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属高山—荒漠系统。甘肃历史上草地辽阔,水草丰美,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由汉到唐千余年时间,适宜耕作的草地逐渐开垦为耕地,实行农牧并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以粮为纲”的束缚,砍伐、滥垦、过牧,给这块土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导致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生态恶化导致农牧业生产的范围越来越小。全省土壤侵蚀面积达38.9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5.6%,其中水蚀面积14.8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22.36万平方公里,融冻侵蚀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境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11.1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18亿吨,占黄河泥沙输入量的1/3。河西内陆河流域风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危害严重,沙尘暴时常发生。退耕还草,藏粮于草,实现种草养畜的同步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这是退耕还草的主题。但要拓宽退耕还草的路子,必须加快草业产业化、奶业产业化的步伐。
从历史看,甘肃奶业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周以前,甘肃今敦煌、张掖等地的羌人开始驯养牦牛。经过数千年的自然选择、人工驯养和有计划地开展品种选育、改良,开始向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成为甘肃奶业发展的独特群体。其次,是利用丰富的牦牛品种资源,在农牧过渡地带开展牦牛与黄牛种间杂交生产犏雌牛,产奶性能大大提高。第三,以1944年引进专用化乳用品种(荷兰牛)为标志,开创了甘肃近代奶业发展的新纪元。即开展专用化奶牛品种的培育和建立奶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对甘肃人民的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说,甘肃奶业发展在经历了数千年洗礼,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奶业才开始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1949年,全省只有几十头专用奶牛,1个国营奶牛场,兰州每天上市牛奶300多千克。到1955年,乳用品种牛虽然发展很快,但主要仍为犏牛。同年兰州市组成了6个奶牛生产合作社,牛奶由合作社代销。1958年以后,城市郊区及农区犏牛生产鲜奶逐渐减少,被荷斯坦专用奶牛代替。城市、工矿区、各地(州)政府所在地和大中县城也建起了奶牛场。到1975年,全省奶牛总数达3309头,年总产奶量4873.61吨,分别为1950年的42.42倍和50.98倍。1957年以后,受当时“大跃进”浮夸、冒进、蛮干和“文化大革命”斗、批、改运动影响,全省奶业大幅下滑。这一时期甘肃奶业的发展可归纳为:在生产上以发展数量为主,在品种利用上主要以乳肉兼用为主,在生产方式上以建立小型奶牛场和一家一户传统饲养为主,在技术上已开始推广饲草种植、秸秆青贮。可喜的是,1954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起了燎原乳业,生产的甘南奶粉因原料乳品质优良,加工产品好,很受国内用户欢迎,从此为自给自足的甘南牦牛奶文化注入了商品经济的活力。
1978~1983年,甘肃奶业在坚持继续增加专用化奶牛数量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黄牛的利用与转化工作。1980年甘肃从奥地利引进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20头,其中公牛6头,母牛14头,从此在全省大面积开展母牛冻配改良工作。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233〕号文指出,为配合兰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日生产消毒奶18吨、酸奶2吨、奶粉10吨的兰州乳品厂,扩建了兰州奶牛繁殖总场,达到年存栏奶牛1500头的生产规模。1983年全省奶类总产量达到30711.80吨,人均奶类占有量1.54kg(全国平均水平为2.15kg)(图1),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43.80%和35.09%。
表1 2008年甘肃省农牧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权重及位次
1984~1995年是甘肃奶业发展的最好时期。1983年7月,国家主席胡耀邦指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是改变甘肃面貌的根本大计”。1987年甘肃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85.2万公顷,创历史最高记录,之后10年相继稳定在67万~73万公顷之间。1995年秸秆利用率为总贮量的40%,经过处理的秸秆利用率为10%,其中青贮127.74万吨,氨化35.90万吨。草业的兴起,为甘肃奶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5年全省奶类总产量达到99096.46吨,人均奶类占有量4.07kg(全国平均水平为5.60kg),分别是1984年的1.78倍和1.31倍。
1996~2003年,是甘肃奶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甘肃奶业经历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又迎来了“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欧盟奶类援助项目主要在兰州市,庆阳地区合水县,张掖地区临泽县、张掖市及武威地区武威市实施。项目包括个体奶农——奶农技术协会——市场营销——环境保护与乳品加工工艺——商务合作——经济改革与研究,为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甘肃奶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2003年全省奶类总产量达到22.56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8.67kg(与全国14.3kg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分别是1996年的1.08倍和0.97倍。
2004~2008年是甘肃奶业稳定发展时期。退耕还草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措施,而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则是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手段。甘肃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草的历史机遇,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两突出”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结合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养牛业现状及社会对牛奶的需求,把奶业的发展作为强壮民族和消费升级的重大工程,在全省推行饮奶运动。2008年甘肃省奶类总产量达到36.55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14.11kg(远低于2008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28.31kg的水平),分别比2004年增长43.41%和42.81%。
