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热相搏证”的研究

2010-04-13 02:48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郭立中金妙文王志英过伟峰
世界中医药 2010年4期

周仲瑛 吴勉华 周学平 郭立中 叶 放 金妙文 王志英 过伟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瘀热)病机重点研究室,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 282号,210029)

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慢性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此时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为探求其内在规律,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理,并经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我们较为系统的提出“瘀热相搏证”这一重要证候及其主要内涵,充实和发展了中医的病机辨证和治疗学内容。

上世纪 7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将“瘀热相搏证”及凉血化瘀治法的应用从临床引入科研,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列若干子证,从最初在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的防治中“瘀热水结证”的提出,到后来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瘀热发黄证”的发现、出血性病症治疗中“瘀热血溢证”——瘀热型血证的命名、高脂血症治疗中“络热血瘀证”的提出,直到上世纪末对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的确立,继而到近年被列为国家 973研究课题的“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等,均显示了中医的病机学说及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我们先后历时 26年,从理论、临床和实验 3方面对瘀热相搏的五大常见子证进行了系列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瘀热”学术思想。

1 瘀热的概念

对于瘀热的涵义,前人未能严格界定。在中医学有关理论中迄今只有零星的阐述,尚无系统专论,且多指外感,而罕及内伤。如《伤寒论》128条说:“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说明外邪循经入里,深入下焦,瘀热相搏,可致蓄血,治当下其瘀热。另还提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意在热瘀血分可致“黄疸”。吴又可论蓄血说“血为热搏”。叶天士提出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亦均与瘀热密切相关。现代《简明中医辞典》对瘀热的解释:一指瘀积在内的热;二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不恰当,比如热郁气分者为郁热而不能称为瘀热;第二种解释仅指血瘀化热的一种病理现象,局限了瘀热理论在疑难重症辨证论治方面的指导意义。

实际上,瘀热是指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互相搏结,形成具有新的特质的复合病理因素,在其致病过程中,不仅有瘀和热的共同参与,而且瘀和热之间胶结和合,有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同一患者身上,即使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但若瘀和热不相关联,瘀自瘀、热自热,亦不能称为瘀热。临床发现,瘀热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病理因素,具有自身的特性,普遍存在于多种外感和内伤杂病过程中,为病广泛,多属急难重症。因此,有必要在总结历代医家有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升华和发展瘀热学说,形成系统的瘀热理论。所谓瘀热相搏证则是指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以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病机、病证。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实践证明,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临床疗效能获显著提高,从而也反证了瘀热相搏证的客观存在及其理论的实用性。

2 瘀热的形成

各种导致热或瘀的病因,都可以成为瘀和热形成的始动因素,瘀热则是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一般而言,瘀血多从内生,火热可自外来。因此,瘀热的形成途径有外感和内伤两类。

2.1 外感 1)外感六淫化火,传里入血,热壅血瘀。2)温邪疫毒入侵,热毒炽盛,搏血为瘀。

2.2 内伤 在多种内伤杂病的病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导致瘀血和/或内热的产生,瘀或热形成之后,既能因瘀致热,亦能因热致瘀,还能瘀热并存,最终都可导致瘀热相搏,胶结为患。具体而言,内伤瘀热的产生有以下几种途径:1)阳盛阴虚,火热偏亢,热郁血瘀。2)五志过极,气火亢盛,火郁络瘀。3)痰湿浊瘀,郁积化热,热搏血瘀。4)大病不愈,病久入络,络瘀生热。

3 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

瘀热为患往往见于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程中的严重阶段。此时,无形之热毒以有形之瘀血为依附,并相互搏结,使邪热稽留不退,瘀血久踞不散,两者互为因果,可致血液稠浊,血涩不畅,加重血瘀;血瘀又可蕴积化热,而致血热炽盛,促使病势不断演变恶化。瘀热相搏于血分,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有以下几端。

