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词牌名英译探微

2010-04-12 20:50刘国立
关键词:词牌名词牌

刘国立 王 斌

(上海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3)

宋词词牌名英译探微

刘国立 王 斌

(上海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3)

词牌规定了词的音乐调式,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关系。在翻译时,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作用。音译不仅可以保持词牌的音美和形美,通过注释还能更详细的介绍词牌的意义。从长远来看,建立英语的词牌的索引会更有利于次文化的传播。

词牌;音译;传播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中国古代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与唐诗合称中国古代文学的“双绝”。词从隋唐时期的曲子词发展而来,至宋达到全盛,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文学形式。这朵文学奇葩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字字珠玑,文人墨客争相吟哦。在现代,宋词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她也为许多译者所钟爱,为把中国文化的这一瑰宝介绍给世界人民,许多翻译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劳动,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宋词的翻译仍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词牌的翻译就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词牌的来源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 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二、词牌的功能

词是韵文文体,是配乐歌唱的歌词,又称“曲子词”。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式,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

三、词牌的常见译法

虽然绝大多数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关系,但在翻译时,为了保证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完整性,译者也都把词牌翻译了出来。归纳起来,词牌的翻译主要采用了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方法。

1.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完全按照字面来翻译。对于没有历史典故,或典故已无从考证,或取自词中字句的一般性词牌,大多译者都采取这种方法。例如:踏莎行 Trading On Grass;鹧鸪天Partridge sky;点绛唇 Rouged lips;玉楼春 Spring in Jade Pavilion;相见欢 Joy At Meeting;满江红The River All Red;摸鱼儿 Groping For Fish;西江月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风入松 Wind Through Pine;双双燕 A Pair Of Sparrows.

2. 意译法

(1)带有“歌”、“词”、“子”、“歌头”和“吟”等词牌名的译法

词牌中的“歌”、“词”、“子”一般译为song. 例如:子夜歌 Midnight Song; 洞仙歌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 更漏子 Song of Water Clock at Night; 采桑子 Song of Picking Mulberry; 卜算子Song of Divination;南乡子 Song of the Southern Country;捣练子Song of Silk Washing; 天仙子 Song of Immortal.

“歌头”即是序曲或前奏,一般译为prelude.如:水调歌头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词牌中带有“吟”字的词格调高雅,节奏舒缓,一般译为chant. 如:水龙吟 Water Dragon Chant; 瑞龙吟Auspicious Dragon Chant.

(2)“令”、“引”、“近”、“慢”等词牌名的译法

有一些词牌末带有“令”、“引”、“近”、“慢”等术语。“令”与酒令有关,是一种比较接近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近”有亲昵、浅显的意思,可能与令、引等一样与曲调有关,指一种篇幅较“令”长而又不如“慢”曲那么典雅庄重的曲调。从字数上讲,大体上说,“令”多半属于小令范围,“引”、“近”多半属于中调范围,“慢”则绝大多数是长调。所以译成英文时可视具体情况译成Song; Slow Song;Slow Tune或Slow,Slow Song。例如:调笑令Song Of Flirta-tion;唐多令Tang Duo Song;祝英台令Slow Song Of Zhu Yingtai;扬州慢Slow Tune Of Yangzhou;声声慢Slow,Slow Song。

(3)“摊破”、“促拍”、“减字”、“偷声”等词牌名的译法

“摊破”又名“摊声”、“添字”和“促拍”这两个术语都表示在原调基础上加了字、句。而“减字”、“偷声”则是在原调基础上减少了字句,而另成新调。“摊破”和“减字”是就字数而言,而“促拍”和“偷声”是就调而言。所以“摊破”可译成Lengthened Form,“促拍”可译成Quickened Tune,“减字”则可译成Shortened Form,“偷声”则可译成Slowed Tune。例如:减字木兰花Shortened Form Of Lily Magnolia Flowers; 摊破浣溪沙Lengthened Form Of Silk-Washing Stream。

(4)根源于历史掌故的词牌名的译法

有些词牌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或为历史典故。这类词牌大多根据其背景采取意译的方法。例如:《苏幕遮》原本是指从今天新疆吐鲁番(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所以唐人又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面,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有人将它译成Screened By Southern Curtain,就是没考虑到它的来源而望文生义译出来的,尤其是Southern一词不知从何而来。据此,大多译者译成Water-bag Dance。这样既点明了是舞曲,又可使读者领略到舞蹈的内容和形象。

