身旅游行为安全性的把控,旅游者旅游行为更多地凭借自身兴趣爱好。有些喜好刺激性强的海洋旅游者不愿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明知有风险却仍然追求刺激效果而忽视自身行为的安全性。
1.将海洋旅游者纳入危机事件管理体系中。海洋旅游者虽然不从事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管理,但其危机事件认知及处理水平的高低对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管理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一方面旅游者伤害程度与情况是衡量旅游危机事件损失大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旅游者既是旅游危机事件直接威胁的对象,有时又是旅游危机引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危机事件管理不只是涉及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还必须将海洋旅游者纳入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管理体系当中,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整体的危机事件应对网络。
2.教育和训练海洋旅游者。教育和训练海洋旅游者,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海洋旅游者具备一定的海洋旅游知识和技巧,引导和培养其在特定情形下所必需的能力,为其享受和体验海洋旅游做好准备。随着人们出游机会的增加,人们旅游不再满足于仅仅到某地一游,而是希望能如古人所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使旅游收益最大化。必要的海洋知识不仅丰富了旅游者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对危机事件管理而言更能够提高旅游者的主动防范意识,是一个一举多赢的举措。
教育和训练海洋旅游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海洋旅游者进行必要的海洋常识和海洋旅游知识教育。除了介绍海洋自然、人文景观外,结合当地海洋旅游区域情况补充介绍海底地貌、海洋水运动、海洋上空大气运动、海洋气象、海洋生物等海洋常识,目的使海洋旅游者熟悉旅游环境,对海洋旅游难度、风险做出正确判断,减少因茫然无知而产生的海洋旅游危机。其次,训练和提高海洋旅游者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如各种形式海洋旅游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如溺水中的救助、其他危机事件中的紧急自救、逃生技能和其他诸如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常识,帮助旅游者能正确辨认灾害爆发的征兆,提前预防,必要时进行自救。再次,引导海洋旅游者树立危机事件认知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个人旅游行为。作为海洋旅游景区宣传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勇于把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告知旅游者,以便引导海洋旅游者依据自己个体的身体状况技能量力而行,遵守旅游区旅游规则,服从景区管理人员管理,降低不可预测的海洋旅游者行为产生的不确定性。
海洋旅游者的教育和训练应寓教于乐、多种方式进行。如提供各种图文并茂的游客手册、码头或车船上播放生动有趣讲解示范、景区景点中介绍与海洋旅游知识为一体的广告牌、在服务环境中设置提示标志或标识等形式对顾客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意识与应对的熏陶。
3.建设海洋旅游网,完善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服务。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服务是指在海洋旅游区域范围不发生危险以及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包含以下二层涵义:(1)海洋旅游区域处于一种既没有危险,也没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状态;(2)海洋旅游区域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状态。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服务设计思路应以游客为基点,要充分意识到作为服务供应商的旅游企业知觉与旅游者知觉间往往存在着差异,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地提供海洋旅游危机事件服务。目前的海洋旅游景区宣传品、宣传栏的温馨提示、警示牌,包括传媒都会进行一些提醒和传递危机事件的信息,但由于缺乏从旅游者角度思考,所以往往事与愿违。比如在景区设置的警示牌通常都是简单的“此地危险”或“游人止步”几个字,事实上这反而会把旅游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给激发出来,他们不知道同样是游泳但在潮涨潮落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不知道刚刚还高高落出的礁石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淹没,不知道表面平静的大海下面却暗流汹涌……如果能描述危险或止步的原因,旅游者就能正确认识危险所在,从而不再逾越。又比如,在一些海滨浴场或媒体的气象预报中,已增加紫外线指数的发布,但却只是简单的一级、二级……或强、弱……等抽象的表达,旅游者并不是专家,不能体会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如果能在发布紫外线指数级别的同时,再补充说明对人体的适宜度,每一个旅游者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4.提高海洋旅游危机预警能力。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海洋旅游危机事件预警就是在对海洋旅游危机事件大小、程度、发生概率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基础上与安全指标的界限值进行比较,利用先行指标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度量未来的风险强弱程度,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预警是预防危机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不断提高海洋旅游危机事件预警能力,在危机事件转化为灾害之前实施有效的预警和处理,才能遏制、消除危机事件形成与爆发,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大可能地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