3.1 瘀热相搏,阻于脉络,络伤血溢,可致出血、发斑瘀热相搏,阻于脉络,血热则迫血妄行,瘀阻则血不循经,血热和血瘀均可导致出血性病变,瘀热相搏则病机更趋复杂,亦更易导致络伤血溢,可见部位各异的瘀热血溢证候。1)外感瘀热血证:外感温热毒邪,热毒内蕴营血,搏血为瘀,瘀热相搏,可致脉络广泛损伤。表现为多脏腑、多个部位的出血,势急量多,血色深紫或暗红,甚或九窍齐出。瘀热外郁肌肤孙络,则伴肌肤瘀斑成片。现代有关实验研究表明,由外感因素所致的瘀热出血、发斑,其病理实质每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2)内伤瘀热血证:内伤杂病,脏腑蓄热,热蕴血分,瘀热互结,亦可致络伤血溢,表现为不同脏腑的瘀热血证。如嗜食肥厚辛辣,湿热蕴结,邪郁化火,灼伤胃络,搏血为瘀,瘀热阻络,逼血妄行,血上溢则为吐血,血下溢则为便血(如上消化道出血);瘀热夹痰,伏肺损络,则反复咯血(如支气管扩张);素体阳旺,血分伏热,搏血为瘀,瘀热伤络,血不循经,溢于皮下肌肉,可致肌衄(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2 瘀热相搏,可致脏腑功能障碍,形质损害,病势多变 脏腑功能失调,是形成瘀热相搏的病理基础,而瘀热形成后,又会阻滞于脏腑经络,进一步加重脏腑的形质损害、功能失调,而易生他变,甚则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

瘀热互结,血热炽盛,耗气伤津,血液凝滞,气机郁遏,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滞络瘀,可致厥脱(如感染性休克);瘀热相搏,血随气逆,上犯清窍,脑中蓄血,扰乱神明,可致昏迷(如脑血管意外);瘀热阻于下焦,肾与膀胱蓄血,血瘀水停,可致尿少、尿闭、尿夹血块(如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血蓄肠腑,可致血便伴发热、腹痛(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湿热瘀毒相搏,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骤发为身目如金之急黄(如重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瘀毒互结,迁延持续不解,导致肝脾两伤,可促使病情发展(如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热毒内蕴血分,瘀热阻于经络,燔灼阴血,肝肾多脏受损,可致阳毒发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消渴日久,肺胃肾阴虚燥热,耗津灼液而成瘀,瘀热相搏,既可加重原有病症,又易变生他症(如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疾病等)。另如痰热瘀肺,可致肺胀急性发作(如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3.3 瘀热相搏的基本病理要点 对瘀热相搏的主要病机可作如下初步归纳:1)外感瘀热相搏:一是攻窜散漫,随火炎灼,随血流行,无处不到,往往多症杂陈;二是聚结壅塞,热毒燔灼气血,经络凝塞不通,易于损伤脏腑功能,出现定位病变;三是热毒腐败破坏,气血凝滞,络脉损伤,导致脏腑的实质性损害。2)内伤瘀热相搏:一是多属素体阳旺阴虚,津亏血涩,热郁血瘀,标实与本虚往往互见;二是久病入络,络热血瘀,瘀热胶结,病多迁延难已;三是病涉多脏,脏腑体用皆有损害,甚至出现不可逆的局面。总之,无论外感、内伤之瘀热相搏,均对脏腑经络具有广泛性损伤。

4 瘀热的病机病证特征

1)瘀热具有火热的病理特征:因火热为阳邪,动变甚速,“能燔灼焚焰,飞走狂越,消烁于物,莫能御之”(《金匮勾玄》),故而瘀随热攻窜散漫,流散不居,随血流行,无处不到。表现为病种多端,且每易出现伤阴、动血、窍闭、厥脱之变。2)瘀热具有瘀血的病理特征:瘀血凝滞,阻滞经脉,多有相对固定的病位。与热相搏,聚结壅塞脏腑经络,尤易表现出定位病变特征。3)火热与瘀血和合为患:瘀热既可随火热之变动周行全身,也可因瘀血之胶固,瘀着脏腑脉络,导致多脏腑、多经脉的广泛损伤。瘀热相搏,胶结难化,常使病情缠绵难愈。4)瘀热可致血溢和血滞两种病理结局:瘀血阻滞,热郁气血,均可使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热迫营血,溢于脉外,或瘀阻络伤,络破血溢,均可致血不循经而出血。5)瘀热为病涉及多个脏腑:外感邪热,深蕴营血,充斥三焦;内伤久病,瘀热郁结,多脏互为传变,均对脏腑经络的损伤具有广泛性。热蕴营血,煎熬熏蒸,可致血液稠浊,血涩不畅,加重血瘀;血瘀又可蕴积化热,而致血热愈炽,两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势不断演变。如热瘀营血,必然耗血伤及肝肾之阴,阴伤可致肝风内动;瘀热酿痰,扰乱神明,内闭心包,又可见谵狂、昏迷。表现为病涉多脏,病机演变转化多端。6)瘀热多深及窍络肌腠:瘀热由瘀血和火热两种病理因素相互搏结而成,如煮沸之油酪,既具有瘀血胶结凝滞之性,又具有火性阳热动越之征。瘀热可因火性燔灼而流变不居,窍络肌腠等细微之处皆能到达;同时,营行脉中,如环无端,络脉细小狭窄,病理情况下极易阻滞不通,形成络瘀之征。因此,瘀热可随火升腾,随血阻滞,深及窍络,外及肌腠。《景岳全书◦火证》也说:“凡火之为病,其在外者,必见于皮肉筋骨;其在内者,必见于脏腑九窍。”总之,瘀热相搏,极易伤及窍络肌腠。

