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宇,邸 莎,田卫卫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5)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主要含黄酮、皂苷、甾醇、有机酸等。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药物剂量是决定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历代经典方剂中土茯苓的用法用量及配伍组成,总结名老中医以及现代医家应用土茯苓的经验,并依据不同朝代的剂量换算土茯苓的现代用量,如东汉1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代1两约37 g,清代1两约37.3 g,探讨土茯苓的临床用量及其配伍规律。
古典医籍记载土茯苓通过不同的配伍治疗杨梅疮、痈肿疮疡等疾病,如搜风解毒汤(明《本草纲目》)中土茯苓(1两约37 g),配伍薏苡仁、白鲜皮,可共奏解毒利湿、通利关节之效,治疗杨梅疮之湿毒浸淫证;归灵汤(明《外科正宗·卷三》)用土茯苓60 g解毒利湿,配伍川芎、当归等各3 g,于清利中行气养血,主治杨梅疮之元气虚弱者;此外,四妙散(清《仙拈集·卷四》),以土茯苓1 500 g解毒祛湿,配伍皂刺49个(炒黄)相合,煎汤,当茶饮,拔毒祛风、化痰散结,主治疬核痈肿;配伍皂荚子,如化毒汤(明《丹台玉案·卷六》)中土茯苓240 g祛毒除湿,配伍皂荚子7个,引药达疮所,治一切广疮。
班秀文自拟方“清宫解毒饮”,其中重用甘淡平之除湿药土茯苓,利湿除秽,配伍忍冬藤、鸡血藤,不仅清解络脉之湿热瘀毒,且以其质地重着而善治下部之湿热壅滞、脉络不通,主治慢性盆腔炎等,土茯苓用量在12~30 g,忍冬藤、鸡血藤各18~20 g[1]。班秀文针对湿毒自制“解毒止痒汤”,以土茯苓配伍槟榔,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治疗湿热毒邪所致阴痒及带下,土茯苓多用20 g,槟榔30 g[2]。
禤国维临床善用土茯苓加减配伍治疗各种皮肤科疾病,如自拟“皮肤解毒汤”,以土茯苓配伍紫草、莪术等,其中土茯苓清热解毒,紫草凉血祛瘀,尤其是对于热毒较盛者,加强解毒凉血之功,土茯苓常用至20~50 g,紫草15~30 g[3]。禤国维自拟“血管炎方”,以土茯苓为君药,清湿热、解郁毒,配伍仙鹤草、牡丹皮等,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主治各种证型的过敏性紫癜,土茯苓常用30 g,仙鹤草、牡丹皮各15 g[3]。以二至丸加味的“禤氏生发汤”,以土茯苓15 g,清热祛湿,配伍女贞子、墨旱莲各20 g,共奏滋阴清热补肾、利湿祛浊解毒之功[4]。
路志正常以土茯苓配伍椿根皮,清热止带,治疗带下病合并低热者,其中土茯苓清热利湿,椿根皮祛湿止痒,加强除湿之效,土茯苓多用20~30 g,椿根皮10~15 g[5]。治疗泌尿系感染,常以土茯苓配伍萆薢等清热渗湿药物,提高清热解毒利湿之效,治疗急性膀胱炎等属热淋证,均用15 g居多[6]。土茯苓配伍苍术、厚朴,除湿健脾,泄浊通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土茯苓常用15~30 g,苍术、厚朴各8~12 g[7]。
朴炳奎认为土茯苓性味平和,解毒抗癌尚能兼顾脾胃,而有祛邪不伤正之功,如《本草纲目》亦言土茯苓能“治恶疮痈肿”。常配伍炒白术、生黄芪,在清热解毒、除湿散结的基础上顾护脾胃,治疗各类消化道癌症,土茯苓用20 g居多,炒白术、生黄芪常用10~30 g[8]。土茯苓配伍白花蛇舌草,共奏解毒除湿之效,常用治肺癌,多各用15 g[9]。配伍浙贝母,增强清热化痰散结之功,治疗乳腺癌,尤其是肺部转移者,土茯苓多用20 g,浙贝母15 g[10]。
周仲瑛从湿热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疾病,如以土茯苓配伍六月雪,清化湿热瘀毒,兼有通利血脉之长,治疗慢性肾炎、IgA肾病、狼疮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土茯苓常用剂量为25~40 g,六月雪15~30 g[11]。周仲瑛认为湿热内蕴是白塞氏病的主要病机,故以土茯苓配伍苦参、黄柏等,清热利湿,土茯苓常用20~25 g[12]。自拟“凉化除湿解毒汤”,其中以土茯苓25 g,配伍菝葜30 g,清热解毒止痒,是治疗牛皮癣的基础方[13]。用“化肝解毒汤”,主治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以湿热毒瘀互结为主要证候者,其中土茯苓、垂盆草各20 g,增强解毒化瘀之功效[14]。
李济仁自拟“清痹通络饮”加减,以土茯苓配伍鸡血藤,不仅利湿而且通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土茯苓用量在25~200 g,鸡血藤常用15~20 g,主治各种痹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15]。土茯苓为李济仁治疗肾病之要药,他认为“肌酐、尿素氮”等属于中医之毒邪,其不仅解毒排毒,且通络透络,是降肌酐、尿素氮之主药,自拟“蛋白转阴方”,以大剂量土茯苓合墨旱莲,专消大量蛋白尿,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等,土茯苓常用量为25~50 g,墨旱莲25~30 g[16]。自拟“苦参消浊汤”,其中苦参为治疗乳糜尿之要药,佐以土茯苓淡渗除湿利尿,用于膏淋、血淋等各种淋证,土茯苓多用25 g,苦参20 g[17]。
