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
——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研讨纪要

2010-04-12 13:04:12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文秘组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社科联社科学风

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文秘组

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
——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研讨纪要

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文秘组

2010年10月12日至16日,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暨华东地区社科联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围绕“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术繁荣”,就充分发挥社科联优势,优化学术环境、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等重要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一、关于学术导向与理论创新

会议指出,坚持正确的学术研究导向是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中的指导地位所决定的,是推动学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正确指针,对于促进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

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正确处理学术导向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上,既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好“结合”文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理论,特别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实证研究,通过继承创新、原始创新、综合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二、关于科研规划与学科建设

会议认为,科研规划是整合社科资源、提升科研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学科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提高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自身特色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科研规划和学科建设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将科研规划与推进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促进学术繁荣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科研规划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功能。

三、关于繁荣学术与强化管理

会议强调,繁荣学术与强化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化管理是手段,繁荣学术是目的;加强管理是前提和基础,繁荣学术是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繁荣学术与强化管理的关系时,既要强调学术性,又要坚持政治性,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既要营造宽松环境,形成崇尚学术、尊重学者的文化氛围,又要加强管理,建立一套保障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既要鼓励创新,促进各种新的学术思想的提出,又要强化责任意识,履行好社会科学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既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合资源,提升优势,又要加强统筹规划,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级社科联应把握好“硬服务”与“软管理”的关系,在搞好服务的同时,强化学术管理工作。

四、关于成果评奖与学术评价

会议提出,要切实改革完善成果评奖和学术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要牢牢把握学术方向和评价导向,构建全面、科学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成果评奖与学术评价中的指导地位,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相结合,社会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要制定严谨规范的评价程序,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以硬性的制度规则保证学术评价和评奖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对学术研究者、学术管理者、学术评议人的监督制度;要加强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研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研究和概括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动态,积极探索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五、关于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会议认为,学术研究成果的目的在于应用,社科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科界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工作,积极推进。要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社科成果应用转化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创新社科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积极搭建社科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建立健全社科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大幅度增加社科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各级社科联组织应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术研讨、学术创新、课题立项、社科普及、成果推广、评价激励等载体和平台,引导、激励、推动社科学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关于学术环境与学风建设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为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在学术环境和学风建设中也出现了学术不端行为等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学术界及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阻碍着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社科联组织要把学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眼于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树立学术风范,在学术界营造遵守学术道德、力戒心浮气躁、杜绝弄虚作假的学术氛围,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做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组织引导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使社会科学研究始终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贴近群众;继续完善学术评价和评奖机制,引导和激励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精品意识,推动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对社科类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社科类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周文升wszhou66@126.com)

C1

A

1003—4145[2010]11—0175—02

猜你喜欢
社科联社科学风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我校社科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社科成果展示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谈“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英译
英语教师(2020年11期)2020-07-09 02:23:08
湖北省社科联八届四次全委会暨颁奖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理论月刊(2017年4期)2017-04-24 00:47:18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被表彰为“全国社科联先进学会”
孙子研究(2017年1期)2017-01-27 10:33:45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