5 瘀热相搏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瘀热致病多端,具有血瘀和血热两类复合征候,故首应区别瘀和热的主次轻重和瘀热并重之不同,且临床表现亦每多因病而同中有异。一般可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辨识。1)发热:外感所致者,热势或高或低,或身热起伏,或身热夜盛;内伤所致者,为一组症状的病机概念,体温多不明显升高,而以烘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等为主。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2)出血: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甚则九窍齐出,或出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血色暗红、深紫、或鲜红与紫黯血块混夹而出,质浓而稠,或大便如漆色,小便红赤。3)疼痛:患处红肿热痛,着而不移,痛如火灼,或如针刺。4)症积:腹部结块,手触有形,质硬,固定不移,或肢体散发结节、肿块。5)神志异常:烦躁、谵语、如狂、发狂、神昏。6)肌肤:外发瘀点瘀斑,色红赤或深紫,或皮肤花纹,脉络怒张、显露,色赤紫暗,手掌鱼际殷红,或口腔黏膜、咽喉有出血点,或见面目皮肤深黄。7)面色:目赤充血,面部红赤或暗红,目眶暗黑,颧颊显布赤丝血缕。8)相关舌、脉:舌质深红、暗红或红紫,舌体或舌边可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舌瘀紫;舌下静脉粗张迂曲,青筋暴突;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沉涩、沉实,或见促、结、代。9)实验室参考指标:如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脂增高、血黏度增高、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率异常、血浆血栓素 B2和 6酮 -前列腺素 F1a异常、血浆类固醇水平升高、尿 FDP阳性。

临床所见,以上诸症不必悉具,只要准确把握特征性症状或体征之一、二,结合相关舌脉即可识辨。必要时也可结合辨病识证。

6 瘀热的分类

多种外感和内伤疾病过程中,都可以出现瘀热相搏证。其内涵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有不同的分证。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外感瘀热证和内伤瘀热证两类。2)按病位分类:可分为脏腑瘀热、血脉瘀热、窍络瘀热等。3)按病证分类:瘀热相搏证的常见子证有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瘀热阻窍证、络热血瘀证、瘀热腑结证及瘀热酿痰证、瘀热伤阴证、瘀热动风证等。

7 瘀热的治疗原则

7.1 基本治法 瘀热相搏是许多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病机特征,针对这一基本病机特点,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可采用凉血散瘀法治疗。此即叶天士所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临床上以甘寒微苦、清解凉泄之药和辛苦微寒、散血消瘀之品同用,以凉解血分热毒,清热消瘀散血。此法实际上是凉血与化瘀两法的联用。通过凉血,可清解血分的火热,使其不至于煎熬津血而成瘀;通过散瘀,可使热毒失去依附,不致与瘀血胶结而难解难清。两法合用,共奏清解血分火热,消散血中瘀滞的目的。

在治疗瘀热相搏证时须注意,凉血与散瘀必须有机配伍,联合使用。如果单纯清热凉血,往往会加重瘀血的阻滞,因为血得寒则凝;而单纯活血散瘀又难以清解血分之热。总之,凉血与化瘀联用,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清血分之热:血凉则热自清,不致煎熬血液成瘀;化瘀可以孤其热势,不致热与血搏,从而阻断病情的发展。2)散血中之瘀:消散血中之瘀,可使脉络通畅;凉血可以防止瘀郁生热、化火酿毒。3)解血分之毒:热由毒生,瘀从毒结,凉血化瘀,有利于解除血分之毒,消除滋生瘀热之源。4)止妄行之血:血得热则行,血凉自可循经,瘀得消而散,脉通血自畅行,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7.2 基本方药 凉血化瘀方剂的选择,古代医家所提出可供参考者,如瘀重于热,用《伤寒论》的抵当汤;热瘀相等,用《瘟疫论》的桃仁承气汤;热重于瘀者,用《千金要方》的犀角地黄汤等。基本常用主药有水牛角片、制大黄、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山栀子、泽兰等。临床可在治疗大法的指导下,灵活选用清热凉血和活血散瘀两类药物,进行配伍。

