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既”与“ 即”的异同及其虚化过程

2010-04-12 11:43郝轶鸣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连词

□郝轶鸣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汉字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但是作为一种成熟的能够用来记录汉语的完整的符号体系应以殷商甲骨文为最早。《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我们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一、“既”与“即”的字形差异

这两个字都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他们的左边部分是相同的,都像一个高脚盘中盛满了丰盛的美食。区别在于,“既”字的右边是一个面对美食坐着的人,只是他的嘴巴扭向了相反的方向,是一种吃饱了不想再吃的表情。《说文·皂部》:“既,小食也。从皂,祔声。”罗振玉谓“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君训既为小食,谊与形为不协矣”。而“即”字的右边和“既”相同,只是姿势不同,面对丰盛的美食就要开吃了。这也就推出了两个字的最初字源。“既”字的本义是“吃完了”,“即”字的本义是“将要吃”。那么从他们的本义可以抽象地推出最常见的含义。“既”字可以推出虚化意义“已经”,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讲的就是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灭亡了。作为副词,修饰谓语“知”。“即”字可以推出“靠近、接近”之义,例如在《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就是指氓这个男子傻傻的笑着抱着布匹来和我换丝,其实他真正来的目的不是换丝,而是来接近我跟我商量婚事。

二、“既”与“即”的用法差异

在汉语语法学中“用法”等于“词性”。按照词在句中的位置和意义,词有实词和虚词之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有实在意义、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称之为实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附着在实词后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称之为虚词。不同的论著对实词、虚词分类不同,笔者认为,实词主要包括七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虚词包括四类,即语气词、助词、连词、介词。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副词的归类,因其能充当句法成分,能够直接在句中作状语,有实在意义,因此认为它是实词。

“既”字的主要用法为副词。用作时间副词和范围副词是比较常见的。①当作时间副词时,表示“已经、不久”,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既罢, 是指渑池之会结束不久之后。既:已经。罢,完毕。 拜为上卿:拜(他)为上卿。论功行赏,官职再次擢升,由卑而尊,由贱而贵,地位大变,并特别点明“位在廉颇之右”,以此交代了矛盾的根由和故事的起因。②当作范围副词时,表示“全部、都”,如《屈原列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楚国的百姓在怀王客死他乡之后,对当初劝怀王入秦的子兰有很大的成见。③“既”字也可以用作程度副词。例如:“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世说新语》)意思是晋武帝司马炎刚登基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了数字一。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得到数字的多少。因为司马炎只得到一,他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个例子中的“既”就表示程度,用来修饰限制形容词谓语。当然,我们从语法角度也可以推出。“帝既不说”这几个字中,“帝”为名词,做主语,“不”是否定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限制谓词“说”,而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句法成分,因此推出“既”为副词,表示程度。同理,“既”作程度副词还可以放在词组之前,例如: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商书·微子》)理解为,殷纣非常暴虐无道,错乱天命,其兄微子知道纣一定会灭亡,以作言诰告父师箕子、少师比干。这句也可以从语法角度分析,“既”位于主语“殷”和动宾词组“错天命”之间,起到修饰限制作用,表程度。

“即”字在用法上比较丰富。可作实词中的动词、副词,也可做虚词中的连词、介词。①作动词时,表示某种具体的动作行为。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国君“即位”,就是登上了王位。再如今天的成语有“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都是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②作副词时,表示修饰限制谓语。比如王安石在《伤仲永》中的“即书诗四句”,译作“立即”。再如,“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意思是民众中死亡逃跑的人,不是他们的父亲兄长,就是他们的子女兄弟。“即”字理解为“不是……就是……”。③作连词时,表示某种关系。例如:“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厢记诸宫调》)这里表示让步关系,译作“虽然”。再如“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列女传》)意思是如果有了不能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难道能不随着一同受处罚吗?也就是指打了败仗,表示假设关系。④作介词时,其后往往跟名词性词语。如:“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这句中,“即”引状态存在的场所,和它的宾语放在谓语之前,理解为就在某时某刻或某地。

三、“既”与“即”的虚化

词的虚化就是实词向虚词发展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说,就是促使词语的组合关系和语法功能与词义发展发生对应的变化。

(一)“既” 的语法功能演变

“既”字最早用作动词,后来逐渐演变为副词和连词。

1.“既”的副词化。 “敦弓既坚,四缑既钧。”《大雅·行苇》三章)其中“敦弓”即天子所用的雕弓,缑是一种箭。这句意思是指彩绘的雕弓非常刚劲,每人都有同样四枝箭。暗指天子善于射箭这种技艺。后一个“既”可理解为“全、都”。“四缑既钧”就是四支箭全都射中了。“坚”指天子的彩绘的雕弓刚劲有力,因此前一个“既”既不能解释为“已经”,也不能解释为“全、都”,而是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来修饰“坚”。

2.“既”的连词化。 “既”字除了作副词之外,还可以做连词,这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用法。我们举个例子,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史记·高祖本纪》)这句话中,“萧相国既死”就是说“萧相国如果死了”,“既”字连接分句,表假设关系,可以理解为“假如、如果”,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再如《水浒传》第二回:“既然令郎肯学时,小人一力奉教。”

(二)“即”的语法功能演变

“即”字最早也用作动词,后来逐渐演变为副词、连词和介词。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语法化过程。

1.“即”字的副词化。“即”由动词虚化为副词,而副词作为句法成分,实际上仍然表示实词的含义,属于实词的范畴。比如“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理解为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抚下来。其实这个意义就是从“既”的本义引申出的意义。再如“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这句话意思是:楚成王把商臣立为太子,不久又想立小儿子职为太子,译作“不久、随即”,修饰谓语“置”。

2.“即”字的连词化。“即”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再由副词虚化为连词,其在语法上表示假设关系。当然,其表示命令的意义逐渐消失。同时,“即”和“使”是从很松散的修饰关系发展到后来凝固在一起,变成我们熟悉的词组“即使”。例如“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吾!”(《魏略》)这句话中的“即使 ”表示假设性让步,先承认假定的情况,再转入正意。再如“即使他已经不再说这个问题,我也得重新申明我的观点”。

3.“即”字的介词化。介词通常情况下表示和动作行为有关,但却不是具体的动作行为。“即”作介词通常后面跟名词。当然并非所有名词都可以跟在“即”之后,主要是地点名词和时间名词。(1)“即”+地点名词。如: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左传·成公八年》)这句话中,“即”+地点名词“楚”,已彻底转化为状中关系,共同修饰限制动词“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即楚:接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整句的意思是,穆公没有同意,反而接近楚国来谋算我们晋国。(2)“即”+时间名词。如:项伯许诺,即夜复去。(《史记·项羽本纪》) 从结构上看后面有一个主要动词“去”,构成﹝状﹞+V结构。“即”字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就”。

当然,两个字的读音也不同。“既”的读音是四声,“即”的读音是二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既”与“即”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产生了不同的义项,发展到今天它们的意义及语法功能已与往昔大不相同。有的义项和用法甚至已经逐渐摒弃不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两个字的发展演变和发展趋势。结合甲骨文字形和历代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既”与“即”虚化过程的清晰轨迹。

参考文献:

[1]陈颖.“即”的语义分化及语法功能历时演变[J].绥化学院学报,2010,(2).

[2]夏青.虚词“既”的两种易被忽视的用法[J].辞书研究,2007,(1).

[3]李万里.“既”和“即”的辨析[J].语言教学研究,2006,(8).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王慧菊.《诗经》中的程度副词“既”考察[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连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