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

2010-04-13 08:54□苏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

□苏 炜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山西省教育厅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联合申报的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 特色凝练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课题于2007年10月正式立项。本课题的研究用以解决大学语文等人文类教学模式完善的问题,以此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美学价值,因此,课题研究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另外,本课题研究也能够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完善探索一条更加人性化的改革途径。

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教育意义,创新意义,学科意义,改革意义。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用汉民族母语为学习者讲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历史、语言艺术、民族感情,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非凡的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高等院校开设的,以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和现代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优秀的文化财富。它以人文知识性和艺术感染力极强的内容直接担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任务。它在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

高职高专类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的的高等专科院校。一直以来,由于强调学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了重视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倾向,对于公共类基础课程有轻视现象。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个人综合素质有待学校开设人文课程得以提高。大学语文作为综合传播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写作、交流、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的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首选课程。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在各个院校明显受到轻视,这对学生将来就业后的综合竞争力培养是不利的。对形成一个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学校的大学理念有影响。特别是对一个学校的凝聚力、学生的创造力和校园的综合活力也有影响。

目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资源单调,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影响到本课程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应当发挥的作用。因此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大学语文权威齐森华教授结合多年来国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当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大学语文的开设应当有明确的定位,充分体现其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作用。他认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和教学评价要科学地结合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到目前为止,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供大家借鉴。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山西高职高专教学中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有实际的创新意义。

为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于2006年11月4日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会议总结了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研讨了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并针对大学语文教育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重点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设。根据这一精神,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与会代表表示,应提出有关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在修订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大学语文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系列。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面对教育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大学语文课程也出现了种种必须面对和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改革的需要,也是形势的需要 。如何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大学语文的主动性?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如何避免低水平重复?这些问题都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解决这些迫切的改革问题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研究。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环境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多,包括:语言文学研究、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人文教学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国学教育研究、校园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通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他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并针对大学语文教育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重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他们指出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方面要明确课程性质、功能和目标,突出课程特色,保证教学效果。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与小学、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大学语文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母语经典以及代表性优秀作品的研读,进一步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并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文修养的提升,使学生的内心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健康。为此,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语文的工具性、素质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明确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其他相关课程的任务分工。

通过研究他们提出,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受欢迎、有效果,教育部将组织筛选、推荐若干优秀教材;建立大学语文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好师资培训;大学语文课程要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方式,在努力提高课堂讲授水平的同时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保证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他们认为要在改革中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课程质量。它需要从事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师积极探索学科内部的规律,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处理好各专业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教学实绩显示出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中,可以借助于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以便各高校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更好促进大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一个专业教学的专家型组织,委员会在成立后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大学语文课委会制定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提出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设计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情况调查”,通过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情况调查报告》,设计了《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多媒体课件大赛实施方案》,召集了两次由部分研究骨干参加的课程改革研讨会,与华东师大共同合作召开了由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研讨会。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语言文学研究的成果浩如烟海,不胜枚举。传统研究和现代研究每日都在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其基本内容有语言学研究成果、文学研究成果。其中语言学又包括基础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文学包括文艺理论、文学史研究、文学创作论、文学鉴赏论、文学批评论等。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成熟 。

目前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研究成果遍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大量前沿性研究成果。无论是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还是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都有高质量的成果为现代教育和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学校研究和学校管理研究方面也是成果斐然。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方面更是引起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研究论文层出不穷。将高等院校研究和素质教育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也很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这方面的系列丛书。丛书中对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透彻而全面的分析。

由于我国的文化和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的人文教学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方面研究形成了西方人文教育研究、东方人文教育研究、中国人文教育研究和比较人文教育研究等不同体系。本课题研究主要借鉴中国人文教育研究和比较人文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研究。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其中包含了许多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前由于文化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文化研究成果更是大量涌现。在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新成果成批出现。特别是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研究项目捷报频传。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全面展开,而且各个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也伴随者经济的发展在官方和民间全方位开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作为高速发展的大国形象已经在全世界牢固树立。当前汉语热在全世界兴起。由汉语热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学研究热。其中研究成果日益涌现。我国设立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成为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的园地。在世界国学研究领域,既有华人的研究成果,也有外籍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都从新颖的角度让我们认识了中华国学文化的魅力。国学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学语文讲授的内容,所以国学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大学语文研究。在国内,振兴国学的行动也带动了国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专门开设国学本科专业。国家高科技产业创新委员会专门把国学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成立了研究试点和国学产业研究院。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本课题所借鉴。

由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的“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课题致力于促进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委员会集中了我省高职高专院校最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和研究专家。他们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工作积累。能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他们的研究反映了我省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面貌。他们在高校工作,是各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他们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他们长期从事人文教学,了解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独特作用。由于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面对所有在校学生,作用人数多,受众面广,因此本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所有高校的文化宣传、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它重点在于当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与大学语文有关的学生素质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学传播,这些内容的研究会对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校园文明建设、学校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研究成果对其它类型的高校,甚至中小学都会有借鉴作用。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学观念、教学现状、教学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关系、学科内部教学规律、新形势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课程适应网络环境教学、教学与学员人文素质培养、与高职高专课程有机衔接、与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员培养目标的协调性、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文课程精品建设、教学成本效益、消除学习消极现象等。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应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开针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它的基本内容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和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播作用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也是衡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标准。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大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应用属于操作性研究,它涉及许多静态和动态、不变和可变因素。因此,应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寻找规律实施改革的有效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以学生最优化获取学习信息为核心;以课程学习规律为依据;以最佳的媒体技术相结合为传输手段;以最科学的教学设计为前提,以最实际的教学活动为条件;以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开发为保证,协调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环节关系,强化对学生的教学服务,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职能,确保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稳定,实现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人本化探索。

通过本课程改革可以使广大学员真正享受到现代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全面协调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环节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文化类课程的负担减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教育理念;通过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可以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落到实处,将理念演变为行为,真正实现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本课程改革,引进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美与艺术的理念,解决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学生学习由“被动”到“主动”的问题 。它能够探索大学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建立起一个运行稳定,教学合理,能够满足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求的,体现人文教学服务和传统文化教育协调的课程改革体系。为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文锦.高职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董小玉.实用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