甘肃奶业经过60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全国奶业发展的形势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抓住很多奶业发展的机会,特别是没有结合甘肃所处的农牧交错带的优势,坚定地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之路。在实质性农业结构调整中没能紧紧围绕“种草种树,发展畜牧”这个主题进行,奶业的发展没有通过“必然”走向“自由”。用现代农业观点来审视甘肃农业结构,在区域布局上,自求平衡,结构雷同;在生产结构上,畜牧业比重过小;在畜牧业内部结构上,草食家畜比重过低;在品种品质结构上,大宗的农畜产品质量不优,优质的农畜产品数量不多(表1)。甘肃作为苜蓿大省,种苜蓿养奶牛这个现代农业的主题不仅被渐渐淡忘,更重要的是,这个主导产业,始终被粮食和猪这个传统农业的主导产业所排斥。
甘肃奶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草的历史机遇,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两突出”,特别是“突出发展奶业生产”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结合甘肃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奶牛养殖现状及社会对牛奶的需求,种草养牛,牛草同步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奶牛的发展重点主要是发展数量和优化牛群结构,牦牛的发展重点是提高质量;奶牛、牦牛、改良牛并重,以奶牛、牦牛为主;城市郊区、农区、牧区并重,以城市郊区为主;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散养并重,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扩大奶源基地建设,并与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同步;良种推广和科学饲养管理结合,充分发挥良种的内在潜力;发展乳业联合舰队,实现大、中、小型乳品企业3轮齐转;乳品加工与液态奶生产相结合,以发展液态奶为主;省内市场与外埠市场同时开拓,乳牛奶以占领省内外市场为主,牦牛奶要作为世界名牌,冲出甘肃,走向世界。坚持走“奶业合作社+乳品企业+奶农”的路线,实现奶业产、加、销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健全奶业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精心组织实施好《甘肃省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目标和要求。重点建设好河西走廊玉米带、苜蓿带奶业产业区,大中城市的郊区(工矿区)奶业产业区,甘南牦牛奶产业区。
1999年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反弹琵琶”的智慧回归。按照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规划,近10年内,全省有133.33万~200.00万公顷坡耕地要实施该计划,相当于全省实有耕地的27.5%~41.6%。退耕还草,一是要解决好人工草地的持续发展问题,将种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中;二是要很好地与畜牧业结合,即草畜同步发展;三是要与实质性的农业结构调整同步进行,明确建立以畜牧为主导产业的大目标;四是不仅要把错误开垦的耕地退出来种草,还要进一步把部分粮田改为草地,发展畜牧业。只有认清奶业是第一畜牧业的内涵,紧紧抓住种苜蓿养奶牛这根主线,立足甘肃退耕还草和拥有50万公顷的紫花苜蓿的优势,奶业才会有一个大发展,广大奶农才会率先由温饱步入小康。只有坚定地走种草养畜、种苜蓿养奶牛之路,才能加快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并能将牧区和农区的生态、经济统一起来,六大牧区的草业大省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农牧结合(农牧耦合)才会在甘肃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显示出更大的威力,并给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希望。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奶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全国奶业发展的形势相比,尤其是和奶业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甚远。究其原因是,在主观指导上偏离了甘肃农业发展的方向,没有将畜牧业放在农业主导产业的位置上。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从改造山河,到再造秀美山川,都是力图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走草地农业(牧草农业)之路。而现代农业就是草地农业,即牧草农业,核心是种草养畜。优质牧草在现代农业国家都占有一定比重,一般不低于耕地面积的25%,有时甚至高达40%~50%。如荷兰耕地总面积204万公顷,其中饲料作物136.6万公顷,占67.7%;在饲料作物中人工牧草面积109万公顷,占整个耕地面积的53.3%。法国共有耕地面积1817万公顷,饲料作物占60%。食用谷物播种面积在荷兰占耕地的28%,法国占30%,美国仅占9.4%。在发达国家,人们不是用粮食而是用生物量及蛋白质来计算土地的产量。草食性动物成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是靠生物产量高的人工牧草来完成的。在现代种植业中,不仅增加了饲料作物,而且是以饲料作物为主,因为其生物产量高,且有利于生态平衡,使整个农业系统得到强化而大幅度提高其生产能力。现代农业中畜牧业占第1位,种植业退居第2。传统农业观点认为,没有粮食就没有畜牧业。有了人工牧草之后,单纯的粮食观就成了传统落后的观念了。没有草业的奶业是不健康的奶业,是一个跛足的奶业,而跛足奶业是无法参与国际奶业竞争的。反之,奶业对草业还具有决定作用,这就是选择优质饲草喂奶牛,即草业生产通过高质量干草渗透入奶业生产系统,那么草业就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奶牛食草(新西兰奶牛业完全依靠草地牧草进行饲养),饲喂粗饲料秸秆(以色列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经验)和饲草料作物混合饲养(西方)国家3种形式,均为各国种草发展奶业的成功模式。在发达国家,牛奶占农业总产值的第1位,牛肉占第2位,2项占农业总产值的40%~60%。美国这2项产值也占总产值的35%。奶牛业不仅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因为在人类大宗饲养的动物中,奶牛的效益最高。从经济效益讲,同样投入,它的产出是肉牛的2倍,是猪的3倍。从社会效益讲,它会带来一系列新的产业,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就业。从营养角度讲,它是其它任何食品无法替代的。
既然奶业是第一畜牧业,那么种牧草养奶牛就应该是甘肃农业的主导产业。甘肃农业发展要破题,就是看如何对待种草养畜,特别是种牧草养奶牛。国外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给奶牛饲喂苜蓿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牧草有助于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西方有句谚语:“无草,无牛;无牛,无粪;无粪,无农作”。奶业的发展可以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要在实质性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围绕“种草种树,发展畜牧”这个主题,甘肃奶业就会通过“必然”走向“自由”,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