又如《念奴娇》,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一著名歌妓,玄宗时常诏见命歌,曲名本此。如果不知此曲底里,将它译成“Dreaming Of Her Charm”那就令人捧腹了。有人将它译成Charm Of A Maiden Singer,“歌手”和“娇”都译出来了,可Maiden一词用得不恰当。Maiden一词在英文中是“处女”或“未婚女子”的意思,把它用在古时的歌妓身上未免太圣洁了,不如去掉Malden,译成Charm Of A Singer。Charm多指女子的妩媚,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读者会弄错Singer的性别,“念奴”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尚且陌生,更不用说外国人了,译出来也不一定知道,反而妨碍意思的理解,故此处可撇下不管,用A Singer代替即可。类似的情况都可如此处理:如《昭君怨》就可译成Lament Of A Fair Lady。也可用加注的办法,如《虞美人》就可译成The Beautiful Lady Yu,这样外国人就知道是一个姓虞的美人了。

再如《临江仙》,乍一看以为是讲江畔的仙人,其实它是唐代教坊曲,原为赋水仙花而作,故名临江仙。所以译成Immortal At The River,就与原词牌名貌合神离。最好译成Daffodils By The Riverside,这样既照顾到了其本来的含义,又保留了词牌现有的神韵。“仙”即“水仙”。

《鹊桥仙》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得名,故此曲亦常咏牛郎织女之事,所以不妨将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改成Immortals Meeting On The Magpie Bridge,这样更显得生动贴切。

又如《破阵子》,唐教坊曲,截取龟兹部大型舞曲《秦王破阵乐》片段而成,多写豪壮之情。译成Dance Of The Cavalry,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神韵,尽管原文并没有“舞”字。

四、词牌音译及其探索

以上词牌翻译的方法对于那些本身就是词的题目的词牌来说,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这类词牌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摆设罢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非“本意”的词牌,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徒劳的。因为这些词牌跟词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非但如此,它还会误导读者。例如:《点绛唇》翻译成 Rouged lips,目的语读者会以为这首词就是写红嘴唇的。《洞仙歌》翻译成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读者会认为该词就是歌颂洞中的神仙的。《虞美人》译成The Beautiful Lady Yu,它跟南唐后主李煜哀叹国破家亡,一代君王沦为阶下囚的主题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所以,与其将词牌翻译成英语来误导读者,不如直接采取音译的方法。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所有词牌。例如:忆江南Yi Jiangnan; 如梦令Rumeng Ling;清平乐 Qingpingle;虞美人Yumeiren;渔歌子 Yugezi;满江红Manjianghong;玉楼春 Yulouchun;双双燕 Shuangshuangyan;临江仙 Linjiangxian.

用拼音来翻译词牌名,不仅可以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而且可以保持声音上的一致,从而达到音美与形式美得结合。意义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加注的方法,对该词牌的历史文化典故、感情基调、字面意思以及词牌的作用加以解释,这样读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关该词牌的意义及历史文化背景。

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妨建立一套音译词牌名的索引,给每个音译的词牌名注上音标,做出解释,这样目的语的读者在读到一个词牌名的时候,只需从索引中找出该词牌,关于该词牌的背景知识及作用便一目了然。

当然,目的语读者对汉语拼音一无所知。人们最初认识任何一个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张力感。在人们逐渐认识过程中,这种张力感就会逐渐变弱,当张力感完全消失的时候,就是人们彻底认识该事物的时候。对词牌名的认知也是如此,当目的语读者接受了音译的词牌的时候,这种张力感也就消失了。

五、结 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大国,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成为强势文化,富有盛名的宋词必将拥有愈来愈多的读者。因此,词牌翻译统一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 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汪榕培,李正栓. 典籍英译研究[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渊冲. 唐宋词三百首[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4] 龚景浩. 英译中国古词精选[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Yang Xianyi, Gladys Yang.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 Beijing: CHINESE LITERATURE, 1984

Translating Tune Name of Ci Poetry

Liou Guo-li Wang B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SST, Shanghai 200093)

The tune name of Ci Poetr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ts content. Either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r the free translation would mislead the readers. Translation with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an not only keep the beauty of form and pronunciation, it also can tell the background story of the tune name with a note. For the sake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 index of tune name of ci poetry is necessary.

tune name of Ci Poetry;translation with pronunciation;transmission

猜你喜欢
词牌名词牌
词牌里的故事
藏在词牌名里的故事
住进词牌里
住进词牌里
慨叹虞姬悲怆,遥望念奴倾城——细数历史烟云里的词牌故事
住进词牌里
跨越千年的人鬼情未了
宋词词牌名的英译方法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