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的表义功用

2010-04-12 15:28:20
关键词:同理指代连词

芜 崧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当然”的表义功用

芜 崧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当然”作为副词兼连词,具有评价、强调、答疑、指代、衔接、协调、解证、补充、推论、逆转、升降等表义功用。

当然; 副词; 连词; 表义功用

对虚词“当然”的研究,学界主要限于把它跟“自然”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23],但对其单独研究还很薄弱。《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4]、《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词典都认为“当然”是形容词兼副词。我们认为,“当然”是形容词兼属副词和连词。本文拟考察“当然”作副词和连词用的表义功用。

一、评价与表态

“当然”属于评价性副词[5],常常表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它行使评价功能有两种形式:一是协同式,即在“甲当然乙”这样的命题 (A)中,“当然”与所修饰的词语 (乙)一起构成述题 (谓语)(“当然乙”),对主题 (主语)(甲)进行评价①。比如:

(1)近年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语法学者对新兴的分析方法大都很感兴趣。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有几种倾向也值得注意:……(例句出处从略,下同)

(2)去年的整半年中,随时写一点,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又成一本了。当然,这不过是一些拉杂的文章,为“文学家”所不屑道。

(3)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第一例的A式是对学术现象的评价;第二例的 A式是鲁迅对自己文章的谦虚的评价;第三例的 A式是毛泽东对错误行为的评价。

二是附议式。即“当然”对别人的评价附议,或表示同感。例如:

(4)老公指着不远处站台上有个卖唱的乞讨者,说:“你唱的比她要好。”我说:“那是当然。”

(5)“我看小潘的文章写得最好了。”“那当然,他是我们年级有名的‘文学博士’嘛。”

(6)“你行!”“我当然行。再一次祝贺,祝你好自为之。”

第一例“我”(妻子)的话“那是当然”是对自己唱歌的评价,是对“老公”话语 (“你唱的比她要好”)的附议或认同;第二例中乙说话人的话“那当然”就是对甲说话人的评价 (小潘的文章写得最好)的附议和认同。第三例的“我当然行”是对自己的评价,是对对方话语“你行”的附议或认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也是一种“评价”。有时,人们用“当然”对某些事物、现象表示明确的态度 (应该怎么做),此时,“当然”具有“表态”功能。例如:

(7)一旦发生违法犯罪现象,我们当然不能听之任之,而应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

(8)美德当然应当弘扬,传统当然应当继承。

(9)前晚,该店负责人之一李先生向记者转达了韩国店长的意见:“如果有证据证明那块石头出自我们的糕点,我们当然赔偿。”

二、判断与强调

“当然”常常表示说话人对事物作出主观的判断,例如:

(1)《成吉思汗当然是中国人》

(2)《社会科学当然是生产力》

第一例是对“成吉思汗”的判断——他属于“中国人”的范畴,“当然”对“类属”有强调作用;后一例同理。“当然”属于表示肯定或强调语气的副词,对人的行为或事物属性加以肯定和强调,这里再分析一例:

(3)“俺爱丈夫,当然也爱他的父母”“80后”儿媳捐肝救公公。

上例的“当然”完全可以拿掉,因为副词“也”可以连接两个分句,可为什么还要用“当然”呢?只有一种解释:当然是出于对“当然”所修饰的内容的强调。同理,例 (8)有连词“二则”“三则”连接分句,之所以还使用“当然”,无非也是为了强调。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观察,“当然”具有“聚焦”的作用——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当然”所修饰的内容(信息焦点)。在口语中“当然”要重读,对其所修饰的词语——信息焦点加以强调。

下面谈谈“当然”的两种强调方式:一是“当然”构成“反复”手法,对事物及其属性加以强调,例如 (画线段):

(4)《罗马 ,当然是罗马》

(5)静耸耸肩 ,“要是你不去 ,我也不去 !”“去 ,我当然去!”我晓得有些事情无法逃避,总要面对。

(6)电话里水果妈问我,今天你高兴嘛?高兴,我当然高兴,简直是非常非常的高兴,高兴的难以言表。

(7)除上述之外,其它的也可以称之为劳动存在吗?不能,当然不能!

