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申,吕旭峰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争鸣的考察与省思
李申申,吕旭峰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近年来学者们从多种视角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知识观”之论辩、主体性教育的讨论与争鸣、教师权威和教学中对话与平等的探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讨论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研究深化和学术自由与平等的重要表征。但其中也透射出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的某些缺憾。在中国教育史上,先哲先贤们学术争鸣中的平等交流和对学术的真诚追求深深地启迪着后世的学术界。
教育理论;学术争鸣;反思;启示
近年来学者们从多种视角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都成为教育理论研究深化和学术自由与平等的重要表征。但其中也透射出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的某些缺憾。对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争鸣的考察与省思有助于启迪后世的学术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界王策三、钟启泉两位著名教授在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继承与借鉴、理想与现实等层面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鸣。
王策三教授认为,在近十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讨论及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对“应试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这种教育思潮的后果恰恰是降低人才培养的素质。文章突出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当前新课程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接受式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倾向表示出极度担忧。王先生提出,对“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要认真对待和克服;要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多样综合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式;加强理论和学风建没,必须建立科学的、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论。针对王策三教授的观点,钟启泉教授等认为,当前并不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也并非是轻视知识的教育;要将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统一起来,进行课程知识学习及课堂文化概念的重建与创新;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学术之争以“钟王之争”为代表,论辩双方对新课程或诊释或审视,进行了理性的、深度的反思和分析,引起了学界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从而掀起了我国教育理论争鸣的新高潮。深入分析和了解“钟王之争”,便会发现,王策三先生和钟启泉教授的争论,分歧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南辕北辙。他们从不同视角给我们以警示。王策三先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新”其实质是什么?我们所应革除的旧弊究竟何在?口号式的、理想化的观念能否替代复杂的教育现实?钟启泉教授的观点也不无启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使域外很有价值的理论恰切地镶嵌于中国具体的改革框架之中?西方理论的实质和产生的土壤如何?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围绕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基于不同的理解和出发点,学者们提出了65种之多的主客体观,其中 “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是三种主要观点。[1]“主体间性”理论是近几年来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是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2]有学者提出“中国以‘情’的交融为根基的师生关系在当代应当发出其特有的光彩,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互渗透、相互吸纳、相互补益,从而使我们的主体发展观建构得更加健全、更加完善”[3]。近二十余年来的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从教学主体性探讨到教育主体性研究,从主体性研究视阈到主体间性研究视阈再到他者性研究视阈的出现,经过讨论与争鸣,教育主体性研究在不断拓展和深入,是一种“批判性与超越性的蕴涵式发展”[4]。
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对于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一度成为了教育学界争论的焦点。关于教师权威存在必要性问题,研究者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是宏观社会背景角度;二是微观教学层面;三是管理角度;四是学生角度;五是学生与教师对比力量的角度。大多观点认为,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权利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教师的权威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与发展,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由与发展[5]。消解的只是传统的教师权威,而应重构新的教师权威。
“对话”与“平等”是当今教育界的两个热词。在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上,国内学者多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师生观的论述。后现代主义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颖的师生关系[6],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7]。也有研究者认为,基于人格平等的有效教学方法并非单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无差别的“人格关系”不能完全超越有差别的“社会角色”,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客观上存在着的不平等的社会角色和主观上可实现平等的人格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平等[8]。
近年来,“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无疑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一种努力。但是,挪用“生活世界”这一西方哲学概念来具体探讨中国问题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理论难题和实践困惑。笔者认为,就道德教育本身而言,与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中西方的传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的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以来,就奠定了以逻辑分析为基础的重思辨理性的道德教育传统,这种传统以“智”为根,往往拒斥情感因素,以冷峻的理性的眼光来阐释道德问题。循着这条线路,西方近代形成了强大的以道德判断、推理、认知为主的道德认知学派。这种道德认知理论,促使西方青年人的道德判断、推理等能力迅速提高与发展,对我们应有所启发。但这种与情感因素相疏离的认知理论,在西方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割裂为主导的哲学思维背景下,往往会成为纯思维、纯形式化的理论体系,而与道德实践、与生活实践相脱节。所以在当代,西方人强调“道德回归生活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中国,其道德教育的传统与西方有所不同。在先秦诸子的丰富而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就奠基了“下学而上达”[9]的知行合一和“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10]的以感性体悟为主的道德教育传统。历代强大的社会教化系统,则把道德的普及植根于一般民众之中,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甚至融入其血脉之中的无意识的文化认同。因此,中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直至近现代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出现纯认知的道德教育理论,国家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颁布有关实施道德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法令。因此,面对当前社会中、尤其在青少年中出现的道德滑坡、人性扭曲、信仰迷失,甚至犯罪现象屡有发生的现状,仅仅简单化地引入西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词句,并不一定能对上中国的问题症结。目前中国的问题并不在于道德教育没有回归生活、纯思辨的理论脱离生活实践,而在于理论和道德教育在生活面前软弱无力,倒是生活本身需要净化,需要升华,需要综合治理[11]。
近年来的教育理论争鸣,总的来说,这种争鸣与碰撞不再滞留于简单的问题罗列、肤表的原因分析及一般的情绪宣泄,而是着力于一些教育理论根基性问题的追问和应答。这其中既有纯理论的争鸣,也有在实践探索中的讨论。在上述争鸣中,各种教育理念和思想之间发生了对话与碰撞,不同学术流派的纷争其实是促使新理论不断完善的催化剂,在论辩中双方不断优化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这种学术争鸣促使众多学者对教育改革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和探究,这对提高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对话意识和理论水平,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化教育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际上,从讨论与争鸣的论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就可以明晰地看到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过程。
