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抉择——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毛泽东早期思想》序

2010-04-11 16:54彭大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

彭大成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抉择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毛泽东早期思想》序

彭大成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从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逝世以来,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各种有关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著述(剔除那些恶意贬损的非法读物),可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思想禁区的不断突破,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开辟出新的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理论园地,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无穷的科学价值!

在这不胜枚举的科研成果中,张金荣博士的这本新作,可算得上这个学术百花园中的一株独具特色的理论新花。此书在吸收与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书把毛泽东早期思想形成的过程,纳入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下,通过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状态及发展历程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毛泽东从幼年、少年到青年求学过程的细致剖析与重新梳理,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毛泽东知识形成的基础阶段,就是中西合璧的:毛泽东从幼年时期读孔孟《四书》《五经》开始知识启蒙,受的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他在湘乡东山小学时就通过读《世界英雄豪杰传》等书籍知道了西方的拿破仑、俄国叶卡德林娜女皇、彼得大帝、威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以及华盛顿领导的北美独立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后又在长沙的湖南图书馆系统地自学过严复翻译的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也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重视实行)、与时俱进(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同步)的,即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启蒙,以后又受到留学日英、学贯中西的教育家杨昌济的长期培育与熏陶,所以国学与西学的基础都很深厚。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毛泽东文化母语之最深厚的文化根源之所在,但他对西方文化同样表现了强烈的兴趣与大量地吸收,绝非一些人所想象的那种“土包子”。正是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具体分析,该书“个性化地历史地再现了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艰难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这也正像生物的个体发育重演生物的系统发育一样,毛泽东的思想探索历程也浓缩、凝聚、重演并集中地反映了近百年先进中国人的思想探索历程。可以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学说、新思潮,毛泽东都深浅不同地学习过,研究过,反复地比较过,有的还认真地实践过;从中国近代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从洪秀全到魏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一直到孙中山、黄兴、蔡锷),他都接触过或敬仰信奉过。正是从近代中外各种思想、理论、主义的反复探索、比较、试验、选择中,特别是从辛亥革命(参加长沙起义的革命新军)、“工读主义”的“新村”试验、“驱张运动”、“湖南自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等一系列亲身实践的“结果均归失败”的总结与反思中,毛泽东才得出了“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的结论;从而更清楚地揭示了近百年中国人民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1](P796)的探索历程。

第二,该书揭示了中国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特点,这就是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入门而不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样经典政治经济学入门来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从1920年底至1921年初,毛泽东在致信蔡和森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中,明确表示完全赞同蔡和森所提出的“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并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2](P15)不仅毛泽东、蔡和森是如此,就是李大钊、李达等中共重要创始人也同样如此。他们不仅是从唯物史观入门来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宣传中都是把唯物史观作为重点来广为宣传与阐释的。之所以出现这一特点,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史学发达,已经具有相当深厚博大的史学研究基础是很有关系的。

第三,该书以“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抉择为思想主线,对毛泽东强烈的文化创新意识进行了深入地发掘与富有新意的阐释;特别是对毛泽东青年时代探求“大本大源”的最高哲学问题,气魄宏大地提出改造中国的哲学、伦理学,从根本上变换全体国民之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东西方思想“同时改造”的主张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清楚地揭示了青年毛泽东在国学与西学的双重启蒙下,对中西文化进行分析对比、兼收并蓄、融合中西、取长补短、改造重建中国文化的初步尝试,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恰似一根红线贯穿在毛泽东的早期思想之中。在种种如饥似渴地选择和尝试都无效或失败的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1920年底至1921年初,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实现了由西方文化向俄国新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开始告别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转向共产主义;在哲学上,开始认识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及其阶级斗争学说,世界观也发生根本转变。这一转变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是他接受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前提;西方近代文化又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前提;同时,毛泽东又强调接受西方文化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又是接受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基础。正因为毛泽东有这样辩证的科学的中西文化观,能够始终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沃土之中,又具有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强烈创新意识,因而在未来的革命岁月里,能够把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东方最大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国情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特点相结合,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中,惟有毛泽东能够最早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最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把中国革命从濒临绝境中引导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这是因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的文化选择中就已经显露出这种天才的思想萌芽:“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3](P22)“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3](P474)始终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人民之中,既深刻洞察民族文化中“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的封建劣根性,又充分吸收“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许多“珍贵品”;既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又敏锐地指出“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3](P86)。毛泽东的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选择过程,在本书中得到充分的显示与展开。

除了上述较为突出的创新内容与思想特色,该书还对毛泽东早期的哲学、伦理、政治、军事、历史、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与阐释,进一步深化与开拓了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张金荣女士在湖南师范大学四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除了完成本身担负的教学任务、操持家务、教育女儿,其余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于学习与科研。四年之中,不仅连续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参加了我所主笔的《中西冲突交融中的湖湘文化》一书几章内容的写作,加上本书的出版,著述即达40多万字,实属不易。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分析细致,论证严密,文笔流畅,新意迭出,令人喜读,益人神智,如饮醇酒,耐人回味,确实不愧为一部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力作。在这里,我向张金荣博士此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她在未来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张金荣:《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抉择——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毛泽东早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责任编校:彭大成)

A841

A

1000-2529(2010)01-0143-02

2009-07-15

彭大成(1947-),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作品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