上述画线段都是由“当然”构成的反复手法,旨在强调事物的关系 (例 4)或人的行为动作 (例 5)、情绪(例 6)和态度 (例 7)。有时两个“当然”连用构成反复手法,如第三节的 (6)。

二是在一个语篇中重复使用“当然”,反复强调,如:

(8)从他近段时间的表现来看,麦蒂确实正在努力着,一则为了火箭下赛季的前程,二则当然是为了修复自己在球迷中的不良印象,三则当然是为了用良好的表现为自己再挣一份大合同养老。

三、答疑与应允

副词“当然”及其修饰语常常回答各类疑问句的问题,语气十分肯定、强调,例如:

(1)《妇女也会患肾阳虚吗?当然!》

(2)“大卫,今天觉得好些没有?”“当然,有你在嘛。”

(3)对方问了一句:“你会不会写成文章报道?”叶永烈想都没有想:“当然。”

(4)行贿受贿是不是丑闻?当然是!可是很多腐败官员都这么干。官员违法造假给子女高考加分算不算丑闻?当然算!

有的是有疑而问的一问一答,如 (2)、(3)及第二节的(6),有的是设问句中的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如(1)、(4)及第二节的 (7)。说话人有时还用“当然”答应对方的请求,例如:

(5)“讲好了,请我吃饭?”“当然。刚才买的东西,你自己拿回家去,慢慢用。”

(6)“咱们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啊!”刘股长郑重其事地说。“当然,那当然!”那胖商人点头哈腰,连连应允。

四、指代与述谓

从修辞的角度观察,“当然”具有指代功能,属于用局部代整体,类似于用“光荣”指代“光荣地牺牲”,用“笔记本”指代“笔记本电脑”,用“无辜”指代“无辜的人”。比如第三节的 (1)中“当然”指代的是“当然会”或“当然会患肾阳虚”;(2)的“当然”指代的是“当然好些了”;(3)的“当然”指代“当然会写成文章报道”或“当然会 ”;(5)的“当然 ”指代“当然请 ”或“好的”;(6)的“当然”指代“当然讲信用”。

“当然”的述谓功能表现在:一方面与其所修饰的词语构成状中结构作谓语陈述主语,一方面还可以单独充当谓语陈述主语,如“那当然”,而且回答问题的“当然”都可说成“那当然”,或者用于“是……的”格式之中构成谓语,再陈述主语,如例 (2)。

“当然”的述谓性还表现在充当“高层谓语”[5],比如下文第六节例 3的后分句也有两层表述:低层是“经不起重力的检验”,而高层则是“经不起重力的检验是当然的”。又如:

(1)当然了,折合后 18万人民币的售价自然也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上例的低层表述是:折合后 18万人民币的售价自然也是一个不错的卖点,高层则是“……是当然的”。下面一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2)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高兴是当然的。

其中的“当然”也可以换成高层谓语的形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当然心里高兴。

“当然”单用时常常后附助词“了”或“啦”,表示肯定语气,如 (1),又如:

(3)一汽推出了“奔腾”。当然啦,也有 SUV来凑热闹的……。

“当然”及其修饰语陈述的主语有两种形式,一是实体主语,如“传统当然应当继承”。二是空壳主语,由指示代词“那”充当,如“那当然”。

五、衔接与协调

“当然”除了作副词行使修饰 (作状语)功能,还可以作连词行使衔接功能。一是它可以单独衔接分句构成复句,如“睡眠少,当然会肥胖”;还可以衔接句子构成句群,如第七节的 (1)和第八节的 (5)。

还可以连接段落,表示并列或转折关系,相当于“此外 ”、“另外 ”或“不过 ”:

(1)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所以,研究汉民族的言语道德,必须充分顾及其民族性。

