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福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
孙运福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赖于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只有充分肯定、重视和发挥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积极能动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生产关系;能动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归根到底是得益于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并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这一关于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思想运用于分析我国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分析、阐述了其基本思想,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767同时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768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或错误,这也是客观事实。如何准确把握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失误?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地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理解和评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关系到在实践上如何正确地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大问题。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我们应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将原本是正确的思想说成为错误的,不可矫枉过正,更不能对错颠倒。否则,这都会对人们产生严重误导,动摇我们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以至阻碍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充分认识和发挥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这对正确评价和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的失误或错误究竟何在?我们必须对其作历史地、辩证地科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虽然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地讨论,但至今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上还比较模糊,甚至对毛泽东的有关认识和做法给予了错误的分析和判断,把原本是正确的思想说成为错误的。如有论者把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上的局限性说成是:“毛泽东在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时却违背了这一原理,突出表现为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过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把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夸大为无条件的决定作用”,[2]“毛泽东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力图通过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认为,“他过于重视这对矛盾中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将这个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超越时空条件的,这就使他在认识社会进步问题上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作用”。[4]有些论者即使是在阐述、宣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论时,也还不认为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以往我们长期陷入一种理论误区,即以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并且要建立一种具有超前性的生产关系,以为用这种超前的生产关系就能带动或拉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却适得其反”。[5]如此等等。上述种种思想认识或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对毛泽东在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上的失误和贡献,我们的认识还有误区;对改革的基本理论基础,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对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变革生产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认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澄清和深化。
如前所述,一些论者曾将我国改革开放前生产力的落后,归罪于不停地变革生产关系,说是只注重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我们认为,这样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生产力停滞不前的原因和教训,显然与事实不符,有悖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事实上,重视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与坚持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并不矛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根本上说,所表达的内涵或思想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不能将其对立起来。我们之所以强调和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中就内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和本质联系,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这种能动作用既可能是阻碍性的,也可能是促进性的,究竟会形成何种性质的能动作用,这在根本上就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真正由生产力所决定,即人们能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建立其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同样,之所以强调和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其中也内含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因为,只有在客观上坚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才能在实践上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所以,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地位、作用,就是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生产关系的地位、作用,则是肯定和重视生产关系的能动、促进作用。可以说,重视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非但不是错误,相反,这是毛泽东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科学把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地位、作用的理论贡献。
在认识和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的失误或问题并非在于“只注重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而是误以为,惟有公有制、计划经济等,才是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具能动性、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真正的失误是在于,毛泽东没有及时找到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或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这是需要弄清楚的。其实,并不是毛泽东过于重视或过分夸大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而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本来就是十分巨大的,人们之所以忽视或未能自觉地去利用和发挥这种能动作用,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地位和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造成的巨大阻碍作用,已经印证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动作用的巨大性,这也是从其反面证明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巨大推动作用。实践已经证明,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阻碍作用;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必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为什么要改革和深化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的基本目的所在。