整体来讲,这些争鸣与讨论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有专家之间的对垒,也有年轻学者向专家的求教式的商榷,基本上超越了交流与争鸣者的地位、权势,以及其他相关背景和因素的限制,使研究者能以平等的身份充分抒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术交流与争鸣体现出其本真的价值之所在。争论中基本上没有文不对题、不容置疑式的“独断”现象,在理论争鸣时透射出自由的学术气氛。这对我国学界来讲是非常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它宣告了“万马齐喑”时代的一去不复返。
透过对争鸣的解析,也可见教育理论研究者存在的某些缺憾,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自己预设的观点进行结构化与 “合理化”的论证,未能进行反向思维或多向思维,从多个角度佐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对问题的讨论与他人似乎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例如,言及师生平等,就极力论证如何给予学生自由和自主的权利、平等和主体的地位,如何淡化教师的权威等。在论证中并不大考虑师生平等的真正内涵、教学中师生交往的特点、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有无可继承和借鉴之处、基于中国的现实状况如何准确地、合理地、有利于师生双方发展与提升地落实“师生平等”的理念,等等。因而,这种论证往往带有很大程度的理想化的成分,缺乏对教育实践的全面而准确地把握。
其二,在讨论或论证教育问题时,往往以西方哲学界或教育理论界惯常使用的概念和话语作根基,将其直接地、简单地套用到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和教育理论的构建中。实际上,简单地套用西方学界的话语和深刻理解西方思想家探索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这两者原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以至于,在“教育学研究中实际上奉行着一种‘西方标准’,用西方话语来‘套解’中国教育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导致一些研究者在尊奉他者的同时也失去了学术自我”[12]。
其三,在论证与争鸣中,一些研究者表现出对本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缺乏基本的了解,而仅就字面本身的含义加以辨析,这样绕来绕去,实际上仍无法去解读中国教育的真情实况。我们不仅摆脱不掉,反而恰恰使历史积淀下来的负面因素得以泛滥与张扬。”而且,我们不仅应当正视本国历史,同样也应正视外国的历史,以比较的眼光进行辨别、判断和取舍。
教育理论研究需要的是一种甘做“冷板凳”的精神(当然,这里绝不是指脱离教育实践的“坐”,而是指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辛的修炼),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扎实而不虚浮。
在学术研究与争辩的历史上,中国曾有着辉煌的一页,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南宋理学大师们的相互论辩与争鸣。这两个时期的学术争鸣留给后人以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深深地启迪了我们后世的学术界。
首先,此两个时期学术争鸣的平等为后世树立了标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农、名等各家各派之间论争十分激烈,甚至相互诘难,但是,在论争中并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绝对的权威,超然凌驾于其他各派之上。包括儒家学派,在当时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只不过是众学派中的一个显学派而已。因此,各家各派的观点都阐述得较为充分、系统。后世能够读到如此宝贵的经典作品,正是这一时期学术平等所带来的成就。这些经典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来源。
其次,对学术的真诚追求构成先哲先贤学术论争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还是宋代理学大师们的学术论辩,都透射出诸位思想先师对学术真诚追求和对真理的执著探索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学术成就才厚重而有份量,甚至历经千年沧桑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起源。这些,对当代身处物欲膨胀、急功近利氛围中的学术界、学术研究者,应该能产生深深的启迪。
在逐步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的今天,学术界展开平等而自由的学术争鸣与讨论,甚至平等的“对垒”和“论战”,只会更有利于发现问题、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对问题的解决。只是,在平等的对话与论辩中,学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加强自己的学术积累,升华自己的思维水平。惟如此,方能使学术争鸣与碰撞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对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扎实而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我们祈福教育理论界的学术争鸣,能跟踪和把握学术脉搏的跳动,并能以深刻的学术功底在健康有序的学术环境中,推动教育学科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1]魏立言.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述略[J].上海教育科研,1994,(4):11-15.
[2]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总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2-115.
[3]李申申.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5.
[4]李育球.教育主体性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对何种合理教育主体性的初步探索[EB/OL].http://epc.swu.edu.cn/cyber/200702/lyq.htm.
[5]张家军.教师权威的现代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8,172.
[6]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8.
[7]李社教.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48.
[8]李申申,李小妮.教学中的对话与平等之辨——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01.
[9]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
[10]王先谦.庄子集解[A].诸子集成(三)[C].北京:中华书局,1954.138.
[11]李申申,吕旭峰.当前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中方法论层面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1-132.
[12]程天君,吴康宁.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J].教育研究,2006,(8):23.
【责任编辑:向博】
Abstract:In recent years,many experts have had in-depth discussions of issues concerning theory of educatio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They have debates over knowledg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and discussions of issues concerning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teachers’authority,the interaction and equality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thesis that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real life.All these discussions show the great research efforts made by the academia,and the academic freedom and equality enjoyed by the research community.The equ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nd academic pursuit of the sages of the past remain a great inspiration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of today.
Key words:Educational theory; academic contention; reflection; inspiration
An Retrospection of and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Contention about Theory of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LI Shen-shen,LU Xu-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4)
G 40
A
1000-260X(2010)06-0157-04
2010-09-0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发展社会的跨文化思考”(2008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李申申(1948—),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吕旭峰(1973—),男,河南陕县人,河南大学博士生,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