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10-04-12 16:51邬春明曲朝阳杨杰明李楠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实训体系

邬春明,曲朝阳,杨杰明,李楠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12)

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邬春明,曲朝阳,杨杰明,李楠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12)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发展现状,认为依据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按照“一条主线、五个平台、两种能力”的思路,建立IT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对IT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师培养、管理与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与实践,可以解决大规模IT专业学生工程项目实践的难题,提高IT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对IT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IT类专业;实践教学;工程素质;创新能力

快速发展的IT行业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据报道,全国IT人才缺口近百万人,而又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无法当期就业,在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仍非常低的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制造出大量就业机会的时代,在发展迅速且对人才需求量很大的IT业,IT专业大学生就业却成为了一个难题[1]。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最有效方法是深化IT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实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师培养、管理与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大规模实施IT工程项目实践,培养适应产业调整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IT实用人才。

一、构建“152”实践教学新体系

按照“一条主线、五个平台、两种能力”的思路,构建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基础到专业、从认知到工程各环节的“多视角、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2]。

1.“1”条主线贯穿

以项目为主线,将传统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效整合,以四个级别的项目形式,在大学四年中连续进行不断线的项目实践教学。

(1)一级项目(专业认知项目)。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IT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建立起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基本概念,了解软硬件开发等过程和要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工程背景,主要在校内IT实训中心、电力仿真中心和部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

(2)二级项目(专业技能项目)。是单门技能课程的实践环节,在2~4学期设置,主要通过校内IT实训中心的课内实训和课外练习环节进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软件编程等能力,为后续项目实训打下坚实基础。

(3)三级项目(专业综合项目)。是综合几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形成的中、小型项目,在5~6学期设置,通过校内IT实训中心以项目组的方式实施,在学生课外工作室延伸与拓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四级项目(工程项目)。是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的真实项目,在7~8学期设置,依托IT实训中心、教师科研课题组、学生课外工作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2.“5”个平台支撑

为保证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搭建了五个相互支撑的平台,即“实践教学核心平台”为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学生工程素质拓展平台”为补充,“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和“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为保障。

3.“2”种能力提高

实践教学新体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实践教学新体系运行以来,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就业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稳定在90%以上,就业层次逐年提高。可见,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不系统、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为大规模实施IT工程项目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搭建“内外结合、三双并举、资源丰富”的实践教学核心平台

通过资源整合,创建了校内IT实训中心,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内外结合、三双并举”的实践教学核心平台[3]。

1.“内外结合”

以校内IT实训中心为基础整合校内外及课内外资源,把知识面广、所需环境复杂的工程项目延伸到课外工作室,并以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及学科竞赛的形式完成。对于较高层次的工程项目,还要去校外基地,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去完成。

2.“三双并举”

以“双轨、双模、双师”的教学方式实施新体系实践教学。

“双轨”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轨并重、同步教学,以项目为纽带,实施“团队化”教学,使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相互支撑,形成良性教学环境。

“双模”指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将学校通识培养模式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相结合,营造“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

“双师”指实训中心的教师担当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角色。提高教师“工程”能力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教师进入IT实训中心参与工程项目开发;二是利用假期进行大规模教师实训项目上岗培训;三是定期选派教师到校外知名IT企业挂职锻炼。

三、搭建“点多、面广”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基于“点多、面广”的原则,通过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了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点多”是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有充足的数量,“面广”是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能涵盖IT行业的各个领域。通过校外实践平台的建设,使“工程化”项目实训延伸到企业,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学生IT工程项目的校外实训问题[4]。

四、搭建“三自一统”的学生工程素质拓展平台

通过学生课外工作室的建设,搭建了工程素质拓展平台。在实践教学核心平台的“统筹协调”下,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解决了学生大规模IT工程项目课外实训和创新能力提升等问题[5,6]。

工作室是IT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拓展的基地,其运行机制是打造品牌的关键,运行机制的建设主要从管理体制、梯队组织、激励制度三个方面进行:

(1)在工作室内部管理体制上,采用“虚拟公司”的自我管理机制,承接与外界合作的真实项目,以项目经理负责制来带动工作室的管理和运营。

(2)在梯队组织上,实行以老带新的自我发展机制。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建立起技术梯队,促进了工作室的协调发展。

(3)在激励制度上,建立“学分奖金”自我激励机制,根据学生参赛获奖等级、发明制作价值、在科研项目中的贡献大小,奖励学生一定的学分或免修相关专业课程。对于承接项目为工作室实现经济效益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金激励,并累加一定的德育分。

五、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搭建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平台

通过建立多元化实践能力考评体系,搭建了“主体多元、方法多样、侧重能力”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平台,解决了学生大规模实施IT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问题。

在评价主体方面,建立了教师、学生、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行为技能实演、实践报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综合评定;在评价方法上,采用绝对评价法、过程评价法及综合评价法。基本认知项目采用绝对评价法;专业技能项目及专业综合项目采用过程评价法;工程项目采用过程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内容方面,除了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外,还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并实行“多证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培训,获得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

六、搭建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研发“实训教学在线管理软件系统”,搭建了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学生大规模IT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问题。该系统包括实践课堂管理、实训考试管理、实训过程管理、项目案例库管理和实训在线学习五个子系统。可以完成学生签到、教师监控、实时授课、学生作业提交、自动组卷、试卷发放、自动评分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实践教学新体系已在2006—2008三届近千名IT类专业学生培养中成功应用。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在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基本技能、团队协作、人际交流、学科竞赛、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能力明显提高。据统计,新体系运行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就业层次逐年提高。在校学生参加竞赛的比例占学生数的60%以上,参赛获奖率达86%,比新体系运行前有显著提高。可见,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和完善,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1]王浩,胡学钢,侯整风,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7(22):73-76.

[2]吴平,王莲芝,田立军,等.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46-47.

[3]袁俊奇,曹晓光,赵连盛,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继续教育研究,2006,06:173-175

[4]王皖陵,吴光龙.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85-86+114.

[5]张齐,朱宁西,田立斌.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8-60+81.

[6]邬春明,张秋实.IT专业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4):56-57.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T Professionals

WU Chun-ming,QU Zhao-yang,YANG Jie-ming,LI 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Chin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T professional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CDIO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thinking of“A main line,five platforms,two types of capacity”,an IT professional’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platfor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IT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the content and resourc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the mechanism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nd the method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hould be generally reformed,which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greatly executing engineering project of IT professional student,and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with instructive meaning to I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IT professionals;practice teaching;engineering quality;innovation ability

G 64

A

1008-3863(2010)02-0095-03

2009-12-10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GH08169)。

邬春明(1966-),男,吉林吉林人,东北电力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立坤】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实训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