方药释义:药用水牛角、大黄为君,水牛角功类犀角,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制大黄清热泄火,凉血逐瘀,二药相合互补,更能加强君药的凉血化瘀作用;生地黄、牡丹皮、赤芍为臣,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牡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赤芍凉血活血,和营泄热,三药相互协同,可以更好地发挥君药的功效;山栀子为佐,可助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泽兰为使,活血行瘀,借其苦辛微温之性,使全方静中有动。

7.3 随证配伍化裁 瘀热广泛存在于多种外感和内伤疾病的过程中,其致病见证多端,病位各异,且患者体质有强弱,病邪有兼夹,即使同属瘀热,其病证病机亦有较大的差别。临床上必须详辨同中之异,在确定凉血散瘀基本治法、选定基本方药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化裁。而辨清外感内伤尤为重要。

外感瘀热证,起病急,病势重,热毒炽盛,常发生于热入营血阶段,故凉血应配合清热解毒之品,以祛除致瘀之源;散血可酌加通瘀之品,以使热无所附。内伤瘀热证,病程较长,或久病急变,多发生于热瘀脏腑,久病入络阶段,故凉血应注意清散脏腑郁热,化瘀应注意通经活络。

1)辨脏腑病位配伍:瘀热阻肺,当兼顾清泄肺热,加桃仁、桑白皮、鱼腥草、黄芩、金银花;心经瘀热,当清心泄火,加黄连、竹叶、莲子心、丹参;瘀热阻窍,加冰片、丹参、郁金开窍醒神;热瘀肝胆,当清泄肝胆,加龙胆草、大青叶、青黛、夏枯草、丹参、桃仁、广郁金等;瘀热发黄,加茵陈、山栀清热利湿,化瘀退黄,热毒重者,加紫草、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瘀热腑结,加枳实、桃仁、芒硝化瘀软坚,泻下瘀热;瘀热水结、肾失司化,上药再加麦冬滋阴利水,牛膝、猪苓、白茅根清热利尿;瘀热动血,加紫珠草、血余炭凉血化瘀止血;瘀热阻滞胞宫者,当合疏肝调经之剂,加蒲黄、五灵脂、青皮、香附;瘀热痹阻,肝肾阴伤,当加石斛、鸡血藤、鬼箭羽、路路通滋阴清热、活血通络等。2)辨瘀热轻重配伍:热重于瘀者以凉血为主,化瘀为辅,配以清热泻火解毒之品,如黄芩、黄连、黄柏、连翘、败酱草、红藤、紫花地丁等;瘀重于热者以活血祛瘀为主,加用行血之品,必要时还可破其瘀滞,下其瘀热,加水蛭、虻虫、穿山甲、土鳖虫等。3)辨因果关系配伍:久病络瘀,因瘀致热者,应注意通经活络,酌加搜剔入络之品,如穿山甲、路路通、土鳖虫、地龙等;热毒炽盛,因热致瘀者,应重用清热解毒之剂,如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4)辨兼证、变证配伍:瘀热酿痰者,加天花粉、知母、胆南星清化痰热;瘀热动风者,加石决明、地龙凉血熄风和络;瘀热伤阴者,加玄参、石斛滋阴生津;瘀热耗伤气阴者,加西洋参、麦冬益气养阴防脱。

此外,还当注意体质特点组方用药。如素体脾胃虚弱者,苦寒泄降清热之品不可过用,并注意加用顾护脾胃之品;有出血倾向者,走窜峻猛之活血药以及破血之剂应禁用或慎用,并适当配伍活血止血之剂。

8 瘀热学说的几点新义

综上所述,本文对瘀热理论的研究,有如下几点新义:1)在前人“瘀热”一词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论述了瘀热病机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开创性。2)阐明瘀热的病理特点,是血热与血瘀互为因果,胶结和合,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一种复合病理因素,不同于单纯的瘀或热,从而为研究复合病机提供了思路。3)以前人对外感热病有关瘀热的散在论述为基础,将其理论延申到内伤杂病,特别是疑难急症方面,旁及临床其他学科,扩展了应用范围。4)以瘀热病机证素为导向的研究,将为构建脏腑病机辨证新体系,使辨证论治活化作出范例。5)研究以瘀热为病机证素的“瘀热相搏证”,体现了“审证求机”的重要性,求机是揭示“证候”病理本质的论据,具有自身理论特色和优势,切合临床实用,并可为应用现代研究方法,设计符合中医理论的技术路线明确走向。6)以“瘀热相搏证”为主体的研究,不仅体现了理法方药、证因脉治诊疗体系的序贯性,辨证论治在临证的应用,同时还以“瘀热相搏证”为中心,较为深入的研究了证的外延与内涵,相关主要子证,体现了证的层次性,异病同证同治,而又同中有异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