改革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目标和根本判断标准,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改革问题上的根本区别,从实质上说,并非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改革与否,而是关于判断改革成功与否或生产关系先进性的标准不同,是用生产关系作为根本判断标准,还是坚持以生产力为根本判断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重视发展生产力,并通过改革建立与其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毛泽东是清楚的,这在其有关著作中,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作过具体的分析和阐述。现在看来,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实践过程,毛泽东认识不到位和未能解决好的,或者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一直未能真正弄明白的,是判断服务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先进性标准问题,或者说是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应即改革成功与否的科学标准问题。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科学的判断标准是更为重要的。其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也在搞变革,一些论者在总结这一时期生产力停滞不前的原因和教训时,甚至就认为这是不停的变革生产关系的结果。譬如,1958年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 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改组成 2.6万多个人民公社,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要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3至4年,慢的5到 6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不再遥远。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将其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不断提升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不能否认,这也是改革,尽管是不正确的。这里的错误实质并非在于不停的变革生产关系,而是在于改革的具体方向、判断标准不正确,是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按照“一大二公”的要求和方向变革,这实际上是以生产关系本身为目标和判断标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则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和方向改革,是坚持以生产力为根本目标和判断标准。这就是说,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确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相适应即生产关系先进性的标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根本的不同。三中全会前,我们是从生产关系方面寻求其判断的标准,如“一大二公”;而三中全会后,则是从生产力方面确定其判断的标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坚持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明确并坚持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科学标准。在这一问题上,邓小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贡献,主要不在于提出或坚持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而是在于他果断地矫正了变革的错误方向,提出了指导改革、判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先进性的科学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如此改革,这是对生产关系变革方向和判断生产关系先进性标准的改革,是对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名义建立起来,但却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大二公”即所谓“超前性的生产关系”的改革。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然是比一般改革更具艰难性,是更为重要的改革。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与其基本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者说必须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这一规律的基本要求,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而言,唯有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这是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当然,改革生产关系本身并不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代替不了发展生产力,但若不能创立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力是决不会自发发展的。正如恩格斯在阐述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要性时所强调的:“把生产资料从这种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唯一先决条件,因而也是生产本身实际上无限增长的唯一先决条件”。[6]诚然,要建立什么“超前性的生产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但决不能因此就认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也是错误的。其实,“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这正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实质。诚如邓小评所说:“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7]138“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7]265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7]370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正是这一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只有在与其基本相适应的一定生产关系中才能得以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本性使然。要发展生产力,而又不去变革生产关系,这无异于梦想着从天上掉馅饼,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这决不意味着生产关系可以任意的变革,而是必须依照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方向进行改革。
生产关系变革的方向性错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生产力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改革与改革的方向有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因为改革的方向出了问题,发生偏差,就因此也否认改革生产关系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改革并不意味着就只能是建立“超前性的生产关系”,我们搞改革也决不是为了要建立什么“超前性的生产关系”,而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些论者,之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上否定“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的思想观点,这是把改革的具体方向与改革本身混为一谈了。所谓“超前性的生产关系”,无非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推论或设想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如公有制、计划经济等,而实践证明,这未必就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前,正是依据这种所谓超前性的生产关系来引导变革,并将其作为判断生产关系先进与否的标准,才导致了我们在改革和建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种种失误,以致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所谓超前性生产关系的建立,既是以错误认识为指导的变革的产物,同时也只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改革才能加以避免或纠正。解铃还得系铃人,生产关系的错误变革,仍须依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才能予以消除或纠正,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变革的改革。改革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的、深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生产关系”,这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就其实践意义说,都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前提,而将其视为“理论误区”的论者,实际上是将自身置于理论误区中了。
十八世纪的英国政论家伯克这样说道:“一个无法改革的国家是无法生存的。”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充分肯定、重视和发挥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积极能动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认识和必然选择。生产力发展有问题,但这决不是生产力本身的问题,而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问题。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从生产关系方面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生产力之所以停滞不前,其原因并非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变革生产关系,更决不是过分夸大了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而是在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问题上,是在判断生产关系先进性的标准上出现错位。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在认识和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问题上,直到今天,就整体而言,决不是夸大了,而是非常不够,远没有到位,还未能充分认识和把握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极端重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动作用的错误倾向,这仍是一个有待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在理论和思想观念上深入探索和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杨建伟.从社会基本矛盾到社会主要矛盾——论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哲学根源 [J].江汉论坛, 2005,(8):70-73.
[3]瞿磊.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局限性[J].云梦学刊,2002,(2):50-52.
[4]赵蕾.“八大”之后毛泽东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J].山东大学学报,2002,(1):110-114.
[5]薛广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论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2-02-2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33.
[7]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F014.1
A
1008-2670(2010)06-0070-04
2010-11-22
孙运福,男,山东淄博人,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
(责任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