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学,卢 燕,郭志华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以及血栓栓塞等严重后果。到目前为止,关于房颤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由于病理发现房颤患者心房肌纤维化现象,考虑房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其中,于是炎症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作为炎症标志物的C反应蛋白(C-reaci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在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明显升高。笔者为此对不同类型房颤患者的血CRP水平进行监测,旨在探讨炎症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1 研究对象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05~2008-05住院房颤患者79例(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25例;男36例,女41例;年龄50~69岁。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房颤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51~67岁。入选对象排除下列情况: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合并感染、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NYHA-Ⅱ心功能分级3级或3级以上;⑤瓣膜性心脏病。按照房颤的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7 d),持续性(>7 d且<1年)及永久性(>1年)。
1.2 CRP检测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常规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RP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求出均数±标准差。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
CRP水平阵发性房颤组为 (5.41±0.91)mmol/L低于持续性房颤组的(8.54±1.54)mmol/L(P<0.05);持续性房颤组 (8.54±1.54)mmol/L低于永久性房颤组 (9.34±1.15)mmol/L(P<0.05);所有房颤组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4.12±0.45)mmol/L。
房颤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提出了双重基质的概念,即房颤的触发基质与维持基质,这种理论基本可以解释房颤的临床表现特点。既往在那些孤立性房颤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中发现显著的炎症浸润、心肌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变化,而对照组则表现正常[1]。尽管炎症的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是,炎症却可以导致心房结构重构,促进房颤的维持。目前已经知道持续的CRP升高是慢性炎症反应的标志。本文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房颤患者其CRP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阵发性房颤患者低于持续性房颤者,持续性房颤患者与永久性房颤患者的CRP水平大致持平,而且,所有房颤的患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测可能与炎症导致心房肌的重构与纤维化,从而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发展。但是,具体来说,CRP的升高到底是房颤的原因或者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Kallergis等[2]通过研究房颤患者复律后高敏CRP的变化情况,得出了CRP升高是房颤的结果而非房颤的原因的结论。
房颤形成的机制包括了局灶触发以及多子波折返环,心房解剖结构的变化包括纤维化,脂肪浸润等都可以影响到房颤的发生与发展。到底是炎症导致了房颤的发生或房颤导致了炎症,目前还尚未可知。有学者认为这两者可能相互影响,炎症不仅是基础心律失常的一个动因,而且是心律失常的一部分。研究显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致心房肌细胞内钙聚集超载,从而触发心房肌细胞的凋亡,这种变化可导致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引发心房肌结构重构,促进房颤的维持[3]。反之,系统炎症反应的出现,循环中CRP的增加使房颤易于触发。为了研究炎症与房颤的关系,Sata等[4]通过测定1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药物复律后体内CRP水平的变化发现,复律后2周其CRP仍继续升高,表明炎症反应是房颤的原因而非结果。有学者推测炎症反应对房颤的维持作用大于对房颤的触发,最近发现CRP水平的升高是房颤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推断炎症反应可能在房颤的发生以及维持的过程中发挥了双重作用。
在假设房颤的发生与炎症存在一定关系的基础上,有学者对房颤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来观察患者的反应。Kuma-gai等[5]报道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中CRP水平,并可缩短人工诱发的房颤的持续时间。Dernellis等[6]通过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干预,发现甲基泼尼松龙可减少房颤复发并以及转为永久性房颤的风险。还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诸如ACEI、ARB、甾体激素、鱼油及维生素C等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房颤的发生[7]。
总之,房颤的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CRP与房颤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是房颤导致了炎症的发生,还是炎症促进了房颤的触发与维持,抑或二者互为因果,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予以证实。未来的研究,或许会为人们控制房颤的发生及发展开创出一条新路,
[1]Frustaci A,Chimenti C,Bellocci F,et al.Histological substrate of atrial biopsies in patients with alone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1997,96:1180-1184.
[2]Kallergis EM,Manios EG,Kanoupakis EM,et al.The role of the post-cardioversion time course of hs-CRP levels in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Heart,2008,94:200-204.
[3]Mihm MJ,Yu F,Carnes CA,et al.Impaired myofibrillar energetics and oxidative injury during human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1,104:174-180.
[4]Sata N,Hamada N,Horinouchi T,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Is inflammation a consequence or a caus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Jpn Heart J,2004,45:441-445.
[5]Kumagai K,Nakashima H,Saku K.The HMG-CoA reductaes inhibitor atorvastatin prevents atrial fibrillation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in a canine sterile pericarditis model[J].Cardiovasc Res,2004,62:105-111.
[6]Dernellis J,Panaretou M.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during glucocorticoid therapy and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J].Eur Heart J,2004,25:1100-1107.
[7]Boos CJ,Anderson RA,Lip GY.Is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in flammatory disorder?[J].Eur Heart J,2006,27:13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