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社挽
(河南省宜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宜阳 471600)
1.1 食物镁含量高易导致尿结石。
1.2 猫的肾脏功能很强,导致猫不喜饮水。尿液过浓,排尿次数少,结晶和结石成分在尿道内的停留时间就长,这利于结晶和结石的形成。
1.3 细菌、疱疹病毒、杯状病毒感染或患膀胱炎、尿道炎及气候寒冷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1.4 肥胖和焦虑也会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形成。肥胖的猫较懒,其排尿次数少,尿液在体内存留时间长。焦虑又是引起特发性膀胱炎的主要病因。
2.1 膀胱结石 患猫点滴状排尿或在不常排尿的地方排尿,排出的尿液常混有血液,并散发强烈的氨味。如发生感染和组织坏死,则尿液混有脓、血,并发出腐败气味。下段泌尿道感染时,一般患猫不发热,但排尿疼痛,排尿后持续蹲伏或伸展。膀胱结石滞留于尿道时,猫初试图排尿,但排尿呈滴状或呈细流,完全阻塞时无尿液排出,但患猫频频表现出排尿姿势,病猫可能过分蹲伏、伸张或舔食阴茎。伴发尿毒症时,其食欲废绝,常脱水、昏睡,偶尔呕吐或腹泻,通常于72h内死亡。尿道完全阻塞时,其膀胱积尿、极度膨胀,偶尔可见膀胱破裂。
2.2 肾结石 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重症病猫常发肾衰,偶尔可因肾结石致发肾盂肾炎。当肾结石阻塞两侧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时,患猫可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3.1 猫排尿时间延长、尿液浓稠即可怀疑患病。腹部触诊,若发现膀胱炎及膀胱、尿道结石即可确诊。膀胱胀满、有痛感,按压不能排除尿液的,应考虑为下段泌尿道阻塞。如触摸不到膀胱,腹腔内积有大量液体,应考虑为膀胱破裂,对此可通过腹腔穿刺确诊。
尿结石可通过腹壁触诊配合肛门或阴道指征确认,必要时可通过插入导尿管,确定尿结石位置。
3.2 放射学检查。直径大于3mm的结石,放射造影可显示,猫泌尿结石多呈沙粒样。必要时可借助超声诊断。
4.1 外科处置包括按摩法、导尿管插入法和尿道切开术、尿道造口术等。
按摩法适用于阴茎末端的阻塞,通过按压可使结石或塞子排出;导尿管插入法,即插导尿管至阻塞处,并通过直肠或阴道用手捏紧导管远端,然后经导尿管注入无菌盐水或液状润滑剂,用液压扩张尿道后突然减压,以将尿结石冲出。采用导尿管插入法有时会把尿结石冲回膀胱。采用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施尿道切开术或尿道造口术。
4.2 药物溶解尿结石,主要通过酸化尿液,提高尿结石的溶解度使之溶解。常用的尿液酸化剂是二盐酸乙二胺、消旋蛋氨酸、抗坏血酸、氯化铵和酸性磷酸钠等。蛋氨酸的应用剂量为每日0.5~0.8g,氯化铵用量为每日0.8~1.0g,可将其混入饲料饲喂。用pH为4.5的缓冲液反复冲洗尿道可使尿结石溶解,且不会损伤尿道黏膜。
4.3 对症治疗要点是解除膀胱膨胀,防止膀胱破裂,抗感染。
5.1 限制镁摄入 食物中的镁含量不得超过20mg/418.4J。
5.2 酸化尿液 鸟粪石结晶或结石在pH为7.0以上时最易形成。酸化尿液的常用方法是增加食物中蛋氨酸的含量,食物中添加780mmol/kg的氯化铵或同时应用碳酸钙可抑制食后碱潮,使尿液pH值降低。
5.3 增加排尿频率 增加排尿频率可预防尿结石形成。可通过增喂食盐,使猫多饮水而促其排尿。每天添加0.25~1 g食盐,可降低尿结石的发生率。
5.4 加强饲养管理 管理上,应让猫多活动,保持猫窝清洁、舒适,使其经常饮到清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