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的探索

2010-04-13 11:14陈德涌李从安赵心伟孙兰芳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畜牧生猪标准化

陈德涌,李从安,赵心伟,孙兰芳

(四川省平昌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平昌 634000)

近年来,平昌县将山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生猪产业。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生猪为重点,肉牛为特色,家禽为基础”的畜牧产业发展战略,并在探索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把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的重要作用,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加强领导,举全县资源,对生猪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严格措施,全力推进,突破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的宣传,成立生猪产业化领导小组和乡镇专门领导机构,建立部门间联习会议制度,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二是确定“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为基础,以建设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为重点,以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思路,提出“龙头企业建基地,连小区,带农户”的市场化运作的经营发展模式。三是确定“通过放心肉工程、良种繁育工程,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狠抓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强化畜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突破加工瓶颈,兴办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战略。从而使全县干部职工明白“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思想观念问题。同时,按照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针,制定未来五年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目标,使计划在市场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

1.2 强化四大支撑,为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2.1 强化政策支撑。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务院集中出台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费补贴,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资金补助等一系列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平昌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生猪产业政策扶持的力度。

一是建立以奖代补的政策扶持机制。2007年以来,县委、政府出台了《突破性发展生猪生产的决定》、《加快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决定》等,每年统筹安排发展资金200万元以上,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奖励种猪养殖大户和优质商品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坚持“政府主导、业主主体、信贷支持、项目配套”的发展机制,积极争取中央、省对我县畜牧业生产的支持。

二是加大生猪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自筹资金占投资总量65%以上的养殖户(场),根据建设规模大小给予不同额度的信贷支持。2007年,全县投放生猪产业贷信资金首次超过3000万元,其中,县农村信用联社投放每户(场)3万元以上的生猪养殖大额信贷达到1786万元,共支持养殖户568户。2008年、2009年分别投放生猪信贷4300万元,5800万元。

这些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吸纳了民间资本对生猪产业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07至 2009年,民间投入资本就达3.5亿多元。

1.2.2 强化科技支撑。县委、县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坚持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适用技术,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

一是坚持养殖小区建设技术创新。按照国家生猪养殖小区建设标准,结合平昌实际情况,规范执行“四分离四配套六统一”建设标准。“四分离”即人畜分离、干稀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四配套”即配套建设粪沟及雨水沟、沼气池、自动饮水、厕所和洗手间及洗澡间;“六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圈舍建设标准、统一良种引进、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环境控制标准、统一养殖保险。从而解决了粪污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及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农作物秸秆作燃料对空气的污染及疾病传播、人畜共患病发生,改善了生猪生长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方便了农户生产生活,降低了养殖风险。

二是加大畜牧兽医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科技人员责任包片到小区、户等措施,积极推广熟改生、单一改配合、楼圈改地圈、沼气替燃料等一批新技术,强化科技入户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全县生猪标准化养殖有了较大发展。

1.2.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为增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后劲,县委、县政府一方面积极申报畜牧产业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统筹安排支农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几年来,平均年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达1500多万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400多万元,对提高县、乡畜牧部门的服务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畜牧生产后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4 强化部门协作支撑。强化部门协作支撑,是促进平昌县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各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展,都有着很高的认识,积极为生猪产业化建设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财政部门在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资金上给予优先安排;发改部门在项目申报上重点给予倾斜;国土部门、林业部门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和龙头企业用地、用材等简化办事程序,从优从快办理相关手续;各金融部门也扩大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农业部门与畜牧部门联合建立了猪-沼-果(菜)循环农业模式。各部门的协作,为生猪养殖小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3 构建四大体系,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3.1 构建技术培训体系。一是制定了培训制度。在系统内,采取送出去培训、短期轮训、到大型养殖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等方式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二是组建技术培训班,深入农村,送资料下乡,送技术下乡,把各种培训学校办到农村,办到养殖小区。三是与教学、科研等部门联合建立培训基地,每年对养殖小区进行1~2次集中培训。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使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提高,也使养殖户逐步成为合格的饲养员、防疫员。

