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介绍: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药剂科管理着全院西药1 650多个品种规格,中成药品种近200种和化学试剂1 200余种。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及时调价。常规工作中注意完善药品质量管理,从采购验收、上架检查、临床反馈等多种途径工作并改进,要求药品信息有科研和文献调研证据支持,定期抽查外加工制剂的质量,为临床提供放心的精品药物。药剂科作为医院药事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以科学和严谨的态度处理药品使用和管理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完善有关制度。
药剂科早期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制剂品种和工艺的开发及改进,1983年开始建立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近十几年来,在药物信息资料、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医院制剂学研究和质量评价、计算机应用及药品编码等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与临床合作积极参加国家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工作。全科共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和翻译著作30余部,获得部科技成果奖、医院科研成果奖及中国药学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等19项。利用药剂科的科研成果,完成协和硅霜、妇炎灵阴道泡腾片、B超耦合剂、碳酸钙(协达利)片和戊酸雌二醇(协坤)片等制剂的开发与技术转让,成为上市药品。
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抗肿瘤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5-氟尿嘧啶、阿霉素、紫杉醇和氟脲苷等常用化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系统研究;同时,作为本院临床药理研究基地第二实验室,完成药理中心生物等效性研究十余项。通过对上市药品质量评价研究,探索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掺入西药检查方法等,为院内选择用药、控制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1994年在国内首度开始药物利用评价研究,1996年又开始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价格昂贵或有滥用倾向的药品进行研究,以提高在使用环节上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提高临床用药水平,适应医疗保险需要。
药学计算机室注重药学信息方法学及应用研究、药品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编写《医院药品使用编码》并在国内数百家医疗机构和相关组织中使用至今,1997年开创了我国首家“处方级别”的药品信息研究网络《医院处方分析课题》,为政府决策、企业市场营销和医院合理用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数据,成为中国药品市场不可缺少的信息基础数据库之一。2000年开始,定时编写北京协和医院《常用药品名录》,已成为院内各级药师不能离手的重要使用参考工具。
从1999年开始承办《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观察》中文版翻译工作,从2000年起承担《中国医学论坛报》“感染专刊”和“循环专刊”的组稿编辑工作。
自1984年陈兰英教授举办“第一届全国临床药学学习班”邀请外教授课开始,科室就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为科室发展加快了进程。与美国康州大学Hartford医院和阿拉巴马州Samford大学药学院合作,为协和培养了15名药师。
2006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药学)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卫生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学专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和指南编写、命题、组卷、审题和试卷分析等工作,并组织编写考试指南。从2002年起主持《中国药学杂志》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的继续教育题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