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科,017000)
偏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作止无常,或左或右,遇风易触发或加重,经久不愈,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故属于中医“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居高巅之位,惟风邪可到,审证求因,可知偏头痛多由风邪所致,这也正是古今医家习用风药治疗头痛的依据之所在。正如《医宗必读◦头痛》所云:“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风药者何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但是,清代医家陈士铎阐述偏头痛病因病机颇有创新之处,他重视“郁气不宣”在偏头痛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时主张“解其肝胆之郁气”。肝胆郁气得以舒展,则风邪亦无处可藏。所创制的散偏汤(白芍、川芎、郁李仁、柴胡、白芥子、香附、甘草、白芷),因疗效显著亦广为后世医家采用。
笔者临证运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常喜欢加一味土茯苓,疗效卓著。采用大剂量土茯苓治疗头痛,是四川省名中医余国俊的经验。然而此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药,何以能止头痛?余老师说:“临证者除了熟悉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常规用法之外,还应掌握药物的特殊专长与优势,便于出奇兵而奏厥功。”
案例:王某,女,35岁。患者平素体质较差,情怀抑郁。5年前出现左侧头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每因受凉、生气而触发或加重,发时痛如锥刺,前额、眼眶胀痛,左侧面部发红,伴呕吐痰涎。常服消炎痛、去痛片等,止痛效果越来越差。接诊时察其舌质暗红,边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此肝胆气郁,风痰上扰,脉络瘀阻之证。治法宜疏肝解郁,祛邪通络。以陈氏散偏汤加减:白芍 30g,川芎 30g,郁李仁 10g,柴胡 10g,白芥子10g,香附 10g,生甘草 5g,白芷 10g,蔓荆子 15g,菊花15g,僵蚕 10g,土茯苓 120g,水煎服,每日 1剂。服药 3剂后,头痛明显减轻。上方去蔓荆子,加当归 15g、桃仁10g、红花 10g,续服 6剂 ,头痛即止。
(2009-07-1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