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我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2010-04-11 12:49:39王国树
化学教与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苏派中学化学化学

王国树

(江苏省教研室 江苏 南京 210013)

前不久,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这是近十年来第二次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曹卫星副省长和沈健厅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全省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研讨了当前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本文结合全省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就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如何深化我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江苏中学化学教育为目标,牢固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为主线,突出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关键环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力破解考试评价改革的难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我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一、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落实先进的教学观念

要注意落实三种观念:一是要树立服务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观念,二是要树立服务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三是要树立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念。要落实这些先进的教学观念,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认识,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本次课改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信心和决心。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又要防止和克服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将不利于改革目标的达成。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省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工作继续深入、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坚持聚焦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主要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要以体现新课程思想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指导课堂教学。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是构建有效课堂。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和生活的课堂。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强调大力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全盘否定,把我们传统教育中好的东西也丢掉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扎实,这是我们的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另外,“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实施,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搞花架子。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打好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没有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可能就要落空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二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三是互动与讲授的关系;四是形式与效果的关系;五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六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三、坚持学科特点,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化学学科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实验,化学新课程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要加强实验教学。但由于实验条件发展滞后、课程标准及教材淡化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区分等原因,造成有些地方和学校的实验教学(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所削弱,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实验教学。建议目前实验教学条件不足的高中,应努力完成《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规定开设的学生实验;初中教学也应根据各市、各校的实际情况,保证开设一些基本的学生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多做。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及时添置实验教学所需仪器、药品,配备适当数量的、合格的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使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四、坚持适度原则,进一步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

要深入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高中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广度,不要随意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高中教学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注意处理好高中与初中的衔接问题。尤其是高一,要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上多下工夫。各市、县(区)教研室可将其作为市、县(区)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教师要多了解初中教学的实际,了解初中新课程与原课程在教学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二是要注意把握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循序渐进的关系。《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而选修模块是在两个必修模块基础上的加深和拓宽,其中很多内容是阶段性地逐步加深的。所以在《化学1》、《化学2》的教学中也应注意循序渐进,按照课程标准和修订后的高中教学要求组织教学,不可一味地瞄准高考,一步到位,以切实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

五、坚持技术带动,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不能因为目前在使用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而一概加以排斥。具体要注意两点:一是增加教学的技术含量。要尽可能多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并通过优秀课件评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广大化学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和数字化教学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尤其是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六、坚持科学评价,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使之能更合理、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更科学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要加大高考、中考改革研究的力度,从考试、升学制度,考试的内容、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科的全面发展。目前化学学科教学有被弱化的倾向,这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均衡地发展,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我国某主要领导人曾说过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沈健厅长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上提出了四个“苏派”,即:形成“苏派”教学主张,践行“苏派”教学思想,形成“苏派”教学风格,构建“苏派”教学模式。构建有特色的“苏派”中学化学教育体系是我省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继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的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苏派中学化学化学
江苏苏派教育集团 徐波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校企合作
———“苏派职教大讲堂”活动掠影
江苏教育(2019年44期)2019-07-15 03:55:36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14
苏派校长的文化追求
江苏教育(2018年6期)2018-06-04 08:46:08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举苏派旗帜,且插梅花醉洛阳——《柳叶儿》中“视点、质点、远点”探微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1