仝小林选用土茯苓作为治疗泌尿系疾病的靶药,配伍苦参、黄柏之品,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之效,能明显降低尿细菌,治疗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加重,土茯苓常重用至30~240 g,苦参、黄柏各30 g[18]。土茯苓为解毒之要药,配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靶药威灵仙,增强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之功,土茯苓常用剂量30 g,解毒可重用至240 g[19],威灵仙30~60 g。仝小林在升降散疏散邪毒调态的基础上,用土茯苓配伍野菊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之药,给邪以出路,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土茯苓用30 g,野菊花、败酱草各20 g[20]。亦用土茯苓配伍龙胆草、蒲公英等,加强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丹毒、痤疮伴有脓头者,常用剂量多为30 g[21]。
朴春丽自拟“苦酸通络调肾方”以土茯苓合苍术为君药,清热燥湿、调肾健脾,主治糖尿病肾病之湿热挟瘀证,土茯苓用量为80 g,苍术20 g[22]。朴春丽认为土茯苓具有降尿酸效果,自拟“解毒通络调肝降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其中土茯苓用至90 g,健脾除湿,降低尿酸[23]。此外,自拟“土茯苓汤”,以君药土茯苓配伍白茅根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治疗糖尿病合并多重耐药尿路感染,土茯苓常用50 g,白茅根30 g[24]。
4.1 配伍威灵仙 姜云功用土茯苓通利关节而治疗痛风,常配伍威灵仙祛风除湿,共奏舒筋止痛之效,土茯苓常规用量在15~60 g,风湿胶着,病情缠绵日久者,可重用至60~120 g,而对于特殊疾病,如汞中毒、脉管炎等的急性期,土茯苓用量可增至200 g[25]。
4.2 配伍萆薢 牟明东自拟“土茯苓萆薢汤”,其中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为君药,萆薢利湿祛浊、祛风除痹为臣,常各用30 g[26];彭欣常亦用土茯苓45~60 g通利关节,配伍粉萆薢30 g清热除湿,增强解毒利关节之功,用以治疗高尿酸血症[27];黎启明自拟“萆薢土茯苓汤”,其中萆薢30~60 g,土茯苓60~120 g,可解毒利湿而止痛,用于治疗痛风,能快速降低尿酸,缓解疼痛[28]。
4.3 配伍薏苡仁 罗贵延自拟“土茯苓汤”治疗诸湿邪所致疾病,如带下病等,土茯苓解毒利湿为君,多用60~90 g,炒薏苡仁助其滑渗之力,常用30~60 g[29]。
4.4 配伍苦参 土茯苓祛湿解毒,配伍苦参、白鲜皮燥湿止痒,是“土茯苓丸”的主要组成,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牛皮癣、缠腰火丹、肾囊风、膝疮、风疹等,土茯苓、苦参各30 g,白鲜皮15 g[32]。
4.5 配伍生地黄 苏励教授治疗以湿热蕴毒为主证的白塞氏病,尤其重用土茯苓配伍生地黄,认为土茯苓长于祛湿,但去热功效不足,而生地黄性寒,清热而不伤阴,合用可共奏清热利湿之效,土茯苓常用剂量为30~60 g,更甚者可达90 g[30];张敏自拟“清热利湿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以土茯苓利湿,配伍生地黄入营血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常用量为30~45 g[31]。
4.6 配伍败酱草 土茯苓善解毒利湿,配伍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具有杀菌、抑菌和抗病毒之效,蒋俊涛治疗慢性盆腔炎症,土茯苓常用15~30 g,败酱草、红藤各15~20 g[32]。土茯苓和败酱草是巴元明教授治疗尿路感染常用的药对之一,土茯苓、败酱草常各用10 g[33]。
4.7 配伍穿山龙 土茯苓配伍穿山龙,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如胡荫奇认为二者配伍功擅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良药药对,常用剂量为15 g[34]。
4.8 配伍忍冬藤 范永升运用“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其中忍冬藤利湿通络为君药,土茯苓解毒利湿为臣药,合用可通络止痛,常各用30 g[35]。
综合历代经典方剂及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土茯苓临床用量范围为9~240 g,依据各系统疾病的不同特点,选择土茯苓的不同配伍以及临床用量,如配伍威灵仙、穿山龙、萆薢以及鸡血藤等藤类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常用量在30~60 g,如病情急重,或湿邪胶着,缠绵不去者,可重用至120~240 g,随症加减;配伍车前草、滑石、墨旱莲、苦参、六月雪、败酱草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常用15~60 g,在急性加重期,可用至120~240 g,中病即止;配伍椿根白皮、苍术、槟榔、苦参等解毒杀虫、散结消痈,治疗妇科疾病,包括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常用10~60 g;配伍紫草、牡丹皮、仙鹤草等解毒祛湿、清热凉血,治疗皮肤等外科疾病,如银屑病、慢性湿疹、过敏性紫癜、痤疮、各类疮疡等,常用10~50 g。土茯苓在15~60 g正常剂量范围里,用药安全性大,在9~240 g剂量范围内,尚未有文献报道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但应用大剂量时需注意配伍防护,随病情变化及时加减,中病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