1.3.2 构建畜牧技术、重大动物疫病服务体系。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畜牧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服务网络,在品种改良、标准化饲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实现了对生猪标识的订购、收领、登记、发放、管理及溯源一条龙管理,对生猪从出生到饲养、调运、交易和屠宰上市全程监管。以通过积极争取,使动物防疫经费、乡镇防疫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动物防疫效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终考核,并与“以钱养事”资金挂钩。这些政策的落实,为保持乡、村技术队伍的稳定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1.3.3 构建加工流通体系。按照市场引导、龙头企业拉动的策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上下功夫。目前,已形成了畜禽产品加工企业3家,开发了5个绿色、特色畜产品,生猪贩运商户达180多户,从而解决了生猪大规模发展后产品的销售问题,使平昌县的生猪产业在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1.3.4 构建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加快推进生猪良种繁育场建设,建立“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品种良种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5个良种猪繁殖场。二是在全县43个乡镇分片、分区域设立了60个生猪人工授精站(点),搭建品种改良平台。形成了“良种场+精液供应中心+人工授精站(点)+养殖户”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2 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活跃,养猪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农户各自经历不同,虽然养猪的积极性很高,但对畜牧兽医知识比较欠缺,往往由于品种、饲料、饲养管理、防疫等诸多问题解决不好,带来较大损失,通过对全县生猪养殖小区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2.1 饲养管理不科学 日粮组合不当,大多采取自配料,不按生理阶段配方,造成粮食浪费,增加成本,经济效益降低。分群饲养未注意,大小混养、病、健同圈,密度过大,使小猪不能同步发育,造成僵猪或疫病传播。

2.2 防疫意识差,免疫程序不合理 重治不重防,往往因防疫不到位,治疗又不及时导致猪只死亡,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2.3 诊断错误,用药混乱,延误病程,增加死亡 没有技术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兽医,依靠本地防疫员,乱用药、滥用药,不该混用的几种药一并注射。

2.4 投融资困难 养殖小额信贷虽然已经起步,但发展速度仍滞后,许多养殖户流动资金不足,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缺乏后劲,养殖户猪的存栏不足,圈舍闲置浪费,导致生产成本高。

3 几点建议

3.1 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制度,积极创建优质养殖基地一是加快推进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信贷支持、技术支撑、用地规划等措施,建设不同规模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组织和引导养猪户把改厕、改水、沼气建设与生猪生产配套,从环境、设施、品种、畜禽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二是改革投融资体制,切实增加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将生猪产业发展作为财政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重点投放领域。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三是加快品种良种化、优质化同步,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引进优良种猪、种母猪给予政策性补贴,对县、乡、镇60个生猪人工授精站(点)的设备、设施进行更新完善,提高猪人工授精站(点)的辐射能力和品种改良质量。

3.2 全面调整养殖结构,加快发展草食畜禽 平昌县草场资源丰富,草山草坡面积达103.6万亩(1亩=667平方米),年产各类饲草饲料100万吨,其中秸秆40多万吨,为积极发展草食畜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草食畜禽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是百姓的主要肉食品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力调整养殖结构,就是要树立“草当粮用、羊当猪养”的新观念,充分利用平昌县草山草坡资源和大量秸秆饲料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高产饲料作物和牧草,同时,深入研究扶持政策,加强技术保障、市场引导、品牌培育等工作,确保草食畜禽业的发展。

3.3 加大畜牧行政执法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执法者和各利益主体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营造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风气。二是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和突发疫情监控工作,逐步建立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确保畜禽及产品的卫生质量。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做到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四是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建立安定有序的市场体系。

3.4 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建立以平昌县畜牧业信息网为重点的畜牧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国家、省等行业网站,县、乡、村畜牧服务网络,各种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经济组织,及时收集和发布市场信息,尤其要加强对市场信息变化规律的分析,逐步形成信息采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3.5 加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转化,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要进一步加强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增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坚持以业主投资为主体,国家适当扶持,多渠道筹资的投资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加快科技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工作效能。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利用和转化,用科技弥补劳动力的不足,用科技提高产量和品质,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6 优化信贷机制 成立担保公司,以种猪、猪舍做抵押,解决养殖户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畜牧生猪标准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标准化简述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