当然,言语道德也具有普遍性。……。

(2)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

第一例的“当然”连接的是并列句群,相当于“此外”或“另外”;后一例的“当然”连接的是转折句群,相当于“不过”。

或者与其他关联词如“因为”、“既然”、“如果”等配合使用,衔接分句,此时,它既有修饰 (作状语)又有连接作用,类似于“就、才、只、却、也”等关联词,如:

(3)既然是你来发照,你来许可,他们乱经营,当然应该由你来管。

(4)因为文津生当时的身份已经是普通群众,纪检监察部门当然无法再对其进行党纪政纪处分。(人民网2009-7-27)

(5)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当然会考虑继续深造。

第一例中,“当然”一方面修饰“应该由你来管”,一方面与前一句的“既然”相呼应,由“你来发照,你来许可”,推出“他们乱经营应该由你来管”的结论,“当然”对这一结论加以强调;余例同理。

二是“当然”有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例如: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暗示处所,第二句暗示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种倾向,并不是所有的写景抒情的诗都如此,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提供特定的时间和处所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当然,这里指的是写景抒情的诗篇。而且,正如前边所指出,说明时间和处所,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上例一共三个自然段,其中的两个“当然”起了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而且,第一个“当然”还跟“但是”相呼应,第二个“当然”还跟“而且”相呼应。“当然”的衔接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是发挥“当然”的修饰还是衔接功能,都要安排好它在语篇中的合理位置,这又取决于它所在句子的语义是否自足和是否具有审美功能。据考察,“当然”的语法位置有两种:

一是用于句中主谓之间。一个语篇中的第一句之首的主语之前不能用“当然”(非主谓句例外),这是因为“当然”一般是修饰谓词性词语的,如果让它发挥连接作用,它之前必须有始发句。比如第一节例 (8)中的第一个“当然”不能置于句首主语“美德”之前,出于对称,后一个“当然”也只能置于句中主语之后了。

由一个句子构成的语篇中的“当然”也只能用于句中,如文章标题中的“当然”只能位于句中修饰谓语中心 (谓词性词语),决不能调到句首主语之前 (非主谓语例外)。比如第二节例 (1)和 (2)绝不能换成“当然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当然社会科学是生产力”,这是因为:假如一换,给人语义不自足的感觉,因为没有始发句跟“当然”引领的句子相呼应。

二是用于句首主语之前。由两个或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篇中的“当然”相当于弱转连词“不过”或“只是”,不能调到句中主语之后。如第八节的例 (4)中的“……国际油价 70、68、69美元地下调,当然这两天又有所回升”,不能换成“……,这两天当然又有所回升”;(5)的“当然”也不能挪到“临时搭建的餐厅、酒吧等”之后;(6)同理:这是因为相当于“不过”的“当然”控制的是转折复句或句群的整个后分句或后续句。

有时,由两个或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篇中的“当然”可以用于句中,也可以用于句首,但从语用 (强调和审美)的角度考虑,还是用在了句中。比如《眼见尚不实,耳听当然为虚 》,都是“主 +(状)谓 ”的格式,如把后一句换成“当然耳听为虚”(“当然”由句中状语变成全句修饰语,无法与前一句的副词“尚”对称),对称美就破坏了,而且作者的强调点“虚”也淡化了。又如,把《换届不依规矩来,群众当然有意见》,换成《换届不依规矩来,当然群众有意见》(句中的“当然”不再与上句的副词状语“不”对称),“主 +(状)谓”的对称美就消失了,作者的强调点“有意见”也没有被突出。

强调点和美感相比,后者自然重要些。比如《好杂志,当然受众多》,其中的“好杂志”“受众多”都是三音节,一因一果,两两对称,中间夹一个强调副词“当然”,语义泾渭分明,念起来也上口,如说成《好杂志,受众当然多》,“多”虽然得到了强调,但句子的美感却被破坏了。而《有病早治,效果当然好》中的“有病早治”与“效果好”音节不匀称,所以,“当然”用在了句中主谓之间。

有时,“当然”用于句中为的是形成话题链和发挥修饰和连接的双重功能,可谓一箭双雕:

(7)他们能够拉了我们队伍中的坏分子跑出去,我们当然也能够拉了他们队伍中的“坏分子”(对于我们是好分子)跑过来。

(8)国外配价圈子中还没有人真正碰过汉语,文献中也没有见到使用欧洲配价理论讨论汉语复杂句式等汉语问题的具体研究成果,汉语配价学者与国外配价理论界就汉语问题的交流讨论当然就更谈不上了。

前一例的“当然”用在“我们”之后,为的是形成话题链“他们……我们……”,同时,“当然”既修饰了本句的“也能够拉了他们队伍中的‘坏分子’跑过来”,又衔接了两个分句;后一例的“当然”之所以用在最后一分句中,一方面是照顾到三个话题连接的话题链,一方面“当然”既修饰了本句的“就更谈不上”,又连接了三个分句。假如这三例的“当然”都移到后分句主语的前面,它就只能发挥连接一种作用了。

六、解证与补充

首先,“当然”具有解证功能。复句中的“当然”引领的分句对前分句具有解说作用:

(1)英语的名词有单数、复数的区别,这当然有客观的依据。

(2)……两者的基本观点十分接近,当然不是偶然的。

(3)竹篾替代钢筋,当然经不起重力的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局部”或“一般——个别”的论证模式中,“当然”常常引出并强调“局部”或“个别”对象,以此来说明或论证前面的观点——“整体”现象或“一般”规律:

(4)任何科学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语法学当然也不例外(=当然,语法学也不例外。后两例同理)。

(5)一般来说,实词虚化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词汇意义的抽象化、句法功能的定型化、表达功用的专职化。汉语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当然离不开这几个方面。

(6)能登上杂志,尤其是那些顶尖的时尚杂志的封面是很多明星追求一生的梦想,梅甘·福克斯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例用“当然”引出并强调“语法学”这一个别对象,与“任何科学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个一般规律是相符的;后两例同理。

有时,先由“当然”引出并强调“整体”现象或“一般”规律,再用“个别”或“局部”现象来论证:

(7)当然,在语言发展的整体大趋势下面,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局部的逆转现象。譬如有少数副 2在近代汉语中还较常用,现代汉语中却只有副 1还在继续使用,副 2已经消失了。

(8)当然,这些否定词的虚化过程的发生和否定功能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素、徒、虚、空”这四个副词在上古就已经虚化。……

其次,“当然”具有补充功能[3]。在叙述一个话题之后,紧接着用“当然”补充或追加另一个话题或另一层意思,使语义更加完整;相当于连词“另外”或“此外”:

(9)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小儿急性肾炎。

(10)每天坚持一定量户外散步对于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的效果等同于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当然,坚持体育锻炼同样有利于心理健康。

第一例“当然”引领的“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是对急性肾炎原因的补充说明;第二例类推。这种补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这里再举一例:

(11)我觉得我生下来就跟她在一起了,当然,这是比喻。

如果拿掉“当然,这是比喻”,便成了实有其事,而实际上只是打个比方。“当然”的补充功能充分显示了表达者逻辑思维的缜密。

由“当然”引领的补充说明有提示作用,提醒读者注意,可视为句子的插说成分②,通常加括号:

(12)这次发生在冀州的小小的事件 (当然不是群体性事件),却偏偏有当地媒体“捅娄子”……

(13)你得积极地鼓励女孩子去做她们所有想做的事 (当然,一定要在合理范围内)。

这进一步证明“当然 ”属于“评注 ”(“注 ”者,“注解、注明”也)性副词。

七、平列与升降

“当然”在许多复句或句群中连接的句子,在语义上都是平列的关系,比如第二节的 (3)、第四节的 (3)和第五节的 (7)。而在有些复句或句群中“当然”连接的句子有明显的递升或递降的表现。比如第六节的(9)-(11)中“当然”所连接的句子,在语义上是前倾、递降的——前面的内容是主要的,后面补充的内容是次要的,如 (10)所述坚持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好处是主要的,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好处则是次要的。而下面的“当然”所连接的句子在语义上则是后倾、递升的——补充的内容有递进一层的意思,例 (1)中的“当然”相当于“而且”[2],其他两个“当然”同理:

(1)她抓住他的手,是因为他拍摄的影片演出成功了,她太喜悦了。当然,除了喜悦,还有喜欢,一个少女对她的白马王子的喜欢。

(2)他已认定穹隆山将是他的归宿之地,当然,自己人生辉煌的一笔将在这里写成。

(3)一种既可以表示褒义,也可以表示贬义,当然更可以表示中性义。如“很、极、多、死、坏……不行”等。

第一例由“喜悦”到“喜欢”(爱),明显地提升了一个语义层次;第二例同理,第三例中的副词“更”,表明语义推进了一层,“当然”对提升了的一层意思都有强调作用。“当然”的升降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八、推论与逆转

“当然 ”跟“既然 ”“因为 ”“如果 ”呼应,表示由甲情况推论出结论③——乙情况,“当然”强调这一结论是毫无疑问的,如第五节的 (3)、(4)、(5),这是以因推果;在以果溯因的复句中,“当然”既强调“结果”又强调“原因”不容怀疑,如 (6)和第一节的 (5)都是先用“当然”强调“结果”,再追究“原因”。而下面的几例则是先陈述“结果”,再用“当然”深究并强调“原因”:

(1)即便是满腹委屈,我也必须一动不动地呆在圈内,当然这是因为惧怕挨打。

(2)一项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被渲染成荒诞不经的花边新闻,当然是由于小报的哗众取宠风格所致。

(3)宗文以“曲士”自喻,当然是出于谦虚。

“当然”还有逆转功能[5],当叙述甲情况后,常常借助“当然”转入与甲情况相反的乙情况,相当于“不过”“只是”等轻转或弱转连词,如:

(4)现在大家对油价这么关注,特别是大家看着国际油价 70、68、69美元地下调,当然这两天又有所回升……。

(5)所有活动和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每个人 15分钟一次的放松型按摩也是不收费的。当然,临时搭建的餐厅、酒吧等是要收费的。

(6)这个成绩,算不上好,因为排在第 11位的杭州绿城,也只不过比申花少了 2分;当然,也算不上坏,因为排在第一的北京国安,也只领先申花 4分而已。

第一例先说国际油价下调,接着用“当然”将语义一转,指出“这两天又有所回升”;“当然”相当于“不过”。余例同理。

此外,“当然”还有构词功能。它是个基本词,有一定的构词能力,比如:理所当然、想当然 (一般词语)、当然生存权、当然解释论 (法律)、当然退伙 (企业)、所当然 (哲学 )、当然逻辑 (逻辑 )、当然被动句(语言学 )。

注 释:

① 张谊生将“当然”划定为“评注性副词”。

② 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和《现代汉语八百词》都认为起“补充”作用的“当然”“做插入语”,此说欠妥。我们觉得,起“补充”作用的“当然”连接了两层或几层意思,视为连词为宜。

③ 张谊生认为,“当然”具有“总结”功能,属于“表推断性总结的”副词。

[1]毛惜珍.“当然”与“自然”[J].中文自修,1995(1).

[2]江 艳,任海波.“自然”与“当然”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师专学报,2008(6).

[3]王 敏.“当然”和“自然”的异同考察 [D].广州:暨南大学,2006.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9.

[5]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21.

H 04

A

1672-6219(2010)04-0058-05

2010-01-16

芜 崧 (1959-),男,湖北江陵人,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杨 勇]

猜你喜欢
同理指代连词
同理不同径的透镜光路
Let’s Save Food To Fight Hunger
你会用连词吗?
培养孩子,从“同理心”开始
培养孩子,从“同理心”开始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科学咨询(2022年19期)2022-11-24 04:23:25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20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西夏学(2016年1期)2016-02-12 02:24:02
“不一而足”话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